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區,隸屬青海省西寧市。位于西寧市西北部,東與城東區交界,西與湟中區為鄰,南與城中區、城西區隔湟水河相望,北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和互助土族自治縣接壤。東西長約23千米,南北寬約5~10千米,總面積137.7平方千米。城北區常住人口為417701人。城北區轄大堡子、二十里鋪2個鎮,朝陽、小橋大街、馬坊、火車西站4個街道辦事處,有31個社區,38個行政村,人口32.4萬。區內小酉山、大酉山、北山三山環抱,湟水河、北川河二水穿城,居“上風上水”。
【行政區劃】
城北區轄4個街道、2個鎮:
街道:朝陽街道、小橋大街街道、馬坊街道、火車西站街道
鎮:大堡子鎮、廿里鋪鎮
【建置沿革】
城北區現轄地區自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以后長期屬西寧縣。 民國三十五年(公年1946年)西寧建市,原西寧縣地分劃西寧市與湟中縣管轄,小橋、下朝陽等臨城地帶歸西寧市,小橋村以西,毛勝寺、上朝陽村以北歸湟中縣。 1949年,西寧解放后,小橋和朝陽鄉屬西寧市六區(后改為五區),中興鄉(今二十里鋪鄉)、三其鄉屬湟中縣一區,吳仲鄉(今大堡子鄉)屬湟中縣五區。 1952年4月,將第四區和第五區的七個鄉劃出,又將一鄉改為一、八兩鄉,設立郊區。當時,朝陽鄉為第六鄉,小橋鄉為第七鄉。 1954年7月,郊區又分為東郊區和西郊區,朝陽鄉和小橋鄉屬西郊區。 1956年,中興、三其、吳仲及德勝鄉劃歸西寧市,同原西寧市管轄的朝陽、莫家泉灣及小橋街道辦事處均屬新建的城西區管轄。 1958年,城北地區諸鄉分別加入了“東風”(后稱多巴,下同)和“七·一三”(后稱后子河,下同)人民公社。1963年,中共西寧市委設郊區工作委員會,次年與西寧市農牧局合署辦公,對郊區農村和國營農牧企事業實行具體領導和管理。 1960年4月,撤銷城中區,再建縣一級的城東區和城西區。同時,在郊區新建縣一級的通海區和平安區。次年5月,再撤銷城西區、城東區,并且將其合并成立城區。城北地區的村莊(當時稱生產大隊)分屬通海區和城區。 1962年4月,撤銷通海區和城區,原屬兩區的城北地區4個公社(即二十里鋪公社、大堡子公社、馬坊公社、小橋公社),改由西寧市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 1963年3 月,再建城中、城東、城西三個市轄區,并成立中共西寧市郊區工作委員會。次年,郊區工作委員會與西寧市農牧局合署辦公,兩個牌子,一套人馬,管轄市郊的7個人民公社(即中莊、十里鋪、沈家寨、彭家寨、二十里鋪、馬坊、大堡子)。 1965年12月,中共西寧市郊區工作委員會改為中共西寧市郊區委員會,代行郊區政府的職能。 1971年7月,西寧市革命委員會對所屬的行政機構進行調整,新成立郊區革命委員會,與市農牧局合署辦公。 1976年,西寧市革命委員會(簡稱革委會,下同)設郊區辦事處。 1980年2月,撤銷郊區辦事處,成立郊區人民政府。10月,又改郊區工委為郊區黨委。 1986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西寧市人民政府決定撤銷郊區,新設城北區,管轄原郊區的馬坊、大堡子、二十里鋪三個鄉和城西區劃過來的小橋、朝陽、三其、大堡子、馬坊、二十里鋪六個街道辦事處。區政府駐地仍在原郊區政府辦公的地方,即興海路153號,距西寧市政府駐地1.5千米。 1995年,遷入新址朝陽西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城北區,位于西寧市西北部,東與城東區交界,西與湟中區為鄰,南與城中區、城西區隔湟水河相望,北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和互助土族自治縣接壤。東西長約23千米,南北寬約5~10千米,總面積為137.7平方千米。
地貌特征 城北區是西寧市的一個組成部分,位于西寧古盆地的西北角。地勢北高而東南低,由西向東平緩傾斜,明顯地呈倒“人“字行,境內東北部和西南部邊緣山地海拔2400~2750米,最低海拔(大寺溝橋南)2215米,最高海拔(大墩嶺)2755米,平均海拔2275米。
氣候特征 境內氣候特征是氣壓低,降雨量少,蒸發量大,冰凍期長,無霜期短,晝夜溫差大。 歷年日極端最高氣溫為33.9℃,發生日期在1972年8月10日;歷年日極端最低氣溫為—26.6℃,發生日期在1954年12月11日;歷年月平均最高氣溫為26.1℃,發生日期在1975年8月;歷年月平均最低氣溫—19.5℃.發生日期在1955年1月。歷年逐月平均氣溫1月—8.52℃;2月—5.02℃;3月1.94℃;4月7.82℃;5月11.93℃;6月15.10℃;7月17.23℃;8月16.48℃;9月12.11℃;10月6.29℃;11月—1.00℃;12月—6.84℃。年積溫在2564.9℃左右。月日較差13.6℃,白天氣溫比日均溫高2至3℃。
水文特征 城北區內有河流、山溝、泉水、地下水。 河流三條:西川河、北川河、云谷川河。 十條山溝:大寺溝、小寺溝、深溝、背后溝、郭家溝、王家山溝、海子溝、吳仲溝、巴浪溝、劉家溝。 泉水:有較大泉水25處,主要分布在北川和西川靠近河岸的地方,淺山地區分布很少。水溫一般在6~19℃,酸堿度通常是PH7.625~8.35之間。 地下水:區內地下水含水層可分半巖質巖層間含水型和松散巖石孔隙水含水型兩個類型。
【交通運輸】
城北區是西寧市的交通樞紐。青藏鐵路、寧大公路橫貫區內,寧大公路、寧湟公路、蘭西高速公路、海湖路立交橋與市區和郊縣相連。截止2008年,區內有20余條公交路線。
【風景名勝】
青海清真大寺
聞名遐邇的西寧東關清真大寺是西寧市十多萬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在青海省內規模最大,歷史悠久,與西北地區著名的西安化覺寺、蘭州橋門寺、新疆喀什艾提卡爾清真寺并稱為西北四大清真寺。其建筑風格也是典型的中國殿堂式建筑,它位于西寧市繁華的東關大街南側的鬧市區,每天來往人群川流不息,行人莫不為這座伊斯蘭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恢宏的氣勢和肅穆的氛圍所吸引。
北禪寺
位于西寧湟水北的土樓山峭崖間,歷史上稱為土樓山寺、永興寺、北禪寺,現又稱為土樓觀。始建于北魏,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端涀ⅰ分姓f:“上有土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樓,下有神祠,雕墻故壁存焉”。
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西寧西大街。藏傳佛教史上被稱為“后弘期”“三賢哲”的藏·饒賽、肴格迥、瑪爾·釋迦牟尼從西藏輾轉到青海,曾一度在位于今西寧教場街一隅建寺修行,三賢哲均圓寂于青海,其中肴格圓寂于西寧。后來,信教群眾對該寺大加擴建。在佛殿內塑有三賢哲巨大塑像,故取名大佛寺,被看作藏傳佛教“后弘期”的祖庭。
柳灣墓地
位于樂都縣東17千米柳灣村一帶,也稱樂都柳灣墓地?偯娣e11萬平方米,是中國迄今已知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會墓地之一。按照原始社會不同文化類型的墓葬可分為馬家窯文化半山,齊家文化與辛店文化等類型,其中以馬家類型為主。墓內多有木棺,葬法既有單身葬,又有兩人以上的合葬。一般都有隨葬品,既有石制的斧、錛、鑿、刀等生產工具,又有陶制的各種生活用具。
西寧植物園
坐落在西寧西山灣,是一座天然公園,原來只是西山林場的一個苗圃,1980年擴建為西寧植物園,占地面積1000余畝,以臺地為主,分山上、山下兩個旅游區。山上為林區,有樹種1000余畝,主要樹種是云杉、油松等。
孟達自然保護區
以孟達天池為中心的孟達保護區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東北,總面積9300多公頃,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主峰高4178米。
南佛山
南佛山,俗稱南朔山, 又叫西源山,南佛山地處魯沙鎮和塔爾寺西南15千米處,海拔3265米。
【榮譽稱號】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醫療服務百佳縣市。 2020年12月9日,入選“第三批雙創示范基地”名單。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