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笛巖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 5 公里,是一個以游覽巖洞為主、觀賞山水田園風光為輔的風景名勝區。1982年11月成為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國家旅游局評定的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是漓江AAAAA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被世界旅游組織推薦為“世界最佳旅游游覽景區”。
蘆笛巖洞深 240 米,游程 500 米。洞內有大量綺麗多姿、玲瓏剔透的石筍、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瑯滿目,組成了獅嶺朝霞、紅羅寶帳、盤龍寶塔、原始森林、水晶宮、花果山等景觀,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譽為 “ 大自然的藝術之宮 ” 。
從唐代起,歷代都有游人蹤跡,現洞內存歷代壁畫 77 則。自 1959 年發現并開發后,如今已建有餐廳、茶室、水榭、湖池、曲橋,并設游船,廣植花木,成為中外游客游覽桂林時必至的旅游熱點。
【名字由來】
蘆笛巖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明山的南側山腰。洞口原長有一種蘆荻草,傳說可以做笛子,吹出悅耳動聽的聲音,蘆笛巖因此得名。蘆笛巖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年代,100萬年前這里原是一個古地下湖,由于地殼運動山體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變成了山洞。后來,雨水形成的地下水沿著山體中許許多多的破碎帶流動,溶解了巖石中的碳酸鈣,變成了含有碳酸根與鈣離子的溶液。當地下水從巖石縫隙流到洞中時,二氧化碳溢出,鈣離子就沉淀結晶,經過長年的積累形成千姿百態的鐘乳石,人們稱贊蘆笛巖是一座大自然的藝術之宮。遠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來蘆笛巖游覽,蘆笛巖的石壁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的墨跡,但歷代都沒有開發。蘆笛巖于1959年開始進行勘測與建設。1962年正式對游人開放。
蘆笛巖所在的光明山, 從前叫毛毛頭山。原來半山腰只有一個小洞口, 僅容一人進出, 山坡上又長滿蘆荻草, 并不引起人們的注意。《臨桂縣志》里, 記載了光明山, 但是沒有說山腰有巖洞。
洞內保存有自唐貞元八年(792年)以來的壁書70余則, 大部分是用墨筆在洞壁上書寫的題名紀游。這些壁書表明, 蘆笛巖并非亙古無人知曉。附近的村民, 早就知道這個靈巧之洞, 可是人們長期以來秘而不宣。
“蘆笛巖頭枷鎖破, 桃花源內仙靈唱。”(郭沫若《滿江紅·詠蘆笛巖》)解放以后, 人們生活安定, 用不著避難了, 便道出了蘆笛巖的秘密。1959年, 附近村民提供了巖洞的情況, 經過勘測建設, 于1962年正式開放。因為洞口附近生長著蘆荻草, 據說可以做成笛子,吹出悅耳動聽的聲音,蘆笛巖因此得名。
【旅游開發】
蘆笛景區由最美的溶洞——蘆笛巖以及桃花江、芳蓮池等水體水景和侯山組成,山水相依,構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田園風光圖。蘆笛巖洞深 240 米,游程 500 米。
洞內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瓏剔透的石筍、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瑯滿目,組成了獅嶺朝霞、紅羅寶帳、盤龍寶塔、原始森林、水晶宮、花果山等景觀,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被譽為 “ 大自然的藝術之宮 ”。
蘆笛巖是整個漓江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1959年籌建,1962年開放,1982年11月成為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擁有大自然賦予桂林山水清奇俊秀的巖溶風貌。蘆笛巖洞深240米,游程500米。約70萬年前,因地下水沖刷和溶蝕,含碳酸鈣的滴水、流水與積水,因水分揮發,二氧化碳重新沉淀,形成了千姿百態的鐘乳石奇觀。自洞頂垂下的叫石乳,自地上向上生長的叫石筍,石乳與石筍連接成石柱、石幔、石枝、石花、石瀑等;一些石頭中空,敲擊時發出的聲音清越入耳,又稱石琴、石鼓、石鐘;回乳石中含方解石微粒,在洞內五彩燈光的映照耀反光,便形成"鉆石山"、"高峽飛瀑"等奇觀。
巖洞內共分"石幔層林"、"天柱云山"、"水晶宮"以及"曲徑畫廊"四個洞天,有"獅嶺朝霞"、"高峽飛瀑"、"原始森林"、遠望山城"、"盤龍寶塔"等20處景點,被譽為"大自然的藝術之宮"。
“桂林山水甲天下,蘆笛美景堪最佳。”蘆笛巖是桂林山水一顆璀璨的明珠,蘆笛巖位于光明山南側山腰,洞深240米,游程近500米,是一處景致高度集中、景物極盡造化的神奇游覽佳境。在這個奇妙的巖洞中,琳瑯滿目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擬人狀物,惟妙惟肖,構成了三十多處景觀,有“紅羅寶帳”、“高峽飛瀑”、“盤龍寶塔”、“原始森林”、“簾外云山”、“水晶宮”等,可謂移步成景,步移景換。整個巖洞猶如一座用寶石、珊瑚、翡翠雕砌而成的宏偉、壯麗的地下宮殿。
這些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是由于地下水的作用,溶解了巖石中的碳酸鈣,再經過上百萬年的沉淀堆積結晶而形成的,所有的景觀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沒有一點人工修飾,因此,蘆笛巖被譽為“大自然的藝術之宮”。
蘆笛巖不僅擁有秀麗的景色,還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巖洞內共發現古代壁書一百七十則,不少是文人、僧侶和游覽者的題名、題詩,作者來自全國各地,題材以游覽記事為主。可見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蘆笛巖就已經成為了一個游覽勝地。蘆笛巖年接待游客量居世界巖溶景區之首,開放以來已接待過四千多萬游客,有眾多黨和國家領導人、外國首腦及政要參觀過蘆笛巖,其中有鄧小平、李鵬、朱镕基、李瑞環、胡錦濤、吳邦國、羅干等領導人,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卡特、德國前總統理查德·馮·魏茨澤克、前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奧地利聯邦議會儀長哈塞爾巴赫博士等180多位外國首腦及政要,他們在參觀后被這人間奇景所傾倒,都對景區高度贊譽,由此蘆笛巖也被稱為“國賓洞”。
尼克松夫人稱贊巖洞“奇特壯觀,就像宮殿一樣”。奧地利聯邦議會議長哈塞爾巴赫博士夫人在給蘆笛巖的留言中寫道:“這簡直是一個童話世界,非常感謝這令人難忘的經歷”。
巖洞內燈光設計不斷完善改進,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將燈光改造成為動態的燈光演繹秀,給游客以新的視、聽、嗅、觸感受,使水晶宮的燈光藝術成為行業中獨具特色、創意新穎的典范。景區還具有一支觀念新、服務意識強的高素質的員工隊伍,蘆笛巖導游班受到無數中外游客的交口稱贊,先后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杰出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
2000年經國家旅游局評定,蘆笛景區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2002年正式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景區管理處獲得了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006年景區管理處獲得了自治區物價局頒發的“價格誠信單位”證書,2007年景區管理處獲得自治區旅游局頒發的“2006年誠信旅游企業”牌匾,并被世界旅游組織推薦為“世界最佳旅游游覽景區”,為躋身世界旅游知名品牌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景區看點】
獅嶺朝霞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由許多鐘乳石組成的壯麗圖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還有濃陰遮天的千年古樹。每當太陽初升就有成群的獅子迎著朝陽在森林里盡情地歡舞,使整個森林充滿了蓬蓬勃勃的朝氣。這里有一頭大獅子,這是頭部,這是身部,這是尾巴。它正看護著那邊的一群玩耍的小獅子,這個景叫“獅嶺朝霞”。這些山峰、古樹、獅子都是由洞頂滴水形成的鐘乳石,含有鈣離子的水從裂縫中滴下來,經過上萬年以至幾十萬年的積累,結晶成懸掛在洞頂的石鐘乳;水滴到地上,形成從下往上長的石筍;經過漫長的年代,石筍和石鐘乳連接起來,形成了石柱。這一類由滴水形成的鐘乳石稱為滴石類次生化學沉積物。
中國有句成語說“水滴石穿”,在蘆笛巖卻是水滴石長,只要有滴水活動,鐘乳石就會不停地生長。
雙柱擎天
這許多密集高大的石柱組成了蘆笛巖中最壯觀的石林。林中的這兩根石柱真有頂天立地的氣概,它們一樣高大.一樣粗細。仔細看又能看出它們不同的地方:右邊這根,看上去沒有與洞頂連接,其實頂部有幾根石絲已經連接起來了。左邊這根“石柱”,像是已經連接了,實際上還差一點沒有連接,它只不過是被一同色的石幔將柱頂給遮住了。真是“疑是相接卻未接,像未相連卻已連”。嚴格地說起來,連接起來的一根才能叫石柱,未連接的,上面叫石鐘乳,下面叫石筍,不過它們都已沖破云霄,直刺青天,人們叫它們“雙柱擎天”。
據地質工作者研究,未連接的這根,只要還有滴水活動,總有一天也要連接起來。在桂林的巖洞中,因條件不同,鐘乳石生長的速度也不一樣,每一百年里有的長幾毫米,有的長二三十厘米,究竟100年后它能不能連接上呢?祝大家健康長壽,100年以后再來游覽。
水晶宮
這里是蘆笛巖最寬闊的地方,最寬處有93米,最高處18米,大廳的左上方懸掛著一盞巨大的宮燈,把整個大廳染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好像是神話故事里東海龍王的水晶宮。請大家到水晶宮去參觀……走進這個大廳,大家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為什么這里這么平整,空空蕩蕩,沒有密集的鐘乳石呢?有兩個原因:第一,這里的巖層平緩。古地下湖的湖水順著巖層溶蝕了整層巖石,留下的層面平平整整,成了這個大廳;第二,是因為這里的洞頂巖石比較完整、裂隙小,水不能滲透下來,所以鐘乳石也少。洞底更顯得平坦寬闊。
塔松傲雪
這里有兩座奇特的石筍,一座像大雪人,這是頭部、身部,突出的地方是它的胳膊,由于天氣冷,它把手已經縮到口袋里去了。另一座像一棵上尖下圓的塔形松樹,松樹的枝葉上蓋著一層厚厚的冰雪,屹立在林海雪原之中。俗話說:“雪壓青松松更青”,白雪青松,更顯現出青松那不畏嚴寒、傲視風雪的堅強性格。沒有看過雪景的南方人在這里可以盡情欣賞北國風光,這個景叫“塔山傲雪”。蘆笛巖內氣溫常年在20度左右,沒有冰封雪飄的條件,這里的白雪是由含雜質很少的方解石結晶組成。
【主要景點】
洞外
蘆笛景區由桂林市最高的山峰——候山和最美的溶洞——蘆笛巖以及桃花江、芳蓮池等水體水景組成,群峰環 抱,碧水長流山下芳蓮池碧波蕩漾,岸 柳婆娑,桃花盛開,加上造型別致的水榭、漂浮水面的“睡蓮”、以及架連光明山與芳蓮嶺的天橋,與蘆笛巖洞交相輝映,天然成趣,是人們春游渡假、休閑、登臨的最佳去處。
洞內
洞內天然形成密集的鐘乳石,它們的線條豐富流暢,有雄偉廣闊之勢。加以燈光陪襯。創造出各種意境,使羅列疏密有致的石柱、石筍、石鐘乳、石旗、石幔成為一件件藝術品,給人豐富多彩的想象空間和藝術享受,整個巖洞恰似一座大自然的藝術之宮。如充滿生機的“獅嶺朝霞”,氣勢磅礴的“高峽飛瀑”,歌頌高潔氣質的“塔松傲雪”,廣闊宏大的“原始大森林”,如夢如幻的“水晶宮”,幽靜別致的“幽境聽笛”,以及與實物極相似的雪人、瓜菜、鯉魚、海螺等等。不僅能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形態美,同時,還能感受到園林工作者賦予它的色彩美和意境美,仿佛置身于一座藝術殿堂。尤其以“水晶宮”最為出色。水晶宮是蘆笛巖洞中最寬闊的地方,水晶宮的空間大小正好演奏和欣賞室內樂,不需要任何音響設備就可以達到音樂廳的效果。密閉的空間,不規則的石壁,是聲音恰到好處地反射的最佳條件。樂音清晰,柔美,幾乎不衰減的傳送,把室內樂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她優美的環境又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覺空間,既幽幻,又耐人尋味,對音樂欣賞是一種提升和渲染。令人凝神怡致地去領會音樂的內涵,進入音樂的絕妙境界中,渾然忘卻都市之喧囂、心中之塵事,是熱愛音樂的人們向往的天堂。
桃花江景點
前往蘆笛景區,大都乘車沿著桃花江畔走。桃花江,古名陽江,源于桂林市西北靈川縣思磨山及維羅嶺,流經臨桂、靈川入桂林,原在雉山匯入漓江,明代在象山開挖城壕,導入漓江,全長約25公里。桃花江形成年代約一兩萬年前。當時江面較寬,流量較大,后來氣候變冷水量減少,水位下降,地面抬升,河道狹窄,大彎數十個,小彎數百個。在桂林地段的河道是一個大“S”形和兩個小“S”形,如綠色飄帶環繞與桂北溶盆地之中。桃花江流經的都是石灰巖地區,江水清澈,飛鸞橋至勝利橋一帶,水流平緩,明凈如鏡夾岸峰林,影落水中。桃花江兩岸,夾竹桃如火,田園如秀,芙蓉山,中隱山、獅山、青秀山、甲山聳立。秋天月夜景色更美,“陽江秋月”是古代桂林八景中頗具特色的一景。有贊桃花江:“不似漓江,勝似漓江。”
飛鸞橋景點
進入蘆笛景區首先見到的就是一座端莊古樸的石橋—飛鸞橋。飛鸞橋又名飛龍橋,位于桃花江與蘆笛路相交處。臨桂縣志載,宋紹定年間(1228-1233)建有5孔石橋,稱飛龍橋。明清均重修。雍正6年(1728年)邕人于必勝等捐資修建,有碑記。1941年秋毀于戰火。1944年地方人士募得糙米400余擔,重修成木板面橋。開發蘆笛巖后,于1964年改建成3孔石拱橋,1967年4月建成,同年5月驗收通車,當時稱“工農橋”。
橋長62.4米,寬10.5米,橋拱用青黑石灰巖石鑲砌,拱西端有14個小拱,以減緩洪流沖擊及上部壓力;橋面鋪瀝青,有鋼骨混凝土欄桿,設8燈柱。橋體堅實穩重,端莊古樸。飛鸞橋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很久以前,在桃花江邊,有一個村子叫蕭家村,村前有一道堤壩,這是一條過江大道。每年春潮到來時,堤壩總是要被潮水淹沒,人們就過不了河。要是能在桃花江上砌一座石橋那有多好!人們都這么想。于是,他們立即開山取石,選定橋基地點。石匠沿著河岸來回走了走,就在堤壩稍上一點的地方定了位。開工那一天,人們先殺雞祭魯班,后用雞血奠基。雞剛剛殺了一半,公雞忽然朝北飛了起來,脖子上還滴著血。它飛呀飛呀,一下字全身羽毛變成了漂亮的五彩色了,閃閃發光,尾巴越拖越長。約莫飛了一里路光景,終于落了下來,最后人們在河邊找到了它。仔細一看,它已不再是原來那只公雞,而變成了一只漂亮的鸞鳥。大家十分驚奇,弄不懂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個老石匠說:“這個鸞鳥莫不是魯班派來的,橋基得砌在這里!”這時鸞鳥突然扇起翅膀,直往南天飛去,尾巴后面,拖著一片五光十色的彩云。
后來,石匠就在飛鸞橋落地的地方砌橋。這座橋建成后,人們叫它做飛鸞橋。
【壁書文化】
蘆笛巖、大巖不僅以奇異峻美的景致聞名,而且洞府內有不少前人的墨筆題字。對這些古代墨跡,人們稱它為“壁書”。
蘆笛巖壁書共有七十七則,其中唐代五則,宋代十一則,元代一則,明代四則,民國四則,年代無考者五十二則。大巖壁書共有九十三則,其中宋代一則,明代七十一則,清代八則,民國一則,年代無考者十二則。由此可以看出,兩洞壁書在年代分布上,有年可考的,蘆笛巖以唐宋為多、明代較少,清代沒有;而大巖則以明代為最多,清代次之,唐代、元代沒有,宋代僅一件。由于蘆笛巖壁書剝蝕嚴重,大巖壁書比較清晰可認,因此兩洞壁書在年代無考的數量上,又以蘆笛巖較多,大巖較少。就作者和內容來說,蘆笛巖壁書有不少是文人、僧侶和游覽者的題名、題詩,作者來自全國各地;而大巖壁書則多為當地入巖者的紀事。此外,從大巖壁書的用語通俗、行文不順,以及錯字、別字和書寫之劣來看,它似乎多為粗識文字者的手筆。兩洞壁書的不同之處,說明蘆笛巖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游覽勝地,大巖則是明清時期當地群眾的避難場所。 蘆笛巖壁書最早見于唐貞元六年(790年)洛陽壽武、陳臬、顏證、王溆等四人題名。以上四人,顏證曾為桂州刺史,王溆于同年與僧人道樹在虞山韶音洞有題名石刻。此外,蘆笛巖唐代墨跡尚有: “柳正則、柳存讓、僧志達,元和元年二月十四日同游。”“無等、僧懷信、無業、惟則、文書、惟亮,元和十二年九月三日同游記。”“元和十五年,僧晝、道臻。”
壁書中的元和元年為公元八佰零六年,元和十二年為八佰一十七年,元和十五年為八佰二十年。懷信等人的題名雖然部分已經蝕沒了,但從他們在南溪山元巖的題名可以得到左證。懷信、無等、無業、惟則及僧晝等人是唐代著名的和尚,《高僧傳》里載有他們的生平事跡。這幾批僧人結伴游桂,反映了當年桂林佛教的盛行,因而這些題筆文字是研究唐代佛教傳播和桂林歷史的有用資料。
在蘆笛巖壁書中,保存比較完整、比較清晰是明代靖江王府采山隊的題名,是一件為人注重的文物。題筆寫道:“靖江王府敬差內官典寶周禧、郭寶、孟祥帶領旗校人匠王茂祥、張文輝等數人十人采山至此,同游。丁丑歲仲夏月十有六日記。”
這則壁書高50厘米,寬58厘米,字徑6厘米,反映王府在營建藩邸、陵墓時曾到此選材取石。據考證,靖江莊簡王陵的陵門,金水橋等使用的帶紅紋石材即取自光明山。反映了當年靖江王為營建華麗的府第和陵墓大肆濫用人力物力的情況。它是封建統治者豪華奢侈的罪惡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