武山縣,甘肅省天水市轄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西部,地處秦嶺山地北坡西段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復合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毗鄰6個縣,總面積2011平方千米。武山縣轄13個鎮、2個鄉。武山縣總人口為46.8萬人。
武山,因縣城西南有武城山而得名。秦孝公元年(前361年),“西斬戎之獠王”獠部落被滅,并以其族名為地名;三國時期,魏更名武城縣,不久即廢,復名新興縣;民國二年(1913年),更寧遠縣為武山縣,為今名之始;1969年10月,屬天水地區;1985年7月,屬天水市。
武山縣主要景點有武山水簾洞、武山蔬菜科技示范園區、木梯寺、臥牛山森林公園。2020年6月30日,武山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2021年11月3日,武山縣入選“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22年4月21日,武山縣入選“2021年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縣(市、區、旗)名單”。
【行政區劃】
武山縣轄13個鎮、2個鄉:
鎮:城關鎮、洛門鎮、鴛鴦鎮、灘歌鎮、四門鎮、馬力鎮、山丹鎮、溫泉鎮、樺林鎮、龍臺鎮、榆盤鎮、高樓鎮、楊河鎮
鄉:嘴頭鄉、沿安鄉
【建置沿革】
秦漢時期,縣境大部屬豲道,洛門鎮以東屬冀縣。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析襄武、豲道地置新興縣,址設今縣城西15千米新興川(今廣武坡西頡家門一帶),屬南安郡。 三國時期,魏更名武城縣,不久即廢,復名新興縣。置中陶縣,故址在今鴛鴦鎮附近。 東晉十六國時期,為前趙、后趙、前涼、前秦、后秦、西秦、大夏等北方七國先后爭占,歷時百余年。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中陶并入新興,隸渭州廣寧郡。 隋開皇十年(590年),新興并入隴西縣,隸隴西郡。 唐寶應二年(763年),縣境淪于吐蕃,歷時78年。唐咸通七年(866年),收復,屬隴右道渭州。 五代十國時期,縣域為羈縻地(授予歸附的吐蕃族居住),歷時53年。 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在今縣城北建寧遠寨,屬秦鳳路秦州。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以古渭寨地(今隴西)建通遠軍,寧遠寨屬通遠軍。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升寧遠寨為寧遠縣,屬鞏昌路鞏州。 金天會九年(1131年)正月,寧遠陷金。金泰和七年(1207年),又降為寧遠寨,屬臨洮路通遠軍。金天興三年、南宋端平六年、蒙古汗國太宗六年(1234年),宋蒙聯軍滅金,寧遠寨歸屬蒙古汗國。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復置寧遠縣,隸屬鞏昌路鞏州。 明清時期,沿襲寧遠縣制,屬鞏昌府,縣域包括現有地域和馬塢、新寺兩鎮。晚清時期,馬塢劃歸岷縣。 民國二年(1913年),因與湖南省寧遠縣重名,北洋軍閥政府內務部決定更名武山縣,屬渭川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7月,廢道,設渭川行政區,不久即撤銷。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天水行政督察區,轄武山等15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7月,改甘肅第四行政督察區,武山屬之。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漳縣孫家門劃歸武山。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沿用武山縣名,屬甘肅省天水分區督察專員公署。 1951年4月,屬天水區。 1953年,縣東邊界劃出米家莊歸甘谷縣,劃甘谷縣屬管家溝、臺子上、吳莊、多家灣、張家溝、彭家坡5村歸武山縣。縣西邊界劃出當中嶺、徐家門、李家河、趙家坪、東家屲、景家屲、宋家溝9村歸漳縣。 1955年2月,屬天水專區。 1958年4月、12月,漳縣、甘谷兩縣先后并入武山,縣境總面積達5368平方千米。 1961年12月,三縣分置,恢復原武山縣域。 1969年10月,屬天水地區。 1985年7月,屬天水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武山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西部。毗鄰6個縣,東接甘谷縣,西鄰定西市漳縣,南毗定西市岷縣、隴南市禮縣,北與定西市隴西縣、通渭縣接壤。全縣總面積為2011平方千米,其中南北最長距離59.5千米,東西最長距離57.5千米。縣政府駐地距省會蘭州市220千米,距天水市人民政府駐地秦州區95千米。
地形地貌 武山縣地處秦嶺山地北坡西段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復合地帶,海拔1365—3120米,海拔最低點為洛門鎮曲里村,最高點為灘歌鎮天爺梁主峰。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均向河谷川區傾斜。南山為中低丘陵。山區面積1701平方千米,川區面積310平方千米。城區為渭河河谷平原,海拔1450米。全縣地貌形態分為三個基本單元:縣北部屬隆中構造盆地,呈黃土侵蝕堆積地貌;中部屬渭河地塹谷,呈河流侵蝕沖積地貌;南部屬西秦嶺褶皺斷塊山地,呈構造剝蝕中低山地貌。以渭河河谷為軸,南部諸山屬西秦嶺山系,北部諸山屬隴山山系。
氣候 武山縣位于中緯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其特點為:冬長夏短,春秋相當,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1℃,氣溫最高天氣出現在1997年7月21日,達37℃。氣溫最低天氣出現在2008年1月29日,達-17.5℃,平均無霜期178天,日照時間2290小時,常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降水時段主要集中在6—8月,蒸發量約1600毫米。降水量由西北向東南遞增,西北角的樺林鎮年降水350毫米,東南角的溫泉鎮年降水600毫米以上。降水最多的年份是2003年,為587.7毫米。降水最少的年份是1991年,為238.4毫米。
水文 武山縣境內河流屬黃河主要支流之一的渭河水系,境內長48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0.16立方米/秒,平均徑流量1.24億立方米,年輸沙量800萬噸。渭河在縣境內有榜沙河、漳河、山丹河、大南河、聶河五大支流,均源于西秦嶺山地,縣內干流總長198千米,流域面積2011平方千米。
【交通運輸】
武山縣境內有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和310國道貫穿東西,洛禮二級公路、賀岷公路和武漳公路連通南北,形成了以國、省、縣道為主框架,縣鄉公路為干線,通村公路為補充的“城鄉通達、外聯內暢”的交通網絡。
公路 武山縣境內縣鄉兩級道路共48條、790千米,行政村全部實現通水泥(瀝青)硬化路,G30連霍高速及G316國道穿境而過。 [6]2022年,武山縣硬化自然村組道路60.6千米。
鐵路 武山縣境內隴海鐵路從東到西貫穿全境,全長46.25千米,有武山、洛門、鴛鴦、賀店4個中間站。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武山縣有各級各類學校367所,教學點118個。其中:教師進修學校1所,職業學校1所,高級中學3所,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19所,九年制學校12所,小學166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163所(含民辦41所),有教職工5966人,在校生87020人。
文化事業 武山縣有群眾文化事業機構33個,文化藝術表演團體15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文化站15個,圖書館1所。 2022年,武山縣成立渭川文化產業研究院、渭川文化研究中心。
醫療衛生 武山縣有醫療衛生機構366個,其中:縣直醫療衛生單位6個(縣醫院、中醫醫院、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婦保院、醫藥公司),鄉鎮衛生院15個(中心衛生院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村衛生室344個;共有執業醫生935名,其中助理以上執業醫生465人,每千人醫生數0.68人;執業護士621人;所有醫療機構開放床位1376個,每千人床位數3.3個。
【風景名勝】
武山水簾洞
武山水簾洞,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25千米的鐘樓山峽谷內,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簾洞是高約50米、深約20多米的天然巖洞,洞內常年細流不斷,雨天洞檐飛流直下如水簾,因而得名。始建于十六國時期的后秦,經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歷代修建,有水簾洞、拉稍寺、千佛洞、顯圣池等著名景觀,尤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題記、雕塑作品、壁畫等最為珍貴,是研究中國早期石窟文化的重要資料,現共保留有歷代造像百余尊,壁畫2000多平方米,建筑物10余座,舍利塔8座,題記碑刻10通,無頭干尸1具。
武山蔬菜科技示范園區
武山蔬菜科技示范園區,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洛門鎮區以西,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總面積4100畝,項目總投資4.6億元,建設內容包括“一中心一市場兩區”(工廠化育苗中心、國家級蔬菜批發市場、蔬菜冷鏈物流區和示范種植區)。
木梯寺
木梯寺,位于甘肅天水武山縣城西南約30千米的馬力柏林山山腰,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文化旅游景點。石窟四周懸崖峭壁,僅有北側山門可入寺內。相傳入寺無路可走,在山門口絕壁之上,安置一木梯,人們攀梯入寺,故名“木梯寺”。據代重建木梯寺序記載:龍川東北有名山曰木梯寺,初建于漢,自唐迄今,歷代經營,內有“十殿九洞二磚塔”。二塔已無跡可考,最西有天然石佛一尊,較伏羌大佛略小。寺內現存窟龕18個,殿堂四座,造像80余尊,壁畫234幅2100平方米。
臥牛山森林公園
臥牛山森林公園,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為國家AAA級旅游區、甘肅省省級森林公園,地處秦嶺山系西秦嶺山脈太皇山,海拔1700—3120米之間,總面積7448公頃,有河流3條,溪流16條,瀑布4處,噴泉2處,植物2100多種,動物300多種。公園分臥牛山、雨庵溝和將軍廟三個景區,“奇峰、噴泉、煙云、林海”為公園四大奇觀。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武山,因縣城西南有武城山而得名。三國雍州,南安郡東南,天然屏障,今武山轄域,古代為獠戎部落所居。秦孝公元年(前361年),“西斬戎之獠王”獠部落被滅,并以其族名為地名,置獠道,其地始入秦,秦昭王時,置隴西郡,今武山為隴西郡獠道縣地。西漢時,分隴西郡地另設置天水郡,分獠道縣地另設置襄武縣,獠道屬天水郡,襄武縣屬隴西郡。三國時期,魏更名武城縣,不久即廢,復名新興縣。民國二年(1913年),更寧遠縣為武山縣,為今名之始,屬渭川道所轄,并一直沿用至今。
方言 武山方言屬于中原官話區秦隴片的隴西小片,有28個聲母、31個韻母和4個單字調,聲母中有4組塞擦音,其中舌葉音組主要與合口呼韻母相拼,也能跟開口呼、齊齒呼韻母相拼。組聲母能與齊齒呼韻母配合,這些齊齒呼韻母的字都是古開口一等字。泥來母拼洪音、來母拼齊齒呼讀聲母,泥母拼細音讀,來母拼撮口呼讀。韻母讀的字和讀的字來源上有差別,讀的主要是精組和見系字,讀的主要是幫組、端組、泥組和知系字。武山方言中有豐富的連讀音變現象,包括連讀變調、同化、異化、弱化、合音等現象。
非物質文化遺產 鼓舞(武山旋鼓舞),甘肅省武山縣傳統舞蹈,又稱“扇鼓舞”或“羊皮鼓舞”,是羌族人民在長期農牧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主要流傳于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的灘歌鎮、洛門鎮百泉村、龍臺鄉、山丹鄉等鄉鎮村莊,它以舞樂為載體,在祭祀中達到娛神、娛人的目的。武山旋鼓舞表演活動于春末夏初舉行,其表演有“喊山岳”、“千斤壓頂”、“旋風驟起”等典型動作以及“二龍戲珠”、“白馬分鬃”、“太子游四門”、“丹鳳朝陽”等傳統套路。表演者在舞動中旋轉是武山旋鼓舞的主要特征,其動作剛健、節奏鏗鏘,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濃郁的地方特色。2008年6月7日,鼓舞(武山旋鼓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方特產】
武山蒜苗 武山蒜苗,主要產自武山縣大南河流蔬菜生產基地,外型上莖粗健壯,根紅葉綠,株型直立,整齊上沖,莖葉肥大鮮綠。2002年,武山蒜苗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A級食品。2015年,武山蒜苗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通過注冊認定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截至目前,武山縣蒜苗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產量9萬噸,總產值達3億元,產品遠銷青海、新疆、陜西、內蒙古等地。
武山韭菜 武山韭菜種植歷史悠久,明、清《寧遠縣志》,就有種植韭菜的記載。據民間流傳,三國時期,司馬昭被姜維圍困于武山境內的鐵籠山,他饑渴難耐,寸步難行,便爬上一家茅庵,伸手叩門,茅庵主人聞聲相迎,因家中貧困,少飯無菜,茅庵主人便到庵外割野韭菜烹調讓司馬昭充饑。后來司馬昭稱帝,心存感激,便為茅庵主人封地千畝,專門訓化栽培野韭菜。武山韭菜為須根系,弦狀根,分布淺,具根狀莖,鱗莖狹圓錐形,外皮膜質,白色,果實為蒴果,倒形,種子黑色,喜溫暖、潮濕和稍陰環境生長。
武山玉雕 武山玉雕,武山素有“眾山皆藏玉”的稱譽,據明萬歷《寧遠志》(今武山縣)中,就有“峽谷蘊玉”的記載,此峽谷就是指武山的鴛鴦峽,因而武山玉也稱之為鴛鴦玉。鴛鴦玉的雕件工藝復雜,要經過選料、鉆棒、切削、掏膛、沖碾、細磨、拋光、燙臘等二十多道工序。
【榮譽稱號】
2016年2月1日,武山縣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首批創建名單。 2020年6月30日,武山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1年11月3日,武山縣入選“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22年4月21日,武山縣入選“2021年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縣(市、區、旗)名單”。 2022年4月25日,武山縣入選“甘肅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縣區名單”。 2022年5月6日,武山縣入選“2021年甘肅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優秀縣(市、區)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