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縣位于河南省北中部,太行山南麓,衛河上游。東與延津相連,西毗獲嘉,南接原陽,北部與新鄉市區的東、南、西三面相接?h境東西寬32.7公里,南北長29.1公里,總面積為364.6平方公里。全縣境地勢大致平坦,北為太行山前沖積平原,中為背河(古黃河)行洪洼地,南為黃河故道沙壤高地。全境為南北高中間低,自然坡降為1/4000,海拔70至80米,為典型平原地區。轄6鎮、1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76個行政村,32.96萬人。
行政區劃
新鄉縣轄6個鎮、1個鄉:
鎮:翟坡鎮、小冀鎮、七里營鎮、郎公廟鎮、古固寨鎮、大召營鎮
鄉:合河鄉
歷史沿革
新鄉一帶是古代開化較早的地區之一。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已形成部落。商代屬畿內。秦屬山川郡汲邑。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析汲縣之新中鄉置獲嘉縣。東漢、三國、魏、晉因之。隋·開皇四年(584),廢修武郡,獲嘉縣遷至修武郡址。隋·開皇六年(586),析獲嘉、汲縣地于新樂城置縣,取名新鄉。宋·熙寧六年(1073)縣廢,屬汲縣。宋·元 右五年(1090),恢復新鄉縣,屬衛州。民國38年(1949)5月5日,新鄉縣全境解放,劃出縣城擴建為新鄉市。1959年4月23日,撤銷新鄉縣建制,并入新鄉市。1961年8月24日,恢復新鄉縣。1983年9月1日,由新鄉地區改屬新鄉市轄。
自然地理
全縣境地處華北平原,為燕山運動以后下沉的地區。土壤母質系新生界第四系,為太行山前沖洪積物與黃河、沁河沖積物沉積而成。形成縣境內砂質、壤質、粘質三級土壤,組成6個母質機械類型。境內黃河故道為沉砂組成,系砂土和砂壤土。黃河故道以北系黃河灘地,土質為褐土化小兩合、褐土化兩合土,并間有不同的其他類型。古陽堤以北地勢低洼,地下水滲入形成潮化,土壤為小兩合、兩合土,間有不同的其他類型。共產主義渠以南、衛河兩岸,多為潮化土壤。依據全國土壤分類暫行規定,新鄉縣372.8平方公里土地,可分為4個土類、7個亞類、13個土屬、35個土種。
全縣境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夏季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均氣溫14.1℃,1月最冷,平均氣溫0.7℃,7月最熱,平均氣溫27.1℃。年均降水量548.3毫米,多集中在7、8月間。年均蒸發量1908.7毫米。年均日照2407.7小時,年均無霜期200.5天,適于農作物生長。
境內河渠主要有衛河、東孟姜女河、西孟姜女河、百泉河、共產主義渠、人民勝利渠、民生渠等7條大的河渠和17條小河渠,除人民勝利渠定時引用黃河水外,其他河流源頭水枯,過境水多為季節性排放。
經濟建設
2004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41.53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26.3億元,增長18.5%;第三產業增加值9.9億元,增長10.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億元,一般預算支出2.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17.9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04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1元,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389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202元,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2168元。城鄉居民年末儲蓄存款余額23億元。
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工業投資完成12.4億元,增長110.2%。實施投資5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35個,竣工投產130個,其中超千萬元項目22個。高新西區引進企業12個,總數達到19個,累計完成投資1.9億元。該縣為全省35個擴權縣之一,被評為全省對外開放重點先進縣。
農業發展勢頭良好。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3.7%,提高1.7個百分點。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6.8%,提高5.2個百分點。規模養殖業占畜牧業產值的比重達到75%以上。新區建設穩步實施。新縣城總體規劃獲市政府批準。中央大道慢車道建設、青龍路東段改造工程如期竣工。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新增城鎮就業和安置下崗失業人員7816人。“兩個確保”得到落實。城鎮“低保”實現了應保盡保。中小學危房改造提前2年完成任務。建成3個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82.8%。
近年來,新鄉縣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把工業強縣放在突出位置,以新型工業化推動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和農業現代化,全縣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據測算,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45.7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較1998年增長47.1%,年均遞增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16億元,比1998年增長9.9%,年均遞增1.9%;第二產業增加值26.92億元,比1998年增長65.9%,年均遞增10.7%;第三產業增加值12.68億元,增長40.7% ,年均遞增7.1%。全縣人均GDP由1998年的8092元增加到2003年的10565元(預計數),增長42.3%,年均遞增7.3%。國民經濟結構逐步優化。第一、二、三產業比例由1998年的21.9:49.3:28.8逐步調整為2003年的13.5:58.8:27.7。實現財政收入1.6366萬元,同比增長20.2%。
農林牧漁
農林牧漁業持續穩定發展。新鄉縣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堅持縣抓園區、鄉抓基地、村抓示范,以發展高效農業、特色農業為主攻方向,強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優質糧食作物占全縣耕地總面積近70%,其中優質麥面積30萬畝,占麥播面積的82%,被命名為全國優質小麥基地縣。精細蔬菜、優質瓜果、名優花卉等高效經濟作物面積20萬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50%。涌現出七里營菜椒、朗公廟精細蔬菜、合河花卉、龍泉農業觀光園等特色種植基地,大召營鎮、高新西區無公害蔬菜基地和七里營鎮無公害食用菌等基地,全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已建成5家。
畜牧養殖業發展勢頭強勁,全縣有安博、綠源兩大奶業公司和宏德種羊繁育中心、龍泉羊場、大召營獨聯養雞協會、小冀生豬合作社等產業化龍頭企業68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54家,以及古固寨、翟坡、大召營奶牛、七里營肉羊、小冀生豬、龍泉肉羊等有規模的養殖小區11個,現已成為新鄉市優質瘦肉型生豬、優質肉牛、高產奶牛、優質肉羊生產基地。全縣奶牛存欄2600頭,肉牛3.2萬頭,肉羊6.5萬只。全縣肉類產量2.78萬噸,比1998年增長66.2%,年均遞增10.7%;奶類產量達到5811噸,比1998年增長12.12倍,年均遞增67.3%。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產值比重由1998年的29.7%上升到2003年41.6%。安博公司采用胚胎移植技術已繁育高產奶牛100多頭。綠源公司累計投資2800萬元建成日加工能力100噸的乳制品生產線和存欄2000頭的奶牛養殖小區。
農業基礎設施完善。全縣有效灌溉面積43.41萬畝,節水灌溉面積30.8萬畝,引黃灌溉面積22萬畝。全縣樹木擁有量710萬株,森林覆蓋率13%,平原綠化實現初級達標。2003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10.1億元,比去年增長2.0%。
工業強縣
強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提升工業經濟競爭能力。近年來,按照新型工業化要求,圍繞結構調整,抓投資上項目,抓調整促升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努力做大優勢產業,做強骨干企業,做精品牌產品。全縣現有工業企業840家,其中限額以上工業企業95家,產值超3000萬元企業30家,超億元企業16家,擁有省部市級名優產品30多個。造紙、機械、醫藥、紡織、化工等五大支柱產業已形成規模優勢。2003年,這五大支柱產業實現增加值15.1億元,占全縣總量的61.8%。擁有凱西萊、青霉素鉀鹽、欣復康、鉻黃、氧化鐵紅、硝化棉、振動篩、服裝面料等國內、外名牌產品和出口創匯產品。新亞集團成為全省最大的造紙企業2003年實現銷售產值2.7 億元,實現利潤1820萬元。隨著總投4.3億元林漿紙項目的實施,該集團造紙能力2007年將達到50萬噸,2015年將達到100萬噸。醫藥行業劉莊華星藥廠青霉素生產能力和出口量均居全國第一,2003年實現銷售產值7.2億元,利潤2730萬元。機械行業太行振動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同行業的排頭兵,中聯公司封頭生產能力全國最強,全縣振動設備、封頭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40%和50%以上;ば袠I新鄉臺硝公司、衛星染化廠是亞洲同行業最大的生產廠家;海倫公司的鉻黃和三星染化公司的鐵紅出口規模均居全國首位,新鄉心連心化工有限公司的新航牌尿素被確定為省重點保護產品。堅持園區化發展方向,積極推進工業經濟集約發展,以一批骨干企業為依托,重點抓了醫藥工業園、造紙工業園、振動設備工業園、絲釘工業園建設。
2003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24.43億元,較1998年增長68.1%,年均遞增10.9%;工業增加值占全縣GDP比重由98年的41.9%上升到2003年53.4%,提高11.5個百分點,對全縣GDP增長的拉動由1998年的拉動5.5個百分點提高到2003年的9.7個百分點。堅持規;l展方向,大力發展民營經濟。2003年,全縣民營企業達到6100多家,從業人員10萬人以上,共實現增加值34.3億元,占全縣總量的75%。
對外開放
近年來,新鄉縣積極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成效顯著。截至2003年底,全縣已有來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達27家,累計利用外資3500萬美元,實現銷售收入17.5億元,上繳稅金9000多萬元。新鄉臺硝公司是由臺灣硝化棉公司投資125萬美元成立的合資企業,由于生產經營環境優越,企業經濟效益良好,1997年引進法國S.N.P.E.公司,投資600多萬美元,形成亞洲最大的硝化棉生產基地。2003年,該公司實現銷售產值10108萬元,實現利潤1080萬元。今年該公司準備再追加投資1000萬美元,新建年產1萬噸高檔硝化棉生產線,建成世界最大的硝化棉生產基地。全縣合同利用縣域外投資項目達71個,引進縣外投資17.28億元,當年實際到位4.03億元。河北五得利集團新鄉面粉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日處理小麥4000噸面粉加工項目落戶新鄉縣,建成后年產值可達12-13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面粉加工企業。全縣具有自營進出口經營權企業36家,擁有進出口資格的外商投資企業近20家。2003年,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達7339.80萬美元,其中出口創匯53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3%。新鄉華星藥廠出口創匯3400萬美元,被省商務廳評為“2003年河南省出口工作先進企業”。2003年5月,新鄉縣連續七年被評為新鄉市利用外資先進單位,2003年被確定為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和全省發展開放型經濟先進縣。
基礎設施
全縣境內交通便利。早在1989年就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標,是全國最早實現村村通油路的縣之一。目前,全縣公路里程650公里,通達深度達100%,其中國道2條共52公里,省道7條61.2公里,縣道7條102.3公里,鄉道109.8公里,村道339公里。京廣、新焦、新荷鐵路貫穿全境。近年來,全縣投入資金上億元新建、改建、大修公路29條,總長130多萬里。
新鄉縣是全省第一批電氣化達標縣之一,被命名為全國電氣化縣。全縣境內建有220KV變電站2座、110KV變電站3座、35KV變電站5座,35KV及以上線路12條、10KV線路75條,總長度950公里,實現了電力設施網絡化和調度自動化,年供電量達到5億千瓦時。近年來,全縣累計投資8500萬元,按期完成了農網改造一、二期工程。同時,支持企業投資1.5億元建成自備電廠5家,總裝機容量達42000KW。全縣境內實現了光纜傳輸、程控交換,全縣程控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10萬余門,實裝用戶達到8萬余戶,電話入戶率達到80%以上。全縣電纜長度達到1128皮長公里,本地光纜長度124皮長公里,本地接入網光纜長度246皮長公里。全縣移動用戶總量達15000多戶,數字基站26個,實現了全縣網絡無縫隙覆蓋。全縣郵政現有電子化局所12個;儲蓄網點14個;郵政儲蓄余額累計達到6.85億元。
社會事業
新鄉縣大力實施科教興縣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近年來,全縣共有60個項目列入省級以上科技計劃,其中國家星火計劃3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1項,國家新產品計劃1項;省火炬計劃1項;省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1項,省攻關計劃23項,省重點攻關計劃2項,省星火計劃22項,省重點新產品試制計劃4項,省新產品計劃1項,省推廣計劃1項。全縣有6家高新技術企業,9項高新技術產品。全縣共組織申報科技進步獎30余項,獲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3項,其中省級2項,市級21項。創建省級科技示范鎮1個(七里營鎮),市級科技示范鎮3個(翟坡鎮、古固寨鎮、大召營鎮),市級科技示范村23個。99—2002年榮獲度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61所,其中小學124所,初中27所,高中5所,中等職業學校2所。共有教職員工3371人,中等職業學校205人,專任教師2992人,學生51886人。2002年順利通過省政府“兩基”復驗,并獲省“兩基”復驗先進縣榮譽稱號。
縣里建有圖書館、文化館、新華書店、電視臺、廣播電臺,各鄉鎮有文化站,一批重點村均建設了功能齊全的文化大院,實施了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全縣8個鄉(鎮、區)有線電視主干網全部架通,駕設光纜總長度300余公里,有線電視入戶率為30%,有線電視用戶達15000戶。全縣共有13個醫療衛生單位,其中縣級醫院5家,鄉鎮衛生院 家,衛生技術人員1663人,床位665張。在全市率先實施了鄉村衛生組織服務一體化管理,170個行政村都有一所功能比較齊全的衛生所。2003年,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近年來,全縣人口出生率連續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99年的11.8‰下降到2003年的4.3‰。1999年—2003年連續五年榮獲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縣。按照兩個確保的要求,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得到按時足額發放,發放率均達到100%,城鄉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金做到了“應保盡保”。
旅游資源
新鄉縣歷史悠久、淵源流長,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有龍山文化遺址多處,有西周庸 國都城,有古陽堤(漢堤),有漢朝獲嘉縣故城和馮石城,有唐塔和宋、元、明、清各代的古建筑20余處,文物保護單位67處,其中省級4處。旅游景點京華園,占地18.67公頃,建筑物構思巧妙,設景自然,內有湖泊、游船、跑馬場、游樂設施等,是一處形象而簡明地展現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優秀文化史及各民族民俗、民情的人文景觀和旅游勝地。新鄉縣石刻藝術館,始建于1992年,占地1公頃,以收藏歷代石刻為主。館內收藏最大的一通石刻是北魏石刻造像,造像石刻通高4.8米,雕刻為一佛二菩薩,系一塊青石雕刻而成,被專家譽為“形體之大、時代之早、藝術之精、中原之冠”。龍泉觀光園區,占地100公頃,分別種植33.33公頃速生楊、66.67公頃黃金梨及多品種的精品果樹,是一個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農業觀光園區。七里營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劉莊村、中州名鎮小冀鎮的京華村聞名國內外,分別被譽為中原首富、鄉村都市,形成了新鄉特色的紅色旅游線。旅游產品主要有新鄉八景刺繡小屏風、金蟬、金鼎、十二生肖、根雕、板雕、盆景等。
光榮歷史
新鄉縣具有光榮的傳統和歷史。1958年毛澤東主席親臨七里營視察,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多次接見全國勞動模范史來賀同志。
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江澤民、溫家寶、吳邦國、李鵬、胡耀邦、李先念、喬石、姜春云等曾親臨該縣視察。
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聞名全國的劉莊和其帶頭人史來賀,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的大浪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帶領群眾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世紀80年代,小冀鎮東街第五村民小組組成的京華公司在劉志華率領下,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成為新鄉縣又一個在國內外知名度較高的先進代表。
隨后又出現了南新莊、龍泉、小冀鎮中街村、張青、魏莊、宋莊、賈橋等一批富裕起來的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