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陽縣位于山西省東境中部。東與河北省贊皇縣、內邱縣、井陘市、邢臺市接壤,西與壽陽縣為鄰,南與和順縣毗連,北與平定縣相銜。東西長70千米,南北寬41千米,總面積1952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樂平鎮。 郵編:045300。代碼:140724。區號:0354。
行政區劃
昔陽縣轄5個鎮、7個鄉:
鎮:樂平鎮、皋落鎮、東冶頭鎮、沾尚鎮、大寨鎮
鄉:李家莊鄉、界都鄉、三都鄉、趙壁鄉、孔氏鄉、閆莊鄉、西寨鄉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境域屬晉,戰國歸趙,秦屬上黨郡。東漢建安末年(220年)為樂平郡,隋大業初年改為樂平縣。后幾經演變,到民國元年(1912年),定名為樂平縣。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昔陽縣。1938年5月,昔陽分東西兩縣。1945年8月縣城解放,復稱昔陽縣。1958年11月,劃歸陽泉市轄,改稱昔陽人民公社聯社,次年3月易名為昔陽協作區,5月又稱昔陽郊區。1960年恢復昔陽縣,屬于晉中專區(晉中地區、晉中市)。
自然資源
昔陽縣位于山西省晉中市東部,太行山西麓,東瞰河北省,西、南、北面分別與本省的壽陽縣、和順縣、陽泉市相鄰。境內山巒起伏,西高東低,屬典型的土石山區。平均海拔1116米,四季分明,溫暖宜人,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5℃,降水量624毫米,無霜期158天。
昔陽河山鐘秀,物產豐富。居高遠眺,青山綠水環繞之中,陳列著無數奇特燦爛的杰作,其中大寨旅游區被確定為全省五大特色旅游景區之一,石馬寺、黃庵垴、水磨頭、三教河等十多處景點正待重點建設與開發。文化古老、多姿多彩的昔陽,也是資源豐富、物產優厚的昔陽。已探明的地下礦藏有煤、鐵、鋁、云母、大理石、輝綠巖、玄武巖等,尤以煤炭為最,全縣含煤面積726平方公里,地質儲量73億噸,探明儲量20.8億噸,年產原煤350萬噸左右,是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此外,昔陽還先后被確定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生態農業示范縣、山區綜合開發試點縣、退耕還林重點縣、黃牛改良試點縣。
經濟發展
昔陽根據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市委年初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完善和充實了昔陽的發展戰略和奮斗目標。發展戰略是“抓大事、促發展、建設新昔陽”,具體來講,就是繼續抓好“解放思想、轉變作風、優化環境”三件大事,努力實現轉型發展、趕超發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全面推進實力、生態、文化、和諧昔陽建設進程。奮斗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3億元,增長15%;財政收入完成6.3億元,增長18.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億元,增長10.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2億元,增長1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1203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61元,增長8%。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我縣發展勢頭比較好,昔陽的目標基本可以實現。
2009年以來,全縣緊緊圍繞工作目標和任務,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全縣實施總投資93.2億元的重點工程全面鋪開,其中15項重點工程已竣工,投資總額達到了45.2億元。通過項目帶動,各項工作全面有序鋪開。全縣重點實施了六項建設工程。
一是工業強縣工程。這幾年,昔陽在工業上引進了國投、陽煤、晉城藍焰等一批大企業、大集團,著力打造煤電化三大產業支柱。煤炭,抓住資源整合契機,重點扶持陽煤寺家莊、黃巖匯、運裕、坪上、白羊嶺五個百萬噸以上骨干礦井的建設,黃巖匯百萬噸礦井于2007年10月投產,陽煤寺家莊600萬噸現代化礦井今年7月底投產。白羊嶺、運裕、坪上三個90萬噸礦井也將在今年底、明年初投產。今年,昔陽扎實推進煤炭資源整合,目前,全縣煤礦數量由去年的29對,壓減到15對,到2010年,全縣煤炭產量將達到1500萬噸。電力,昔陽投產了國投2×15萬千瓦煤矸石和豐匯10×500千瓦瓦斯發電廠,開工了黃巖匯8×2000千瓦和白羊嶺5×2000千瓦的瓦斯發電項目,并積極爭取國投2×60萬千瓦電廠盡快立項上馬,全縣發電總裝機容量到2010年可達到150萬千瓦。化工,昔陽重點抓好天圓化工技改擴規和陽煤集團投資9.7億元的40萬噸電石,晉城藍焰集團投資28億元煤層氣開發項目。藍焰集團煤層氣開發項目,目前已投資8000多萬元,打井40多口,項目進展情況良好;陽煤40萬噸電石項目,也將于近期內開工。這些項目的陸續實施,將使昔陽的工業經濟結構發生質的變化,極大地增強昔陽的縣域經濟競爭力,昔陽的目標是到2010年全縣財政收入要達到8-10個億,躋身全市乃至全省中等發達縣份行列。
二是農民增收工程。在農業和農村的發展上,今年昔陽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個再造昔陽”工程,促進產業富民。大力發展林果業,“在山上再造一個昔陽”。今年昔陽投資250萬元,發展核桃經濟林2.3萬畝,目前全縣核桃經濟林達了12萬畝,全縣發展鮮果經濟林3.84萬畝。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全縣干果經濟林面積要達到20萬畝,實現人均半畝干果經濟林的目標,使林果業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富民產業。“在勞務上再造一個昔陽”,通過訂單培訓、定向輸送、自我組織等多種形式,大搞勞務輸出。勞務輸出產業是昔陽多年來精心打造的一個增收品牌。今年,陽煤寺家莊礦井、國投黃巖匯礦等大企業先后投產,直接就地轉化勞動力5500多人。同時發揮職業中學、天鋼技校等勞動力培訓教育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職業中學已經向青島造船廠、蘇州嘉能集團與企業輸出訂單投工100多人,月工資2000多元,2005年以來經過培訓輸出帶動達3000多人。“在場院再造一個昔陽”,就是狠抓農副產品加工業和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昔陽一手抓品牌,一手抓龍頭企業的壯大,抓品牌就是大打大寨金字招牌,目前全縣以大寨命名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達到了20多家,以大寨冠名的農副產品達到了50多種。抓龍頭企業就是圍繞產業發展企業,比如圍繞雜糧、玉米發展了大寨農牧、圍繞梅花鹿養殖培養金鹿酒業、圍繞蔬菜加工昔陽搞了土豆加工廠、脫水蔬菜加工廠和酸菜加工廠,圍繞奶山羊、奶牛發展晉陽乳業。昔陽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帶基地連農戶。再一個是養殖業,羊、牛、雞的養殖都在晉中的前列,特別是養殖業迅猛發展。截止目前,全縣規模養豬場達到了159個,其中萬頭豬場15個,千頭豬場44個,百頭豬場130個,全縣豬飼養達到了3.5萬頭,農民人均1.7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三是旅游開發工程。昔陽地下有豐富的煤,地上有獨一無二的大寨。發展旅游業,就是做精做細、做大做強大寨旅游。做精做細就是對大寨旅游加快升級擴張。昔陽投資8600多萬元,開發狼窩掌,進行梯田整理,并且發展了牧場,建設了生態園,新建了五十條好漢雕塑。同時,對大寨公社舊址和禮堂體等現大寨精神和還原大寨舊面貌的景點開發。所謂做大做強大寨旅游就是對大寨旅游進行放大,重點建設石馬寺、黃庵垴、龍巖大峽谷和水磨頭漁鄉四大景區。水磨頭漁鄉已投資1000多萬元,一期工程去年已經向游人開放。今年,昔陽又投資500多萬元完成了景區道路綜合改造,二期工程正在開發之中。石馬寺由民營企業家李志恒投資修復改造,一期工程已經竣工,石馬寺的開發,一方面保護了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文化遺產,另一方面成為大寨旅游產業的重要補充,社會效果很好。龍巖大峽谷和黃庵垴是具有典型北方山水地貌特色的自然風光旅游景點,有很好的旅游開發前景,目前,正在進一步開發之中。目前,全縣旅游接待總人數超過35萬人次,綜合收入達到2000多萬元。昔陽的總體構想是構建以大寨旅游為龍頭,其他旅游景點為補充的大旅游格局,形成“名山、古寺、奇峰、險谷、秀水”旅游新格局,變以往的大寨一日游為二日游、三日游,不斷提升旅游級次,并帶動相關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昔陽以“四城聯創”為目標,在全縣展開了昔陽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投入最多、涉及面最廣的環境整治,集中力量實施了一大批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縣這幾年用于市政建設的投資達到了10.8億元。先后完成了松溪河一期、頤民公園續建、縣城街巷改造、污水處理廠續建、環城河道清淤等一系列市政建設工程。今年昔陽又投資3.15億元實施了縣城集中供熱、松溪河綜合治理二期、縣城垃圾處理廠擴建、新建路綜合改造、廉租房建設、瓦斯擴容工程和縣城供水管網改造等八大工程,縣城的面貌煥然一新。
農業概況
昔陽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進入嶄新階段,有三大標志:標志之一,農副產品加工業異年突起。堅持“政府培育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的思路,全力打造趙壁川農副產品加工園區,緊緊圍繞雜糧、畜牧、蔬菜、林果等特色產業,建設生產基地,培育龍頭企業,發展市場競爭力強、占有率高的大寨牌產品,形成了“大寨品牌+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千家萬戶”的發展模式。目前,全縣以大寨牌冠名的農產品加工企業30家,大寨牌農產品達到50多種,大寨農牧5萬頭種豬場躋身全省最大的標準化養豬基地。晉陽乳業、大寨金鹿酒業、瑞辰工貿蔬菜脫水、天鳳薯業土豆加工等一批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也迅速成長起來,帶動了雜糧、畜牧、蔬菜等特色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帶動了畜牧業的超常規發展。目前,全縣百頭以上規模養豬達到了185個,其中萬頭以上豬場15個,千頭以上豬場45個,全縣豬飼養量達到了30.6萬頭,成為晉中養豬大縣。標志之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拔頭籌。繼續推進通路、通水、通訊、通電、通廣播電視、通公交車等“六通”建設,特別是農村公路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全縣100%的鄉鎮,98%的村,80%的戶實現了“鄉鄉通、村村通、戶戶通”。標志之三,新農村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在推進農村產業開發和基礎建設的同時,在全省率先創建了“企官帶村官、企業帶農村、富村帶窮村”的三帶模式,成為我縣新農村建設一道靚麗風景線。
基礎設施
在農村,以省委“五個全覆蓋”的實施為切入點,積極爭資上項,努力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最突出的是兩點。一個是通水,今年投資7889萬元,對郭莊、秦山等水庫進行除險加固,目前已投資3000萬元,各項工程進展順利。另外在全縣實施人畜飲水覆蓋工程76處,力爭解決3.4萬口人、4225頭大牲畜的飲水安全問題,現已全部開工,竣工49處,已完成投資1620萬元,這些工程的陸續完工,將徹底解決困擾全縣的人畜吃水困難。另一個是通路。今年昔陽重點完成3個村24公里水泥路面的鋪設。目前,全縣100%的鄉鎮實現了鄉鄉通,99%的村實現了村村通,80%的戶實現了戶戶通。全縣農村道路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另外,今年新增沼氣用戶1400戶,全縣沼氣用戶目前達到了1.1萬戶。與此同時,全縣的教育、衛生、廣播電視、信息網絡等各項基礎設施都得以全面推進。農村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工程進展順利,今年新增農村用戶5000多戶,全縣城鄉電視無線覆蓋用戶達到了2.2萬戶。全面鋪開了空白村醫療衛生所建設,配備了專職農村醫生。尤其是教育事業,昔陽中學連續二十年高考達線名列同類校前茅。今年昔陽又鋪開教育布局調整,昔陽要用三至五年時間,將全縣學校總數由現在的144所撤并到53所,其中保留普通高中一所、職業高中一所、初中6所、小學45所,實現教育資源的整合和總體教育水平的提升。
旅游資源
昔陽地處太行,山川秀美,人杰地靈,特別是擁有舉世聞名的大寨。近年來,我們依托大寨名人名地優勢,充分挖掘大寨特色文化,加大大寨旅游宣傳促銷力度,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年接待游客已達40萬人次左右。目前正在規劃建設虎頭山植物園、狼窩掌游客體驗區等景點,發展觀光農業和生態旅游。與此同時,加快開發已有1500余年歷史的北魏摩崖石窟古跡石馬寺,投資1600多萬元的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已向游人開放,目前正在籌劃建設二期開發工程。此外,龍巖大峽谷、黃庵垴、水磨頭漁鄉自然風景區已完成了道路建設、主要景點開發等工程,正在按規劃推進,全縣以大寨為龍頭,一山一寺一垴一谷一漁鄉的特色旅游格局已初具雛形。
文化源遠
昔陽的群眾文化源遠流長,拉話、迓鼓、社火等民間藝術五彩繽紛。新中國的建立為群眾文化的繁榮提供了寬廣的舞臺,昔陽的群眾文化活動越來越活躍。1958年4月中共昔陽縣委書記參加全國農村文化藝術工作并作《我們是怎樣領導農村文化工作的》報告。會后《文匯報》全文登載這一報告并配發《學昔陽,趕昔陽》的社論。昔陽被確認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各省、市、自治區紛紛派出參觀團來昔陽訪問。1960年《昔陽拉話》被山西電影制片廠拍成電影,評為全省民間音樂舞蹈優秀節目。昔陽人民以真誠、熾熱、純樸的感情編織的文化之花從又一個側面向世人展示了自己不僅能以勤勞樸實的作風創造一個豐富的物質世界,而且能用聰明、才智開拓一個充實的精神文化世界。充滿泥土氣息的文化藝術充實了昔陽人民的生活,飄蕩著泥土芳香的生活滋養了一茬又一茬的田園藝術家。農民劇作家李濟勝、農民作曲家史掌元等的作品在全國大有影響,新一代農民藝術家的佳作不斷面世,其中不乏國家級獲獎作品。元宵節、八一節是昔陽文化藝術活動的兩度盛會,文藝表演盛況空前。1985年中共晉中地委、晉中行署授予昔陽“文化縣”的稱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