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縣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南部,距成都市區28公里,距西南航空港18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古有“南方絲綢古道第一站”之譽,今有“成都南大門”之稱。全縣幅員面積330平方公里,轄11鎮1鄉,總人口30.18萬,其中城鎮人口12萬。新津歷史悠久,自北周定名,相襲至今,已有1450年歷史,自古以來“商賈云集、貨如輪轉,多出富商”,為川西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是四川省經濟、技術向西南輻射的必經之地。
行政區劃
新津縣轄11個鎮、1個鄉:
鎮:五津鎮、花橋鎮、金華鎮、興義鎮、安西鎮、新平鎮、永商鎮、鄧雙鎮、普興鎮、花源鎮、方興鎮
鄉:文井鄉
歷史沿革
新津縣的“津”,按《說文》,義釋“水渡”,即“渡口”之意。新津即新的渡口,新津縣之得名本此。
原橫跨岷江的漢安橋(索橋)為成都平原通往眉嘉平原的必經渡口,然而“漢安橋,廣一里半,每秋夏水盛(索橋)斷絕,歲歲修理,百姓苦之”。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太守南陽李嚴乃鑿天社山,循江通車道”(《華陽國志》)以后,今五津匯流處始成為溝通成都平原與眉嘉平原的新渡口,代替了漢安橋舊渡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2月25日,新津解放。這時,四川分川西、川東、川南、川北四個行政區公署(簡稱“行署”),原專區未變,分隸四個行署。新津縣仍屬溫江專區,1950年5月改屬眉山專區,均隸川西行署。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31號)同意新津縣撤銷黃渡、興樂、龍馬、萬和4個鄉。將原黃渡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普興鎮。普興鎮政府駐普興場。將原興樂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花源鎮。花源鎮政府駐花源場。將原龍馬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新平鎮。新平鎮政府駐太平場。將原萬和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興義鎮。興義鎮政府駐興義場。
自然地理
境內以平原為主,間有淺丘臺地。平原在地質構造上屬成都新生代斷陷,其東南和西南的牧馬山和長秋山為淺丘與臺地,屬龍泉山褶斷束。平原占全縣總面積的76.6%,主要分布于新津縣的東北部、北部和西北部。
地勢平坦,面積方圓。主要為河流,漫灘和階地構成地平原地貌。由76.6%的平壩和14.1%的丘陵和9.3%的水面構成,海拔高度442—673米,平原地區分布在縣境中西和東部邊緣及南部部份地區,海拔高度在442—480之間,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以2.2‰坡降緩慢降低。地勢起伏不大。平原分布于縣的東北部、北部和西北部,以金馬河為界、河西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面平均比降為1.17‰;河東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地面平比降1.04%,平原面積占全縣總面積76.6%。縣城東南為牧馬山臺地,海拔450-500,境西南為長丘山陵,海拔500-600。
新津縣境東南一脈,為牧馬山臺地,占全縣總面積的9.3%。牧馬山臺地山勢平緩,遠看像山,近看成川(準平原),海拔一般在450--500米左右。山峰有善人墳(587米)、桃子園(582米)、曾家官山(544米)、天宮廟(548米)等,其中以善人墳最高。牧馬山臺地呈東北--西南走向,其表層覆蓋物為第四系中更新統冰水磧物,普興鎮以北有白堊系上灌口組棕紅色泥巖和薄層細沙巖裸露,經風化后成黃壤和紫色壤,較肥沃,適應多種農作物生長,為縣境重要農業區。
新津境內諸河屬岷江水系,可分岷江正流及其支流。支流中有的是常年性自然河如西河、南河,有的是岷江的分支河如羊馬河、楊柳河,以及季節性自然河——龍溪河。以上諸河除季節性自然河外,在新津均屬過境河道,都在新津武陽鎮東南匯合。由于新津地勢低,河道比降小,流速緩,故常出現洪災。特別是南河與金馬河洪水對新津的威脅最大。
氣候特征
新津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由于所處地理位置和大氣環流影響等因素,其本身氣候特征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暖多變,秋多綿雨。年平均氣溫 16.4℃,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5.6℃;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5.7℃,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為25.5℃,其14時平均氣溫為28.0℃。極端最低氣溫為-4.7℃;極端最高氣溫為36.6℃。無霜期年平均為297天,年平均降雨量為987毫米。
日平均氣溫 <5℃的年平均天數為10.3天。新津縣夏季低層逆溫不明顯,氣流擴散情況良好。
林木生產
新津縣自然地理條件優越,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適合多種林木生產,且能速生豐產。林木品種多樣,凡宅院、寺廟、宗祠、墳園等地,習慣種植以材質珍貴的柏木、楠木、銀杏、大葉榕為主,次為果木、香樟、合歡、女貞等,"四旁"則以意楊、水杉、麻柳、榿木、千丈為最普遍。丘陵區成片林則以馬尾松、國外松、墨西哥柏、青岡為主,散生的有油桐、烏桕、板栗、核桃、各類水果等經濟樹種。其余常見的還有杉木近百種。
經濟概況
新津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搖籃。改革開放以來,新津從“四川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到“四川省個體私營經濟試驗區”,再到“四川省個體私營經濟示范區”,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是全國最大的民營企業—希望集團的誕生地。近年來,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圍繞“打造西部溫州”的目標,確立了“突出民營經濟,強化產業支撐,努力在全市第三圈層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思路,把民營經濟發展作為全縣的“一號工程”來抓,進一步加快了民營經濟發展的步伐。全縣90%的企業是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已達62.3%以上,民營經濟已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財政稅收的主體、農民增收的主體和就業創業的主體。
新津是重要的產業加工基地。近年來,新津圍繞“建設工業大縣”的目標,依托省級工業園區—川浙合作工業園區和市縣2+1項目——精細化工集群區,堅持實施“工業富縣”戰略,承接東部沿海及國內外產業轉移,重點發展食品、電子、機械、精細化工、包裝、皮革等產業,以工業經濟發展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目前,全縣擁有全國最大的日化洗滌企業—納愛斯集團,西部最大的鋼結構生產基地—東南網架集團,西部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希望食品公司,西部最大的編織袋生產基地—琪樂塑業集團,西部最大的軟磁生產基地—恒力磁材公司等一批重點工業企業;形成食品、機械、建材、化工四大支柱產業和包裝、電子、醫療器械等一批重點行業;擁有“希望”、“美好”、“東南網架”、“納愛斯”、“雕”牌和“風帆”等8個中國名牌、馳名商標和國家免檢產品,白象、大北農、海大、新葉、新筑、天府、牧馬山等七個省級名牌、著名商標,以及恒力、新筑等11個產銷“單打冠軍”;工業經濟對GDP的貢獻率已連續兩年超過50%,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的堅強支撐。
新津是投資興業的熱土。多年來,新津積累了發展民營經濟和服務外來企業的豐富經驗。圍繞“爭創經濟強縣”的目標,新津依托川浙合作工業園區和精細化工集群區,堅持招大引強和扶優扶強。尤其是對投資川浙合作工業園區和精細化工集群區的企業和項目實行“三包”服務,即:引進項目領導包干服務、辦妥手續;在建項目領導包干協調、促進投產;稅源企業領導包干聯系、營造了恪守誠信、公平競爭、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推動發展,使園區成為開放、開明、公平、文明的投資樂園, 2004年,被四川省政府命名為“軟環境建設示范區”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005年6月,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評為全國10個“浙商最具投資潛力城市”之一,是四川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級城市。
依托區位、資源、產業等優勢,新津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集中”為抓手,以產業發展為突破口,積極探索、大膽實踐,重點突破、統籌推進,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縣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我縣緊緊圍繞“融入大都市、經濟再翻番、領先三圈層”奮斗目標,大力實施“工業強縣、三產興縣、城建靚縣”發展戰略,創新舉措,突出重點,推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2007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0.92億元,增長16.8%;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11.52億元,增長12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64億元,增長155.2%,全口徑財政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均提前4年實現翻番;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26.13億元,增長32.7%;到位市外資金41.8億元,增長94.2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31億元,增長47.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1元,增長13.4%;農民人均純收入5523元,增長13.6%。被評為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全國浙商投資潛力城市,位列西部百強縣第68位、四川省縣級綜合經濟實力評比第15位,連續4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平原類區先進縣。
基礎設施
交 通: 新津縣位于成都平原南端,是川西南交通樞紐。距雙流國際機場18公里,交通條件便利,有國、省市級公路7條,成樂、成雅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成昆鐵路斜貫東境。川藏、成樂、和省大件路、新蒲、新大、新崇等六條公路貫穿全境。新津縣縣城現有城市道路48條,總長42.88公里,總面積23.71萬平方米。大件路(已擴為6車道),鄧雙通高速公路段為8車道,以及五津東路、五津西路、五津南路、五津北路、武陽東路、武陽中路、武陽西路等構成了縣城道路的主骨架道路系統。城區內已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通 訊: 提供100-1000兆寬帶網接入服務和IDD、ADSL、DDN服務,程控電話裝機容量10萬門。中國移動通訊網絡已遍布全縣。
供 水:日供水能力15萬噸,國家標準水質,水壓達到0.16兆帕。
供 電: 有220KV變電站一座,裝機容量15KVA;35KV變電站一座,裝機容量為8000KVA;電源供應穩定性(RSS)100%。
供 氣: 日供天然氣20萬立方米。
市政設施: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生態山水城市” 已具雛形,被列為“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縣”。近年來加大了光彩工程力度,安裝路燈共計5420盞。城區內排水排污管道長度42.5公里,現已開始實行雨分流,污水處理廠及其廠外工程正在籌建之中。
城區綠地面積達到175.03萬平方米,綠地率21.88%,綠化覆蓋面積228.1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28.52%,公共綠地面積30.74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5.87平方米。
旅游資源
新津人居環境優美,境內五河匯聚,江河如帶,是四川省有名的魚米之鄉和特色水產大縣,以“黃辣丁”為代表的河鮮美食飲譽全國。新津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山不高而堆綠疊翠,水不深而蘊秀吐雅,龍馬寶墩古城遺址、觀音寺、純陽觀、老君山、等文物古跡與自然山水相得益彰,被譽為“成都后花園”。特別是圍繞“成南門戶,水城新津”的城市定位,正加快推進“一生之城”、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碳生態主題公園——花舞人間“亞特蘭蒂斯·黃金時代”等項目建設,以親水文化為主要形態的山水休閑生態城市已具雛形。
風土人情
端陽節賽龍舟是我國南方人民的傳統習俗之一。成都雖在長江以北,但也是水鄉之地,所以賽龍舟的歷史也很久遠。直到本世紀60年代,成都的賽龍舟活動還在望江公園邊的錦江河段進行。但70年代以后,市內的河道已不適宜再舉辦龍舟競渡,因此成都新津縣的南河便以其優越的地理條件(河面寬、水流平緩),把龍舟競渡辦得有聲有色。龍舟會除有龍舟競渡等傳統節目外,還增加了龍造型表演,彩船夜游等。
“古今第一忠孝儒林”純陽觀,每逢農歷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純陽觀的平常的會期。
這里所說的新津縣純陽觀文化廟會,時間是每年春節正月初一到初三。新津縣純陽觀是川西名勝,每逢春節的文化廟會期間,純陽觀內外觀者如潮。有川劇壩壩戲、老年演出隊表演文藝節目、民間燈隊的傳統技藝比賽、燈謎競猜、書法美術展覽和攝影藝術展,有賣民間雜耍小玩具的、現場作糖畫的,賣民間風味小吃的等等。
出自新津縣火牛陣藝術團表演的一個民間文藝節目,脫胎于四川西部平原農村的一種民俗活動--牛兒燈。
牛兒燈是一種民間的燈舞,以農家用的簸箕倒過來當作牛頭,用墨筆勾上水牛的嘴臉,安上篾條編的牛角和耳朵,再蒙塊黑布當作牛身。表演時,兩個大人鉆進黑布摸擬牛的種種動作,另有一至二個大人身背背簍扮作天真爛漫的牧童與牛嬉戲。牛兒燈走村串戶,到處拜年。后經文藝工作者改編為"火牛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把火牛陣投入了實踐,人們在牛尾巴上綁上熊熊燃燒的火把,以此驅使驚恐的牛群沖鋒陷陣。
“火牛陣”表演在驚天動地的川劇鑼鼓聲中開場。但見群牛時而撒歡,時而奔騰馳騁,武士沖鋒,吶喊震天,演到高潮處,“火焰”熊熊,黃煙滾滾,兵器撞擊,軍旗翻卷,使人仿佛置身古戰場。“火牛陣”一問世,便以其獨特的魅力受到專家和群眾的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