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縣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東與農安縣接壤,南與公主嶺市、雙遼市交界,西與內蒙古科爾沁左翼中旗毗鄰,北與通榆、乾安、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為鄰?h人民政府駐長嶺鎮?h城距長春120公里,距市政府所在地松原130公里。全縣總幅員面積57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5萬公頃,林地15.7萬公頃,草原14.6萬公頃。全縣轄31個鄉鎮,7個國營農林牧場,總人口62萬。
行政區劃
長嶺縣轄12個鎮、10個鄉:
鎮:長嶺鎮、太平川鎮、巨寶山鎮、太平山鎮、前七號鎮、新安鎮、三青山鎮、大興鎮、北正鎮、流水鎮、永久鎮、利發盛鎮
鄉:集體鄉、光明鄉、三縣堡鄉、海青鄉、前進鄉、東嶺鄉、腰坨子鄉、八十八號鄉、三團鄉、三十號鄉
歷史沿革
商、西周時期,屬于鬼方、肅慎兩族地界接合部;東周、秦時期為東湖游牧地;漢、三國時期為鮮卑族據有;晉、南北朝,隋時期為契丹族據有;唐時期屬河北道松漠都督府所轄;五代十國時期復為契丹族據有;遼、北宋時期屬遼上京道烏古部烏古敵烈統軍司所轄;金、南宋時期屬金臨潢府路東北路招討司所轄;元時期為內蒙古王公翰赤斤的封地。隸屬中書省寧昌路折連川(者連卻呆兒萬戶府)管轄;明時期為蒙王兀良哈(明末其自立為科爾沁王)領地,隸屬奴兒干都司塔山前衛卜刺罕衛管轄;清代初期仍為兀良哈領地;后來封扎薩克輔國公牧地,隸屬哲里木盟郭爾羅斯前旗管轄,晚期設吉林巡撫,歸東三省總督節制,前旗屬吉林巡撫統轄。1908年置長嶺縣。
1913年4月(中華民國2年月3),將長嶺縣規劃吉林省西南路道尹管轄。1914年8月(中華民國3年6月)西南路改成吉長道,長嶺縣隸屬吉長道管轄。1941年7月1日(偽康得8年7月1日)成立四平省,長嶺縣劃歸四平省管轄。1945年11月初,長嶺縣隸屬遼寧省遼源專屬管轄。1946年2月中旬,遼北省撤消,長嶺縣劃歸遼西省第二專署。同年6月,遼西省撤消,成立遼吉省,長嶺縣改屬遼吉省管轄。1946年12月1日,國民黨軍隊進占長嶺,成立國民黨長嶺縣政府。另有一說:1945年l0月,劃歸吉合區行政委員會長春地區管轄。12月,劃歸吉林省工委領導。1946年5月,劃歸遼西省遼西專區管轄。6月,劃歸遼吉行署第二專區管轄。12月,雙山、長嶺、遼源(今雙遼)三縣合并,組成雙長遼縣。
1947年3月19日,長嶺再次解放。1948年7月,遼吉省改為遼北省,長嶺縣隸屬遼北省管轄。1949年4月21日,長嶺縣改屬吉林省管轄;成立長嶺縣人民政府,為省直轄縣。1955年,長嶺縣人民政府改為長嶺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7月3日,劃歸白城專區管轄。1968年,撤銷長嶺縣人民委員會,成立長嶺縣革命委員會。1980年撤銷長嶺縣革命委員會,成立長嶺縣人民政府。1992年設立松原市(地級),長嶺縣劃歸松原市管轄。
自然資源
長嶺縣土地肥沃,盛產玉米、高梁、大豆、葵花、馬鈴薯、辣椒、大蒜、黃煙、西瓜等。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吉林省玉米出口基地縣和全國油料生產重點縣。年糧食生產能力在120萬噸以上,1998年達到152萬噸,居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第十位。年油料產量在6萬噸左右,其中葵花產量居全國之首。 長嶺縣有14.6萬公頃的廣闊草原,境內腰井子牧場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亞洲最大、最優質的天然羊草草場之一,出產的羊草有“草中細糧”之美譽。廣闊的草原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目前,全縣牛、羊、豬、禽已分別發展到15萬頭、100萬只、75萬頭、750萬只。全縣每年可生產商品豬肉34000噸、牛肉4000噸、羊肉2800噸;羊毛3500噸、牛皮3.3萬張、羊皮25萬張,1999年,全縣畜牧業產值實現4.8億元,是縣城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長嶺縣林業資源也比較豐富,現有林地15.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18.75%,森林總蓄積量為250萬立方米,年木材生產量為35萬立方米,年生產木材3萬立方米,這此指標在吉林省西部平原地區各縣(市)中均各列前茅。
長嶺縣還具有豐富的地下資源,現已探明煤、石油、天然氣、草炭土、粘土的儲量都很大。目前,石油、天然氣已開發成功。地上野生植物資源也非常豐富,野生經濟植物多達380種,有100種可以入藥。
經濟概況
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1.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48.5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2億元,農業總產值31.5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9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820元。
全縣工業企業達到90戶。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油氣開發、機械制造、工藝制品、油脂化工、混配飼料、中西藥品、紡織服裝、肉羊加工、建筑材料和農副產品加工等十幾個行業。2003年,全縣新建工業項目44個,總投資3.95億元,其中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項目8個。
本縣是吉林省的主要產糧區和商品糧基地,也是玉米出口的主要地區,F有耕地18.1萬公頃,人均耕地0.28公頃。2003年,糧食總產量達130萬噸,訂單農作物面積達到10.5萬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57.9%,沿長白路棚膜經濟開發帶初步形成,大棚總數達到5338棟190萬平方米;水利設施逐步完善,全縣有大機電井2300眼、農田小井38300眼,水控面積達93萬畝;林地總面積達到17萬公頃,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19.4%;優質牧業健康發展,全縣已建立牧業小區150個,全縣牛、羊、豬、雞、鵝分別發展到10萬頭、90萬只、60萬頭、600萬只、400萬只。
城鄉市場進一步活躍,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實現增加值6.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3.7億元。金融辦事機構齊備,運行平穩,目前可辦理國內外一切資金往來和各項存、貸款業務,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11億元,貸款余額達35億元。
特色產業
近年來,長嶺縣政府大力組織群眾發展肉鵝飼養,所年飼養肉鵝達100萬只以上。長嶺縣肉聯廠與公主嶺市五洲禽業有限公司聯合,生產加工肉鵝,產品遠銷南方各大城市。1999年共屠宰加工肉鵝100多萬只,創產值2800萬元,實現利稅300多萬元。今年長嶺縣準備進一步擴大肉鵝飼養規模,落實了200萬只的肉鵝飼養計劃。加工企業為擴大生產能力,又新上了一條生產線,肉鵝產業已成為長嶺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長嶺縣現有大中型油料加工企業3家,可年加工葵花12萬噸、大豆4萬噸,生產成品油3.6萬噸,年產值可達到1.6億元,產品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油標準。1999年開發的新產品“金日”牌色拉油獲得國家食品協會達標食品稱號,暢銷市場。目前,企業已具備7000噸的色拉油的生產能力。油料加工業已成為長嶺縣城工業的支柱產業。
長嶺縣三青山、巨寶山、太平山等東部幾個鄉鎮,土壤以沙性為主,疏松肥沃,適合種植馬鈴薯。多年來,這里的群眾一直有種植馬鈴薯加工土豆粉條的傳統,并已形成一定規模。僅三青山一個鎮,就可年產土豆粉條2萬噸,形成了聞名省內外的土豆批發市場。已經注冊商標的“三青山”牌系列粉條多達7個品種,質量優良,市場信譽好,曾選先后獲得“吉林省名牌”產品稱號和“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暢銷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覆蓋各大城市的市場銷售網絡。
交通通訊
通讓、平讓鐵路在境內的太平川站交匯,國道二0三線和省道長白西線在縣內交叉通過。境內油路達到了708公里,實現了“鄉鄉通油路”的建設目標,全縣已經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郵電通訊事業迅猛發展,目前固定電話發展到5.2萬門,移動電話用戶發展到5萬多戶。
文教科技
全縣共有科研機構8個,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764人,擁有各級各類學校323所,在校學生81196人,重點高中1所,2003年有1872名學生升入大中專院校,升學率達到97%?h內文化館、展覽館、電影院、俱樂部等各種文化基礎設施齊全,城鄉文化活動開展豐富多彩。
體育衛生
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幾年來共獲省市級金銀牌19枚。有業余體校1所。全縣擁有各類醫院37家,病床1283張,醫護人員2884人,其中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180人,有先進的B超、彩超和CT機等醫療設備共20多臺。
基礎設施
城市道路:道路總長度為64公里,面積為63.2萬平方米(人行道6.6萬平方米),其中柏油路52.58平方米,磚路6.02萬平方米。另外,修筑灰渣路總長20公里,14萬平米米。城市供水:供水綜合生產能力為20.7萬立方米/日,現有地下供水管道總長為111.4公里,供水總量為513.5萬立方米/年,用水戶為7450戶2.25萬人,全年節水量為30萬立方米。
城市排水:排水管道總長度23.54公里,污水排放量為420萬噸。 建道路檢查井和雨水井各549座。
城市路燈:現有城市路燈1302盞。安裝燈光隧道12座,鋪設地下電纜22.8公里。
城市綠化:綠化覆蓋面積為184公頃,園林綠地面積162公頃,公共綠地面積4.8公頃。
城市燃氣:天然氣供氣管道總長度為36.3公里,供氣總量為75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儲氣能力為62噸,全年供氣總量1250噸,建天然氣站1個,液化氣站3個,用氣總人口為5萬人 。
城市交通:全縣共有小公共汽車15輛,出租車150輛,客運總量為4.2萬人。
自然景觀
前進鄉的八寶湖遺跡、三縣堡鄉的暖泉冬青和八十八鄉的沙嶺水泊是全縣有名的三處自然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