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縣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隸屬國際旅游新城——張家界市。全縣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轄38個鄉鎮,總人口43萬多人,其中少數民族占88%。桑植縣是賀龍元帥的故鄉,紅二方面軍舉世聞名的長征出發地。因“亞洲第一洞”——九天洞而成為鑲嵌在張家界的璀璨明珠。
行政區劃
桑植縣轄9個鎮、22個鄉、7個民族鄉:
鎮:澧源鎮、瑞塔鋪鎮、官地坪鎮、涼水口鎮、龍潭坪鎮、五道水鎮、陳家河鎮、廖家村鎮、利福塔鎮
鄉:空殼樹鄉、汨湖鄉、竹葉坪鄉、人潮溪鄉、西蓮鄉、白石鄉、長潭坪鄉、樵子灣鄉、谷羅山鄉、沙塔坪鄉、苦竹坪鄉、四方溪鄉、芭茅溪鄉、細沙坪鄉、八大公山鄉、蹇家坡鄉、巖屋口鄉、河口鄉、上河溪鄉、兩河口鄉、打鼓泉鄉、上洞街鄉、劉家坪白族鄉、芙蓉橋白族鄉、麥地坪白族鄉、馬合口白族鄉、淋溪河白族鄉、洪家關白族鄉、走馬坪白族鄉
歷史沿革
桑植縣歷史悠久,上古史籍稱古西南夷地,夏、商屬荊地,西周屬楚地,春秋屬楚巫郡慈姑縣,西漢時置縣,西漢至宋,相繼屬武陵郡充縣、天門郡縣、臨澧縣、崇義縣、慈利縣等。宋仁宗年間,桑植推行土司制度,設桑植宣撫司。因司治桑植坪而得名(今五道水鎮芭茅溪境內)。元、明、清因襲宋制,至清雍正五年改土歸流,七年(1729年)設桑植縣,沿襲至今,縣名以縣境內遍植桑樹得名。
1949年10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桑植,建桑植縣臨時人民政府,次年3月29日成立桑植縣人民政府,隸屬永順專署,1952年撤銷永順專署,改由湘西苗族自治區代管,1954年4月自治區改為自治州。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大庸市,桑植縣劃歸大庸市管轄,1994年4月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
地理位置
桑植縣東界石門縣、慈利縣、武陵源區,南毗永定區、永順縣,西接龍山縣,北鄰湖北宣恩縣、鶴峰縣。縣境介于東經109°25'——110°28',北緯29°10‘——38°84,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縣城澧源鎮位居北緯29°24‘,東經110°10’,東距省會長沙456公里,南距張家界市57公里。
桑植縣地處武陵山脈北麓,鄂西山地南端,是一個自然風景奇特秀麗的山區縣。武陵山脈從貴州云霧山分成三支,自西南向東北延伸入湘西、鄂西南,其北支和中支延伸到桑植全境,形成40條主要山脈,多呈東北——西南走向。
資源概況
土地資源:據2003年的統計數據,全縣土地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桑植縣地層發育齊全,礦產資源豐富,全已探明儲量的礦藏有27余種,礦床、礦化點142處。主要礦產有天然氣、鐵、煤、硅石等,其儲量均居湖南省前列。主要礦產中,天然氣測算儲量1982億立方米,鐵礦探明的儲量3.5億噸,鋁土及鐵礬土儲量達2000萬噸。
水利資源:全縣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8.93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總量為67.25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48.4萬千瓦,是湖南省目前最具有開發價值的水能資源大縣。但目前已被開發不到2%,有中小水電站27處,裝機容量1.208萬千瓦,中型水電站有賀龍水庫水電站、八斗溪水能泵站、巖壁灘電灌站3座。全縣有中型水庫1座(雙泉水庫),小型水庫38座。全縣地下水資源總量為4.88億立方米/年。
旅游資源:桑植縣旅游資源豐富獨特,自成體系。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八大公山,省級重點名勝風景區九天洞——赤溪河、賀龍元帥故居、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等,加上濃郁的土家族、白族民族風情,令中外游客留連忘返,旅游業開發前景廣闊。2005年接待內處游客55.1萬人次,旅游收入7200萬元。
經濟概況
據初步核算,全縣生產總值為329043萬元,同比增長13.7%,比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6461萬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75645萬元,增長17.7%,第三產業增加值206937萬元,增長14.2%。三次產業構成為14.1:23 :62.9。人均生產總值為8023元,比上年增加812元。
桑植工業初具規模。目前,全縣已基本形成能源、食品、機械、建材、冶金、采掘、化工等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的基礎產業。煤炭、飲料、酒精、硅鐵、水泥等產品暢銷省內外,古生物化石石雕工藝品、多功能微型組合機及凍豬牛肉遠銷美、日、俄羅斯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桑植縣的投資環境優越。這里距張家界火車站、飛機場僅75公里,公路交通四通八達;通訊設施大為改善,鄉鎮全部開通數字程控電話,全縣電力裝機4.98萬千瓦,電力供應充裕;城鎮建設配套服務設施完善。縣內還制定了鼓勵招商引資的優惠辦法,投資環境大為改善。
教育文衛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縣有各類學校281所,同比減少12所,其中完全中學3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初中29所,小學248所。年內中小學招生數為11606人,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為5419人、4171人、2016人;畢業生為9708人,其中小學、初中、高中分別為4098人、3307人、2303人;年末在校學生總數為46926人,同比增加679人,其中小學、初中、高中、職中分別為28900人、11291人、6028人、707人;年末有專任教師2905人。年末共有入園、班兒童10271人,同比減少1303人。九年制義務教育已在全縣基本普及,年末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5%,小學在校學生輟學率0.02%,小學畢業升學率93.4%,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3%,初中在校學生輟學率1.37%。
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年末擁有電影發行機構1個,電影隊5個,電影院2個,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文化站16個,均基本保持穩定。全縣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6%,年末擁有有線電視用戶2.6萬戶。
醫療衛生保健事業平穩發展。全縣擁有醫療衛生機構52個,其中醫院2個,衛生院38個,專防站所3個,婦幼保健站1個,與上年持平;衛生技術人員1171人,同比增長3.7%,其中:執業醫師和助理醫師485人,注冊護士257人。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全縣實際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民32.97萬人,平均參合率為88.6%。
旅游資源
桑植風光旖旎,文物薈萃。境內山巒起伏,溪河縱橫,風景秀麗。距縣城80公里的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2.32萬公頃原始森林,區內野生動植物達6400余種,有珙桐、水杉、華南虎、云豹、大鯢、黑棕熊等珍稀動植物,被稱作亞洲物種“基因庫”,是科研、旅游、度假、療養的勝地;距縣城17公里的九天洞,被譽為“亞洲第一洞”,成為國際溶洞探險基地,國際溶洞協會成員單位;澧水、金藏河風景區以原始風貌的獨具特色吸引海內外游人;賀龍故居、賀龍紀念館、“芙蓉龍”恐龍化石遺址、苦竹河古鎮等人文景觀聞名遐邇。17個民族長期和睦聚居,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異彩紛呈。
九天洞坐落于桑植縣西南部利福塔鎮水洞村境內,北距縣城17公里。此洞因天生有九個天窗與外界相通而得名。洞口南側2.5公里處,有集自然風光和濃郁民族風情于一體的峰巒溪天然森林公園與之相依相襯。洞口東南向2公里處,澧水像條銀色飄帶,婉蜒流過。
九天洞內百余處景點、景觀堆珍疊玉,藏奇納秀,神秘莫測,幽深無限,享有“世界奇穴之冠”、“亞洲第一洞”諸桂冠。洞分上、中、下三層,最下層低于地表面400多米。洞內36支洞交錯相連,內有30余座大廳、10余座洞中山、6方千丘田、5座自生橋、3段陰河、3個天然湖、12瀑、3井等景。洞中石林密布,鐘乳懸浮,巖漿鑄成的各種精致景物婀娜多姿。洞中的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石人、石獸等千姿百態,不可名狀,紛呈紅黃綠白黑灰諸色,可謂五彩繽紛,琳瑯滿目。其中九星山玉柱、九天玄女宮和壽星宮三大奇觀堪稱景絕蓋世。1989年9月下旬,來自美、英、比利時的探洞專家到九天洞考察,一致認為九天洞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及旅游價值。
苦竹寨距桑植縣城19.5公里,距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121.5公里,距九天洞2.5公里;古寨建于唐宋,盛于明清。曾是澧水上游“千帆林立的老碼頭、商賈云集的古集市、梢公蕩魂的逍遙窟、明清社會的萬花筒”。古老的風火墻、低矮的吊腳樓向游人展示著土家人的聰明才智,一條條青石板,一聲聲咚咚喹,在訴說著古寨子曾經的輝煌。
風土人情
桑植縣的工藝美術聞名國內外,其類別有織錦、剪紙、挑花、銀飾、蠟染、繪畫等,這些傳統工藝美術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如土家族的西蘭卡普,在工藝美術的百花園里是一朵柔媚多姿的奇葩,許多產品被國外專家及國家博物館收藏。編織有竹編、麻編、草編、藤編等。編織出的生產生活用品造型奇特,美觀大方,經久耐用;剌繡當作衣褲、圍裙、門簾、被面、圍衣、帳簾、枕頭、荷包、褡褳等的裝飾。剪紙圖案各類繁多,結構大方,形象生動。挑花乃是與剌繡相配合的一種工藝,挑出的龍、魚、獅子、花卉、烏雀等形象逼真、具有獨特的藝術結構;銀飾各類繁多,有銀冠、銀珈、項圈、披肩、項練、手鐲、戒指、耳環、壁、牙簽等。這些工藝品都具有形美、聲脆、透明、情深、實用等優點,均為難得的工藝珍品。
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6年湖南省桑植縣的“桑植民歌”,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舞音樂項目類別,序號41。
2010年湖南省桑植縣的“仗鼓舞(桑植仗鼓舞)”,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舞蹈項目類別,序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