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縣位于成都平原腹地,三面環繞成都。雙流縣幅員面積103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0.3萬,轄21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縣人民政府駐東升街道。中西部第1強縣。2010年全國百強縣排名第27位。為我國四大國際航空港之一。
行政區劃
雙流縣轄3個街道、21個鎮:
街道:東升街道、西航港街道、華陽街道
鎮:太平鎮、永興鎮、籍田鎮、正興鎮、彭鎮、大林鎮、煎茶鎮、黃龍溪鎮、永安鎮、九江鎮、黃水鎮、金橋鎮、黃甲鎮、公興鎮、勝利鎮、新興鎮、興隆鎮、萬安鎮、白沙鎮、三星鎮、合江鎮
歷史沿革
雙流歷史悠久,古稱廣都。 古蜀王蠶叢、杜宇、開明氏等曾先后以廣都瞿上、樊鄉為治所。 周慎靚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封子通為蜀侯,以陳壯為相,以張若為蜀國守。雙流地屬蜀郡。
解放初,析四川省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區并設行署。雙流縣屬川西區行署溫江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2年撤銷行署,恢復省制,設專員公署,雙流縣屬四川省溫江專員公署。1959年雙流縣曾一度與華陽縣合署辦公。同年7月,撤銷雙流縣建制并入溫江縣。1962年復置縣,隸屬關系不變。
1965年,撤銷華陽縣建制并入雙流縣。1976年,仁壽縣籍田區劃入雙流縣。同年,雙流縣劃歸成都市管轄。至今未變。
自然條件
縣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2度,降雨921毫米,氣候溫和,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縣境河屬流域屬岷江水系,有金馬河、府河、江安河、楊柳河、清水河、白河和鹿溪河,河流總長186公里。
礦產資源主要有鈣芒硝、膨潤土、粘土及粘土巖、砂石建筑材料與砂金等。
經濟發展
2009年度全縣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呈現調整回落之趨勢。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7.62億元,同比增長16.4%,較去年回落2.3個百分點,其中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7.84億元,同比增長5.9%,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09.07億元,同比增長19.0%,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50.410億元,同比增長12.0%,三次產業比為8.2:53:38.8。
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全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9億元,增長24.8%。五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5%。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90.9億元,增長16.8%。
大力實施“都市農業戰略”,全縣實現農業增加值18.2億元,增長7.8%。新引進5000萬元以上龍頭企業17家。集中成片建設城市基礎菜地1.2萬畝。農業標準化生產有力推進,新增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11個、綠色食品7個、有機食品7個。
大力實施“三產富縣”戰略,實現增加值72.2億元,增長12.2%。年末金融存、貸款余額203.6億元、73.9億元。房地產交易152萬平方米,交易額達21億元。餐飲、郵電、通訊、保險、中介、交通運輸、社區服務等服務業保持較快發展。
招商引資
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引進項目664個(含續建、改擴建),到位資金95.8億元,其中工業項目278個,到位資金21億元。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2個,增資項目7個,合同利用外資2894萬美元,出口創匯12447萬美元(海關數),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新建、續建項目569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續建項目40個、新建項目41個,竣工18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億元,增長40.2%。完成工業投資24.8億元。尖山500kv、九江110kv、公興110kv及黃龍溪35kv變電站投入運營。完成雙華線供氣主管網、牧馬山輸氣干線鋪設,岷江水廠二期工程加快推進。組建西航港投資有限公司等五大融資平臺,項目建設融資渠道得到拓展。
基礎設施
境內交通四通八達,其中雙流國際機場距縣城僅2公里,開通國際國內航線160余條,已成為全國第五大航空港;成昆鐵路橫貫南北,設有白家、公興兩大貨站;川藏公路、成樂大件路、成雅高速路、成都外環高速路、機場高速路、國道213線穿越全境,另有天府大道、金華路、華龍路、雙溫路、雙黃路、籍黃路數條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2882公里。裝配有容納10萬門電話的程控交換機,具有與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話能力。建有自動化電力調度中心和15座110KV、35KV變電站。有配氣站7座,西南天然氣輸氣處坐落于華陽。建有自來水廠15座,日供水能力30萬噸。科研單位30個,其中國家級科研所2個,專業技術人員1.8萬余人。有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等高校5所。中小學230所,其中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2所(雙流中學、雙流棠湖中學)、省重點學校3所。2007年高考四川省理科狀元出自雙流中學,這是雙流教育史上所沒有的,雙流中學給雙流縣教育留下了隆重的一筆。各類醫院45 所,其中二級甲等醫院3所。建有標準的國際高爾夫球場和足球場等文化體育設施。廣播電視、文化建設、體育事業在全國、全省均有相當影響。2010年全國百強縣雙流排名全國第27位,西部第一。
【東升現代空港園林城市建設】邀請國內國際知名規劃設計公司編制完成東升現代空港園林城市28平方公里新區城市規劃。組建雙流興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完成機場路、川藏路等城市道路沿線和縣城廣場、公園周邊建筑風貌改造。全面實施融入成都的“暢通工程”,啟動接待寺立交橋、雙楠大道建設。東升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
【華陽成都城市次中心建設】正式啟動華陽鎮城市建設“八大工程”,即天府大道末端生態綠地、錦江十里休閑港灣、“六路一橋”(華新街、正西街、協和上街、通濟橋下街、廣都街、二江路和通濟橋改造)、污水處理廠、丁字街商業中心、錦江成都港、海韻公園和極地海洋公園八項工程。華陽城市“百日”綜合整治成效顯著。
【錦繡東山生態觀光走廊建設】 雙流縣計劃在3年內打造出具有濃郁川西風情的東山生態觀光走廊,為成都市民提供近距離最佳生態旅游觀光線。在華陽段4公里的范圍內,傾力打造“香山水鄉”特色休閑游;在興隆、合江段12.4公里范圍內,以太陽島、鹿溪河、三峨湖自然風光和豐富水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旅游;在永興、三星、大林段16公里范圍內打造萬畝連片、色彩交替、層次分明的桃花、梨花、紅葉觀光帶;在籍田、萬安境內重點打造極具川西民居特色的生態農莊。
【麓山大道國際社區走廊建設】引進集獨立住宅、景觀住宅、歐式小鎮、休閑度假酒店等設施一體的“麓山國際社區”項目,規劃占地4000畝,總投資40億元人民幣,建筑總面積1000萬平方米。其中高爾夫練習場、麓山1號會所及網球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B、C、D組團正在加緊建設。
【蜀風牧山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確定了“成都民俗文化主題旅游區”的目標定位和“瞿上樂土,休閑勝境”的主題推廣語。重點挖掘提煉出了黃龍溪核心文化內容,快速啟動了黃龍溪鎮核心區六大建設工程。沿線各鎮文化旅游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西航港5km2新區建設】新區東起成雅高速路,西至雙黃路,北起雙華路,南至黃勝路,涉及西航港街道辦、黃甲鎮5個村31個社。7月啟動集中區7條、長15公里的道路土路基工程建設,11月骨架道路二期建設及配套設施同步推進,已初步形成項目承載能力。引進恩威、宗申、新大陸等10個項目,協議總投資達31.1億元。
【蛟龍工業港建設】蛟龍工業港雙流園是雙流縣積極探索利用企業資金建設工業園區的新模式,得到省、市的高度肯定。工業港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計劃投資20億元人民幣,分兩期建設。一期占地2平方公里,累計投資10.5億元,已基本完成。現入駐企業180戶,到位資金16億元,預計2006年兩稅達3000萬元。
【現代商貿集中發展區】雙流縣現代商貿集中發展區位于雙流新城以北、新老川藏路之間,規劃面積5.51km2。該區以打造西部一流的商貿集中發展區為目標,以引進重大產業化項目為重點,以專業化園區為載體,構建汽摩、物流、商業購物,中高檔商住等四大產業為支柱的都市產業。機電成套設備銷售中心、金橋物流等企業已落戶園區。
【新農村建設】投入財政資金1000萬元在全省率先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金橋昆山村、永安白果村、三星南新村開展“五改”、“五建”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試點取得明顯成效,得到中央、省、市充分肯定。白果村被確定為全國村莊整治試點村。
【重點鎮建設】高水平規劃建設中和、正興、黃龍溪3個市級重點鎮。中和鎮積極吸納會展商務、商貿物流輻射,著重發展商貿物流。正興鎮引導和吸納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環境污染少的精細化工企業集中發展。黃龍溪鎮以休閑旅游產業培育、親水人居環境打造為主導方向,打造旅游休閑人居古鎮,同時黃龍溪鎮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鎮。
【城鄉一體化建設】雙流縣按照創新思路、配套完善、整體推動的要求,全面深化“三個集中”,城鄉共融更趨明顯。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億多元,承載聚集功能進一步增強。入區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9.6億元,集中區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9%。大力推進農民市民化,“農轉非”5.2萬余人,城市化率提高6個百分點,達35%。新增統建安置房30.8萬m2,安置農民3315戶、1.1萬人。2.1萬余名失地農民參加社保。培訓農民15萬人(次)。
社會事業
雙流縣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9.8%,成為“全國科技進步示范縣”。順利通過成都市“兩基”復查驗收。高中普及率91.8%。群眾性文體活動蓬勃開展。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各類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兩網一改”全面完成。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面達65.2%。發放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1318戶、79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11‰。有效治理各類污染,完成“創模”各項目標。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成效顯著。新增市級以上文明單位9個。
實施13所農村中小學校標準化建設,爭創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范縣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省級衛生縣城復查驗收合格。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78.3%。在全市率先建立鎮級公共衛生所,以霍亂為主的各類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群眾性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成為“全國文化先進縣”。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9%,再次成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縣政務服務中心建成運行,辦結各類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14175件,法定期限內辦結率100%。選調106名大學生到村(居)委會工作。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代理服務和網上預審工作穩步推進。大力實施“3633”工程,積極開展“十百千萬”活動,公務員隊伍素質不斷提高,爭創一流投資軟環境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農牧“110”服務】雙流縣在全市率先組建“農牧110”并開通求助熱線85826110,“農牧110”由64名農牧專業技術人才組成,分成縣、片區和鎮站三個層次,為農戶、農業業主、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協會提供服務。
【全國短道汽車拉力錦標賽雙流站】12月10日­—11日,雙流縣成功承辦中國西部首次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汽車拉力錦標賽——2005全國短道汽車拉力錦標賽決賽(雙流站)。
【人民生活】雙流縣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全縣在崗職工人均工資收入分別增長12.1%、14.7%。城鄉居民儲蓄余額104.5億元,增長17%。減輕農民負擔1704萬元。村村通客運面達98.3%。寬裕型小康村達43%。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恩格爾系數降低1.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23m2、37 m2,城鎮人均綠地8.8m2,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社會保障】雙流縣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年機關事業單位1.3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企業離退休人員100%實現社會化管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16.49萬人。新增城鎮、農村低保人員1702人、6559人,城鎮人均月補差55元、農村人均年補差200.17元。勞動監察得到加強,依法追回拖欠民工工資1451萬元。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雙流縣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光榮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