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區,隸屬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地處佳木斯市西南部,佳木斯市市區東部,東與樺川縣毗鄰,南與郊區接壤,西至安慶街與前進區為鄰,北抵松花江。轄5個街道、1個鎮、1個鄉,總面積190.8平方千米。東風區常住人口為121305人。
【行政區劃】
東風區轄5個街道、1個鎮、1個鄉:
街道:松江街道、曉云街道、佳東街道、建國街道、佳南街道
鎮:建國鎮
鄉:松江鄉
【建置沿革】
新中國成立之前,東風區一帶通稱“蒙古力”屬于樺川縣富田區。據考證,此名于民國三年(1914年)形成,當時,這個地方住有蒙古族和赫哲族,他們以漁獵為主。由于地界糾葛,爭執不斷,樺川縣政府將此地劃歸蒙古人,俗稱“蒙古力”。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佳木斯鎮改為建制,歸偽滿洲國三江省直轄。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佳木斯實行新的行政區,東風區為水鄉區所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佳木斯解放。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2月25日,佳木斯市政府成立。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市政府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實行區街(鄉)制。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東風區屬第3區。 1955年6月,將政府改為區公所,東風區屬第3區公所。 1956年,城區3個區公所撤消,建立德祥、永泰、佳西、西林、保衛、曉云、永安和佳東8個街道辦事處。東風區劃歸佳東街道辦事處。 1958年1月,佳木斯市政府進行市區區劃調整,撤消各街道辦事處,重新設置長安、佳西、和平3個市轄區和郊區。東風區劃歸和平區。秋,區建制撤消,城區成立人民公社。11月12日,成立東風區人民公社,東風區劃歸東風人民公社。 1959年12月,東風人民公社改稱為佳東人民公社。 1968年4月28日,佳木斯市革委會決定將市區和平、佳東人民公社合并成立東風區。9月10日,合江地區革委會決定撤消東風區,劃為東風人民公社。 1969年9月18日,合江地區革委會決定將佳木斯市區原來的8個人民公社合并為東風、前進、向陽、永紅4個人民公社。 1972年10月28日,佳木斯市東風區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稱為佳木斯市東風區革命委員會,按縣級建制。 1980年9月11日,東風區革命委員會改稱佳木斯市東風區人民政府。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風區,位于佳木斯市城區東部,東與樺川縣毗鄰,南與郊區長發鎮接壤,西至安慶街與前進區為鄰,北抵松花江。總面積190.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東風區海拔高度一般為500—800米,屬于低山類型。構成平原區的地貌類型主要是高、低河漫灘,一、二級階地。地表大部分為第四紀全統亞粘土覆蓋。該區總體上地形平坦,地勢較低。海拔高度40—80米,撫遠三角洲地勢最低只有34米。平原中有少數孤山、殘丘。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
氣候條件 東風區所屬的佳木斯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3℃。冬長夏短,無霜期1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27毫米,日照時數2525小時,有效積溫2590℃。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東風區有普通中學4所,在校生2500人,教職工288人;小學校7所,在校生6450人,教職工43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全區擁有衛生機構54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109人。
醫療衛生 東風區全區擁有衛生機構54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109人。
【交通運輸】
流經東風區內的松花江是連接省城哈爾濱和直達俄羅斯的黃金水道,新建成的佳木斯松花江國際港口距東風區政府僅0.5公里; 同三公路從城區穿過,構成連接佳木斯市東、南出口,直通三江腹地和同江、撫遠、富錦、樺川等國家一類口岸的重要通道; 東風區內的佳木斯機場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的空運中心。
【風景名勝】
千里生態園
千里生態園酒店座落在佳木斯市郊區沿江鄉政府對面,哈同公路邊,占地面積0.07平方千米,是國家3A級旅游區。
勝利公園
勝利公園位于佳木斯東部杏林路與長安路交叉路口。1937年,日本人派松崗、中山二先生在此植樹、種苗,建立了佳木斯市第一個苗圃,占地約68.000平方米。1945年光復至建國期間,日本未派任何人經營,致使樹木任意生長成林,抗戰勝利后,將此苗圃稱為勝利公園,園內依然留有日偽時期的碉堡2處。
【榮譽稱號】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