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草坪區于1998年太原市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后成立, 位于太原市北端,東西北三面環山,汾河縱貫南北,東西最大寬度為26千米,南北最長距離為22千米,總面積28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0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94萬人,農業人口10.10萬人。全區轄9個街辦、5個鄉鎮、52個社區居委會、90個行政村。區人民政府駐柴村街道迎賓北路。尖草坪區內旅游資源豐富,處于太原市的上風上水地區,是明清時代著名書法家、醫學家傅山先生的故鄉。有風景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悠久的名勝文物古跡。
行政區劃
尖草坪區轄9個街道、2個鎮、3個鄉:
街道:尖草坪街道、光社街道、上蘭街道、南寨街道、迎新街街道、古城街道、匯豐街道、柴村街道、新城街道
鎮:向陽鎮、陽曲鎮
鄉:馬頭水鄉、柏板鄉、西鄢鄉
歷史沿革
尖草坪區1997年之前稱作北郊區,原北郊區轄4個鎮、11個鄉:柴村鎮、陽曲鎮、上蘭鎮、向陽鎮、西銘鄉、柏板鄉、中澗河鄉、小井峪鄉、小返鄉、西墕鄉、東社鄉、化客頭鄉、馬頭水鄉、新城鄉、王封鄉。
1997年5月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7]33號)撤銷太原市南城區、北城區、河西區、南郊區、北郊區,設立太原市小店區、迎澤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尖草坪區轄原北城區的尖草坪、光社、上蘭、南塞、迎新街、古城6個街道,原北郊區的新城、向陽、上蘭、柏板、西墕、柴村、馬頭水、陽曲8個鄉鎮及原北郊區東社鄉的小東流、大東流、西流3個村。區人民政府駐柴村鎮迎賓北路。
1998年底,尖草坪區轄7個街道辦事處,168個居委會,8個鄉、鎮,87個村委會,99個自然村,全區人口27.8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8.9萬,農業人口8.9萬,全區面積285.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32.4平方千米。
2001年,上蘭鎮并入上蘭街道辦事處,新城鄉、柴村鎮改設為街道辦事處,調整后尖草坪區轄3鄉2鎮9個街道辦事處。
地理氣候
全區整個地貌分為土石山區、黃土丘陵、沖積平原、溝洼谷地、沖積扇等不同類型,地形起伏較大,境內海拔在780—1775米之間,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年降雨量在450毫米左右,年平均溫度在7—10℃,全年日照2400—2600小時,無霜期190天左右。
西北環斜拉橋
經濟發展
尖草坪區在汾河兩岸擁有肥沃的土地,便利的灌溉條件,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現已建成初具規模的五大農業基地,柴村灘、向陽灘、新城灘是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區,占地面積四萬畝,農業市場前景廣闊;2004年糧食產量11,908噸,蔬菜產量735,187噸,果品總產量15,399噸,肉、蛋、奶總產量分別達到2703噸、1298噸和3841噸。
該區已經形成以不銹鋼工業園為龍頭,以冶煉制造、機械加工、石膏建材、石油化工為主的四大支柱產業,加上轄區內的太原鋼鐵公司、太原第二熱電廠、山西新華化工廠、山西興安化學材料廠、東方機械廠、太原江陽化工廠、太原軌枕廠等十幾家國有大中型企業,構建了雄厚的工業基礎;以興華街的各類市場、正在擴建中的太原市小商品批發市場以及正在規劃實施中的大運經濟帶,給我們展示的是發展潛力巨大的第三產業。
2005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92億元,財政收入396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3920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3062萬元。
主要產業
尖草坪區是一個農業、工業、三產兼容的新型城區,一、二、三產所占比例分別為6.71%、56.82%、36.47%。目前,全區基本形成了“4331”的經濟發展格局,即農業四大片(西山干鮮果品區、邊山十里蘋果帶、北部丘陵葡果片、三灘兩河溫室群);工業三要帶(大同路經濟帶、大運路經濟帶、汾西路經濟帶);商貿三大區(尖草坪商貿區、興華街商貿區、迎新街商貿區);旅游一條線(太原北線旅游)。
境內有10多個國有大中型企業和數百家民營企業,現已基本形成了以冶金、建材、石化、機械加工制造為主的產業布局。2004年全年引資額突破10億元,到位12.3億元,落實各類新(擴)建、續建及技改項目131項,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29490萬元。
第三產業以專業市場為主,全區現共有各類大型專業市場30個,正在興建的還有6個。高標準、高起點興建了一批專業市場,第三產業發展增勢有力。尖草坪區民間文化藝術極為豐富,飲食文化別具特色,旅游業作為推動全區經濟發展的新型產業,并將其列入另外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精心打造“傅山故里”品牌。
園區建設
太原不銹鋼生態工業園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區境內。規劃控面積11平方公里,園區內規劃建有專營市場區、工業加工區、銷售中心、資源配置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以及相應的技術開發中心和信息中心等。園區緊臨108國道、新蘭路。距大運高速公路入口3公里,濱河東路5公里,距原料基地太鋼2.5公里,并有鐵路專用線路2條,交通十分便利。目前的太鋼集團投資3億元的示范園、原料配送中心和中國五礦鋼鐵投資1.5億元的不銹鋼市場已全面開工建設,2004年8月投入使用。經與太鋼加工廠共同努力,大同路示范區投資500萬,建筑面積4000平米的標準化廠房已建成投入使用。現入駐園區9家企業,總投資3640萬元。主要產品為大口徑不銹鋼管、不銹鋼絲網、化工填料、廚房設備等。起步區建設已鋪開,以太鋼為主建設中的標準化廠房占地400畝、投資1.09億、廠房面積46800m2,樓座15個,現已全部開工,203年12月上旬達到正負零,預計2004年5月具備企業入駐條件,8月全部投產。五礦不銹鋼銷售市場的詳細規劃已完成,占地200畝,預計投資將達1個億,不銹鋼制品交易大廳正在建設中。
太原信息產業園擬選址于中北大學以東,慕云山以南,新蘭路以北,西康路兩側的區域,約10平方公里。該區域位于太原西北角,汾河出山口附近,距太原市中心20公里。區域內除破產后的太原造紙廠職工生活區和上蘭村、西村村舍外,基本無其他建筑物;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根據園區10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和園區產業結構的生產工藝、特點,結合地形、地貌、自然環境等條件,園區規劃范圍內除骨干高科技企業外,將設置研究機構、研發中心、創業中心、中試基地以及必需的配套生活設施等。目前,園區籌備工作進展順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把園區打造成山西的“硅谷”,從而使園區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信息產業研發、生產、銷售及展示基地。2006年,吸引國內外投資5億元左右,技工貿總收入達到10億元左右,利稅總額達到1.5億元左右;到2010年,吸引國內外投資50億元左右,技工貿總收入達到100億元左右,利稅總額達到15億元左右,園區初具規模,逐漸孵化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品質優秀的高科技企業,同時為入駐企業創造條件,爭取1-2家企業上市。
交通通訊
尖草坪區交通便利,鐵路、公路四通八達,“北同蒲線”、“太(原)古(交)嵐(縣)線”、“太(原)寧(武)線”、“太(原)蘭(村)線”、“新蘭路”、“恒山路”、“大同路”、“108國道”及“和平北路”等市政公路交織成網。勝利橋、柴村汾河大橋溝通兩岸,形成了尖草坪區城鄉環套的地理優勢。特別是剛剛打通的“西康公路”,溝通了山西省西八縣,使“西八縣”與太原市的距離縮短了一百多公里,為尖草坪區經濟的騰飛架起了一座橋梁。轄區內公路總里程達730公里。
處于這種發達交通網中的尖草坪區,區內外通訊十分便捷,郵電通訊業發展迅速,轄區內程控電話容量5萬門以上,用戶4萬戶,移動電話用戶達1萬以上,特別是尖草坪區從2004年開展的“數字化”尖草坪工程,已經建成了連接全區各委辦局、街道鄉鎮和社區的寬帶城域網,開通了尖草坪區門戶網站和網站集群,全區的信息應用處于山西省前列。 尖草坪區電力容量達145610KVA。區內現有閑置廠區土地面積42200平方米,閑置變壓器容量10000KVA,供水充足,設施齊備,閑置資產8000萬元。同時在我區境內的十二家國有大中型企業,閑置土地面積394,000平方米,閑置廠房87,770平方米,閑置設備400余臺。
中北大學圖書樓
科教文衛
近年來,該區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金融、保險等綜合服務設施也得到了配套發展,全區基本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商貿區、住宅區、專業市場、城鎮道路等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將使社會承載能力不斷加強。尖草坪區民風淳樸、社會風氣良好,人民崇尚“團結奮進、負重趕超、艱苦創業、勇奪一流”的尖草坪精神,這里將敞開大門,廣招天下賢才、引進高新技術、吸納中外資本、謀求共同發展。尖草坪人民熱烈歡迎國內外朋友前來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旅游資源
尖草坪區已成為太原北線旅游所在地,它以崛圍山景區為中心輻射崛圍山、汾河二庫、冽石山、暮云山四個風景區,具有景點相對集中,首尾相連、環境秀雅、交通方便(公交12、821、15路通過)的特點。區內旅游資源豐富,處于太原市的上風上水地區,是明清時代著名書法家、醫學家傅山先生的故鄉。不僅有風景秀麗的自然風光,而且擁有歷史悠久的名勝文物古跡,集中程度高,組合良好。自然景觀各有特色,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歷史文物古跡眾多,有廟宇30座、古墓、古跡10多處,其中崛巍紅葉、洌石寒泉、天門積雪、土堂大佛、竇大夫寺、多福寺和髦仁寺等飲譽三晉,久負盛名,是太原市城北最重要的旅游區域。“太原八景”中的崛圍紅葉、烈石寒泉、天門積雪、土堂怪柏、西山疊翠、汾河晚渡6景分布境內,還有多福寺、耄仁寺、凈因寺、竇大夫祠等眾多的名勝古跡和正在建設中的汾河二庫度假區、省城軍民幸福林紀念地。
崛圍山休閑旅游文化風景區:距太原市中心15--34公里,是市民花錢少,家庭財力投入上可承受、交通便捷、時間從容的自助式休閑旅游的最佳選擇。崛圍山景區距市區18公里。景區占地五千余畝,其山勢巍峨陡峭,南松北柏;夏日最高溫度攝氏25度左右,為避暑勝地。景區為中國十大紅葉名景之一。更有始建于唐貞觀元二年、重建于明洪武的多福寺深藏于松柏林蔭之中。列存古跡規模宏偉、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藏經樓、紅葉洞、寺內壁畫、雕塑堪稱明代佛教藝術精品、絕品;寺外有舍利寶塔、飛來峰、青羊庵、將軍出土征峰、千年柏景觀豐富多彩。傅山曾三十年隱藏于此著作“霜紅龕”。紅葉溝為景區錦上添花,半山建有石窟古寺,兼泉水神奇。映山湖、省集中供水沉淀池也成為新的景點,此處重點體現了傳統文化景境。其主要景點為:崛圍山、映山湖、關帝廟、柴村廣場。
一線天:位于太原西山28公里的小塔村,為一條長1500米,深100米的峽谷,由地質裂變而形成,石灰巖地貌。狹長如巷,平均寬度3米,最窄處只有0.3米,這里奇峰危石,千姿百態,全為自然造就。峽底一股清流跌蕩跳躍,在怪石叢中形成多處飛瀑,聲勢如濤。仰望高空,藍天一線。主要有:灰巖石廊、一線天、月牙天、親嘴巖、通天洞、飛來龜、駝峰嶺、百喙巖、蹬天梯、瞑宮等景致。與一線天同一脈山峰的半山腰間有天然大溶洞一處,名為“會佛洞”,洞內雄奇瑰麗,縈回曲折,精致集中。洞頂水珠吊掛欲滴,如顆顆珍珠,玉雪晶瑩。洞中有數眼小洞向里延伸,深不可測。
黃龍古溶洞:位于尖草坪區馬頭水鄉溝底。現有溶洞面積1500平方米。(有1500平方米未開發)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連,洞內空氣新鮮,清涼濕潤。四季洞溫為零上2--8度之間。稱為修心養神的神仙洞。至今遠古稀奇動物殘骨保存完整。洞頂和地面長滿長短,粗細不均勻的石鐘乳,石柱,石箏,石佛,蓮花臺及各種動物石像,墻壁花紋秀麗奇觀。千姿百態,形狀獨特,是周圍幾百里內未見過的大古洞,洞的左右環山,植被優然,洞的上端層層梯田。山田相連,洞的下端為天然流水深溝;懸崖峭壁,景觀奇特,十分險要,海拔約12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