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金臺區以境內元末道教建筑“金臺觀”而得名。馳名中外的北首嶺仰韶文化遺址、古陳倉遺址、大唐秦王陵等坐落境內。全區總面積309平方公里,總人口35.99萬,其中農業人口11.92萬,城市人口24.07萬。區內轄二鎮三鄉七個街道辦事處,67個社區居委會、103個村民委員會。
區人民政府住所地寶雞市中山東路附近.郵政編碼:721000。電話區號:0917。
行政區劃
金臺區轄7個街道、2個鎮、3個鄉:中山東路街道、西關街道、中山西路街道、群眾路街道、店子街街道、東風路街道、十里鋪街道;陳倉鎮、蟠龍鎮、陵原鄉、金河鄉、硤石鄉。
中山東路街道 轄中山路西、曙光路西、中山路東、曙光路東、勝利路、大通路、東仁堡、人民路、沿河街、水泵廠、瓦廠街等11個社區居委會,金臺、金陵等2個村委會。
西關街道 轄紙坊頭、福臨堡、叉車廠、工程機械廠、寶西工務段、四總隊、寶福路、西關、省建二公司、西灘路等10個社區居委會,羅家塄、福臨堡、太平堡、玉澗堡、新春等5個村委會。
中山西路街道 轄東門口、新維巷、長青路、北城巷、東南城巷、石窯坡等6個社區居委會,長青、勝利等2個村委會。
群眾路街道 轄龍泉巷、五里巷、摩天院、華北巷、王家碾、寶平路、北首嶺等7個社區居委會,柳溝、北庵、五星、八里等4個村委會。
店子街街道 轄金陵東路、金小堡、寶鐵西區、寶鐵機務段、石油、新聯、寶鐵東區等7個社區居委會。
東風路街道 轄東風路西、寶雞卷煙廠、石油機械廠、寶鐵、電器化器材廠、特殊鋼廠、東風路東、陳倉園、寶鐵陳倉園等9個社區居委會。
十里鋪街道 轄宏文路西、李家崖、供電局、斗中路、陜棉十二廠、斗雞、宏文路東、東嶺、大慶路西、電機段、大慶路東等11個社區居委會。
陳倉鎮 轄代家灣、昌榮公司、電力設備廠、車站、橋頭、嘉化等6個社區居委會,工農、金星、聯盟、東嶺、李家崖、進新、團結、代家灣、光明、龍豐、劉家臺、南坡等12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2003年3月1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3]35號):將原寶雞縣的金河鄉、陵原鄉、硤石鄉、蟠龍鎮劃歸寶雞市金臺區管轄。
地理概況
地理位置適中,自然條件優越。金臺區作為歐亞大陸橋之重鎮,區內交通便利,隴海、寶成、寶中鐵路和西寶高速公路、310國道貫區而過,是巴蜀北上、甘寧入關必經之地。城區北屏陵塬,南臨渭水,西枕隴山余脈 ,東向渭水谷地延伸。十里北坡,林帶通幽,自成屏障。渭河、金陵河、硤石河三面相擁,引渭渠橫貫其中,寓城于水。區內通訊便捷,寶雞電信局、郵政局、無線局、廣電傳媒公司坐落其中,構架起四通八達的通訊網絡,是營商人居之佳境。物品流通暢達,經濟發展活躍。自秦漢始,金臺區一直為中原、西南,西北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商賈云集。經營環境優越,三產發展呈強勁之勢。區內工商企業聚集,寶雞石油機械廠、寶雞卷煙廠、陜棉十二廠等國有大中型企業50多家,形成 了機械、冶金、輕紡、煙草、食品、建材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有“好貓”牌香煙系列、石油機械、叉車、機床等數十種主導產品。華通集團、向陽餐飲集團等商貿企業享譽西部,農村經濟堅持“服務城市、富裕農村”的指導思想已形成菜、奶、果、花卉、食用菌五大優勢產品。中美合資寶雞得力康乳業有限公司作為全省十大畜牧示范中心之一,是寶雞市乳業發展的“航空母艦”。東嶺集團躋身全國鄉鎮企業500強行列,是全國最大的鋅品冶煉企業。
金臺區中等職業學校
經濟發展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1.8億元(可比價),比上年增長15%,生產總值占全市GDP總量18.82%,經濟總量名列全市前列。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3億元,同比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99.05億元(其中,工業83.25億元,建筑業15.80億元)同比增長14.9%;第三產業增加值51.32億元,同比增長15.5%。一、二、三產業比重為:1:65;34。金臺區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0079元,按當前匯率(6.83元/美元)折算約為5868美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7035萬元,同比增長27.78%;地方財政支出60777萬元,同比增長40.44%。區域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城市區第 7 位。
強力推進工業突破年,工業經濟逆勢攀升。面對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以保工業增長為核心,采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工業經濟回升向好。設立了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金融單位獎勵基金,為135戶企業爭取貸款5.5億元;把園區發展作為突破口,金河工業園列入省市重點扶持園區,蟠龍新區列入省市開發規劃;全力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引進南車集團等大企業落戶金臺。東嶺集團總收入在全市首家超過200億元。全年68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180.41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增加值73.11億元,同比增長13.2%。其中區屬4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29.18億元,同比增長81.02%。 2009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5.8億元,同比增長19.5%。
糧食作物連年豐收,農村經濟平穩發展。堅持強基礎,優產業,促增收,農村經濟煥發新的活力。全年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2.2億元,同比增長10.13﹪。其中:農業產值0.98億元,同比增長0.1﹪;林業產值0.05億元,同比增長5.71﹪;畜牧業產值1.03億元,同比增長20.76﹪;漁業產值0.014億元,同比增長197.8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13億元,同比增長11.33﹪。糧食作物全面豐收,總產量再創新高。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8萬畝,糧食總產量42733噸。金臺區油料播種面積9326畝,油料作物產量974噸。畜牧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牛出欄3087頭,生豬出欄17374頭,山羊出欄9184只,家禽出欄9.92萬只。肉類總產量2199噸、奶類產量6578噸、禽蛋產量850 噸。年末牛存欄11068頭,生豬存欄16641頭,山羊存欄10374只,家禽存欄15.7萬只。
第三產業活力增強。金臺觀道教文化景區建設初具規模;六川河生態示范區建設快速推進;西府天地景觀設施不斷完善,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商貿服務業發展迅速,中山路文化商業街一期改造基本完成,國藝家居建材城等一批商貿設施建成投用。家電、汽車等消費市場繁榮旺盛。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73億元,同比增長21.0%。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34.03億元 ,住宿和餐飲業完成7.96億元。全年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億元。
社會保障
財政收入持續增長。2009年金臺區地方財政收入17035萬元,同比增長27.8%。地方財政支出60777萬元,同比增長40.44%。
2009年末金臺區總戶數123094戶,人口378540人,其中女性186468人。據計生部門統計,2009年金臺區出生2050人,人口出生率5.41‰,計劃生育率99.85%,人口自然增長率2.07‰。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2009年金臺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7元,比上年凈增3071 元,同比增長23.2%;金臺區農民人均純收入 5066元,比上年凈增1029 元,同比增長25.5%。區屬在崗職工工資總額 27364萬元,同比增長35.13 %。在崗職工人均年工資27940 元,人均月工資2328元。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城鎮社會保障率達到91.2%,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社會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