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概況】
青秀區,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是南寧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信息和會展中心,是廣西、南寧對外展示改革開放成果的“城市名片”。于2005年3月,由“新城區”改名而成。總面積為872平方公里。青秀區轄5個街道,4個鎮。2011年,全區戶籍總人口62.30萬(農業人口18.61萬、非農業人口43.69萬),流動人口1.63萬,人口自然增長率3.72‰。
青秀區是中國唯一東盟博覽會會址一一一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所在地。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國家級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自治區雙擁模范城區。青秀轄區內街道寬闊,綠蔭如蓋,能體現中國綠城南寧“城在綠中,綠在城中”的城市風景。城區內形成了以中山路、新民路、民族大道、東葛路延長線、瑯東為中心的五大核心商業圈和七星路精品服飾一條街、東葛路通信器材專業街、星湖路電子科技街、教育路文體用品一條街、桃源路和長湖路飲食娛樂一條街、中山路美食街、雙擁路特色餐飲一條街等八大商業街區。
【行政區劃】
青秀區轄5個街道、4個鎮:
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新竹街道、津頭街道
鎮:長塘鎮、伶俐鎮、劉圩鎮、南陽鎮
【歷史沿革】
在明末清初,地方基層建立郜團制度,今青秀區行政區域屬南寧府宣化縣,民國2年(1913年)改稱邕寧縣南附廓團。民國21年,邕寧縣開始設置地方自治籌備委員會,分區調查全縣戶口,編制甲、村(街)、鄉(鎮)、區地方組織,實行保甲制度。次年3月調查并編制完畢,計全縣編制為。7808甲、766村(街)、68鄉(鎮);編成7個區,城區屬中區,西鄉塘、二塘、東門各一部分編為東門鄉,劃歸中區管轄。至民國23年,成立10個鎮,后城區有維新、寧武、明德、臨江、邕江等鎮和東門鄉,共轄7個鄉鎮。
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22日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南寧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開始接管工作。1950年1月22日南寧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繼續對舊政權進行接管,逐步取銷舊街甲政權,并于1951年5月21日由市人民政府明令取銷舊街甲政權,逐步建立居民小組,未組織居民小組的街道由抗美援朝分會負責日常工作。1979年3月恢復城區政權,成立新城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5月正式成立新城區人民政府。2005年3月,南寧市新城區更名為青秀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青秀區位于廣西首府南寧市東部,與橫縣接壤,毗鄰興寧區、邕寧區,與良慶區、江南區隔江相望。
地形地貌 青秀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境內以丘陵山區為主,坡度較為平緩,除原市區部分地勢比較平坦(地面高程74~79米)外,所轄各鎮多屬低丘地區,部分為高丘或低山區(山區高程200~500米)。
氣候特征 青秀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受海洋氣候調節,屬亞熱帶季風區,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少霜無雪,年平均氣溫21.7℃,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降雨量一般集中于4—9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80%。年平均日照1827小時。大氣質量常年穩定在國家二級以上。轄區內綠蔭如蓋,繁花似錦,終年樹常綠,充滿著亞熱帶的景致。
水系 轄區地處邕江沿岸兩側,邕江自西向東穿越城區,河流寬度280米左右,年平均徑流量為418億立方米,轄區內有3條邕江主要支流。
【經濟概況】
2011年,城區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1-6月份,城區地區生產總值70.93億元,同比增長14%,完成年計劃的47.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2.88億元,同比增長28.86%,完成年計劃的40.14%;財政總收入39.24億元,同比增長26.01%,完成年計劃的53.31%。
2011年,青秀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17億元。其中:農業產值9.28億元,林業產值1.65億元,畜牧業產值9.74億元,漁業產值5148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98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13.75億元。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60萬公頃,總產量8.61萬噸,其中水稻種植1.18萬公頃、產量6.44萬噸,玉米種植3402公頃、產量1.97萬噸。經濟作物種植面積0.94萬公頃,其中甘蔗種植0.60萬公頃、產量40.09萬噸,木薯種植790公頃、產量0.82萬噸,蔬菜種植0.56萬公頃、產量11.80萬噸。果園面積634公頃、水果產量1.20萬噸。肉類總產量3.30萬噸,水產品產量4802噸。
2011年,青秀區有工業企業78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3.0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8.61億元,利稅總額1.99億元(利潤1.4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9.31億元(工業增加值12.49億元),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6.45%,拉動經濟增長0.91個百分點。完成技術改造投資26.51億元。工業主要產品產量:松香2533噸,松節油285噸,化學農藥原藥(折有效成分100%)1271噸,服裝148萬件,機制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1.03萬噸,衛生用紙原紙1.03萬噸,香精及其他香料混合物(香精)2154噸,商品混凝土133萬噸,塑料制品3165噸,采礦專用設備1131臺,鋸材1萬立方米,大米2.34萬噸,表93萬只,天然氣5720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5606噸,中成藥261噸。
2011年,青秀區有國有企業152家,集體企業145家,股份合作企業16家;內資公司2051家,私營企業1.75萬家,從業人員2.88萬人,注冊資金67.98億元;個體工商戶2.54萬戶,從業人員6.85萬人,注冊資金10.89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8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2.41億元。完成房地產開發建設投資123.73億元,商住房地產開發建設施工面積1636.69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33.48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208.89萬平方米,銷售額138.96億元。三產結構進一步優化。
【社會事業】
科技 城區內有廣西社會科學院、廣西科技館等科學研究、普及機構86個,城區全面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在廣西的市轄區中率先獲得“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城區”稱號。
教育 2011年有公辦中小學校77所(小學67所,中學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教學點20個,社會辦學8所,事業辦學2所(小學1所、中學1所);小學在校生3.99萬人,中學在校生7244人;公辦學校特殊教育班2個,在校學生27人;有教職工2450人。小學入學率100%,輟學率為零,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初中階段入學率100%,輟學率為零,初中畢業升高中階段入學率81%。安排資金1.40億元,實施伶俐中學教學樓、長塘鎮中心校教學綜合樓建設、配備教育教學設施等項目98個。
文化 城區的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文化體育生活豐富多彩。轄區內有700多家檔次各異的娛樂、體育場所,轄區內擁有廣西藝術學院、廣西歌舞團和南寧市藝術劇院等10多所藝術院校和藝術團體。轄區內有多個廣場,廣西著名的人民大會堂、民族廣場,具有全國最大的水幕電影綜合水景的廣場——南湖南廣場也坐落于此。轄區內有新華社廣西分社、廣西日報、廣西電視臺、南寧晚報、南寧電視臺等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新聞和宣傳機構78家,有廣西博物館、廣西圖書館等43個重要文化機構。
衛生 2011年有醫療衛生機構28個,其中國有醫療衛生機構20個(城區15個,鄉鎮5個),集體醫療衛生機構2個,村衛生所46所,個體醫療診所27所。衛生技術人員251人。醫院病床260張(鄉鎮衛生院203張)。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170.73萬人,參合率94.39%,繳費512.21萬元。投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助經費951萬元,5個鄉鎮衛生院和17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部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交通運輸】
湘桂鐵路、高速公路(柳州-南寧、南寧-友誼關、南寧-北海、南寧-河池、南寧外環、南寧舊繞城(不收費)、南寧-百色)、邕江航道以及南寧境內的高速鐵路過境。鐵路設有南寧東站、長堽嶺、屯里、五合、長塘、伶俐火車站;高速公路設有伶俐(南陽)、五合(邕寧)、三岸互通、六律互通(南寧東收費站)出入口4個;有埌東客運站。
貫穿南寧市中心的民族大道、城市快速環道在青秀區與我國大西南地區出海通道——桂海高速公路相接,直貫北部灣沿海。沿桂海(分別為:桂林-柳州,柳州-南寧,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高速公路可一路北上湖南、湖北至北京,南下防城港、北海出海口,多條公交線路幾乎遍布整個城區。
【風景名勝】
主要旅游景區(點)有南寧青秀山旅游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景區)、廣西民族博物館(國家4A級景區)、廣西科技館(國家4A級景區)、金花茶公園(國家3A級景區)、云頂觀光(地王大廈)、南湖公園、名樹博覽園、金湖廣場、濱湖音樂廣場、民族廣場、石門森林公園、邕江濱水公園、孔廟、廣西民族文物苑、廣西博物館、金匯如意坊古商城、中山路天主教堂、中山路基督教堂、中共廣西“一大”舊址(雷經天故居)、雷沛鴻故居、黃旭初故居一一一旭園、廣西烈士陵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