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若區,是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轄區,位于西藏東部,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昌都藏語意為“水匯合口處”。東與四川省相望,東南面與緬甸及云南接壤,西南面與林芝市毗鄰,西北與西藏那曲市相連,北面與青海省交界,西望自治區首府拉薩。總面積1.08萬平方公里。卡若區常住人口為148511人。
自清末改土歸流置昌都府以來,卡若區便一直是昌都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被稱作“藏東門戶”。2014年11月,國務院關于同意西藏自治區撤銷昌都地區設立地級昌都市的批復,撤銷昌都地區和昌都縣,設立地級昌都市。昌都市設立卡若區,以原昌都縣的行政區域為昌都市卡若區的行政區域,卡若區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昌都中路259號。
【行政區劃】
卡若區轄3個鎮、12個鄉:
鎮:城關鎮、卡若鎮、俄洛鎮
鄉:沙貢鄉、芒達鄉、如意鄉、日通鄉、柴維鄉、約巴鄉、嘎瑪鄉、若巴鄉、埃西鄉、妥壩鄉、拉多鄉、面達鄉
【建置沿革】
卡若區歷史悠久,城南12公里處的“卡若原始村落遺址”,使卡若區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 漢魏時期,稱以昌都縣為中心的廣大地區為“康”; 唐朝時歸依吐蕃; 元朝起,正式劃入中國版圖; 清朝稱昌都為“察木多”(相當于行署)。駐藏大臣設正副二職,其副職長駐昌都鎮。清末為昌都縣,后改為昌都宗。 1950年,昌都解放后,中共中央在昌都鎮建立了黨在西藏地區最早的人民政權組織—昌都縣人民解放委員會,隸屬國務院領導; 1956年,昌都縣劃歸西藏自治區; 1960年,合并拉多宗又改為昌都縣; 1959年4月20日,昌都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下轄三個行政區,1959年底增至7個行政區; 1962年7月,重新劃分昌都縣為10區1鎮,共52個鄉; 1987年,實施撤區并鄉,昌都縣劃分為1鎮1區15鄉,轄259個村,10個社區,920個自然村; 2014年10月,國務院批復西藏自治區撤銷昌都地區,設立地級昌都市。昌都縣改為卡若區。
【地理環境】
位置 卡若區位于西藏東部,東與江達、貢覺縣為鄰,南與察雅、八宿縣毗連,西與類烏齊縣交界,北與青海省玉樹州玉樹市和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接壤。總面積1.08萬平方公里。
地貌 卡若區位于橫斷山脈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南部的邊緣地帶,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呈“W”形。最高海拔6100米,最低海拔2900米,平均海拔3500米。境內地形復雜多樣,切割明顯,險峰峻嶺,溝壑縱橫,蔚為奇觀。
氣候 卡若區屬中緯度地區,因受地形的影響,高原寒溫帶季風性氣候混雜。“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頂終年白雪皚皚,山腰森林茂密,山腳草木叢生,山谷則呈現出亞熱帶特征,雨熱同季,氣候宜人。夏季溫和多雨,冬季日照充足,年均氣溫7.5℃,日均氣溫5℃,無霜期127天,年均降水量477.7毫米。
水文 卡若區境內“三江”支流密布,常年平均流量達400立方米/秒,總流量達152億立方米/秒。扎曲河、昂曲河屬瀾滄江水系,均發源于青海省,由西北向東南流至昌都鎮匯合,始稱瀾滄江。扎曲河流徑境內長達145公里,昂曲河、瀾滄江和金河則分別流徑境內長達85公里、50公里和60公里。
【社會事業】
教育 卡若區有縣辦初級中學2所,縣辦完全小學36所,幼兒園1所,15所鄉鎮完小,小學教學點25所,中小學學生1.1萬人,教職工668人。
衛生 卡若區有縣人民醫院1所、還有日通藏醫院、防疫站和婦幼保健院以及計生服務站,各鄉(鎮)都設有衛生院;昌都地區人民醫院、藏醫院、婦幼保健院、防疫站均設在卡若區境內。共有醫務、衛生人員120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05人),開設床位174張,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
文化 卡若區是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流傳的主要地方之一,曾出現過說唱《格薩爾王傳》的著名藝人學圖旺波。每逢節日和重大喜慶之日人們都要表演民間歌舞,服裝艷麗,風格既粗獷豪邁,又阿娜多姿,唱腔悅耳、動人心魄,充分體現了康區藏民族的民族特色。卡若區素有“卓舞”之鄉之稱,以卓舞為主的縣烏蘭牧奇文藝專業團隊,使繼承傳統文化有了組織保證。1987年文藝隊的藏戲《文成公主》曾在自治區“雪頓節”表演時獲得了特別獎。2006年昌都鍋莊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嘎瑪嘎赤畫派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1月,昌都強巴林寺酥油花、日通鄉般龍藏醫、卡若區古木游戲入選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交通運輸】
公路 昌都處于西藏與四川、云南交通聯系的樞紐地帶,是西藏東大門,是西臧聯系內地的重要交通通道。地區境內317國道線、318國道線和省道303、302線橫跨東西,214國道線縱貫南北,昌都地區公路通車里程6408.7公里。
航空 可起降波音大型客機的邦達機場,辟有昌都至成都、昌都至拉薩航線。
【風景名勝】
谷布神山
日通的谷布神山是康區十八座神山之首,位于卡若區日通鄉與如意鄉交界處,距縣城40公里。谷布神山是昌都附近最高的山峰之一,海拔5400米左右,登上峰頂,周圍的群山盡收眼底。谷布全稱為“雜加谷窩瓊普”,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巨型大鵬鳥從遠方飛來,在此棲息時,在山頂啄穿一個大洞,故稱之為瓊普,意為大鵬穿透的溶洞。谷布山勢雄偉,異峰突起,山頂是裸露的石灰巖。由于海拔高,故處處顯露出高原巖溶經歷幾千萬年日曬雨淋所形成的石芽、石柱、溶洞。位于谷布半山腰的稱之為乃寧的洞,是該山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一個洞,傳說蓮花生大師在此修行過。洞口處建有不少佛塔和塑像,洞口雖小,沿內則是巨形的溶洞,至少可容納二、三千人,堪稱全區第一大洞。在谷布神山東面半山腰的巖石山有稱之為昌都三大活佛的圣湖,雖說是湖,其實大不足10平方米,小不到0.5平方米。不過在海拔這么高,水源不足的巖山能看到湖泊,乃是谷布神山的一處奇觀。
卡若文化遺址
卡若,藏語意為“城堡”。傳說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多達的將軍曾欲征服此地,當地人民筑城進行抵抗,后城堡雖被攻克并毀廢,但名稱卻被保留下來。西藏自治區文管會會同有關部門于1978年和1979年對卡若遺址進行兩次較大規模的發掘,共清理出房屋遺址28座,道路2條,石墻3段,圓石臺2座,石圍圈3座,灰坑4處,出土各類石器7968件,骨器366件,陶器2萬余片,裝飾物50余件,此外還有部分粟米、動物骨殖等。發掘結果表明,在瀾滄江源頭這片肥沃神奇的土地上,藏族先民們早在4、5千年前,不僅學會了制造各種精致的石制工具,有了粗糙的紡織品和縫制的物品,并且還制作了彩陶和裝飾品,建造房屋,過上了定居的生活。這對研究西藏早期歷史有重要價值。
【地方風俗】
昌都百姓修建新房時,選定修筑房屋的地基后,要請高僧到選定地點誦經、供祭品,祈求土地神、水神、山神把地基贖為己用,并祈求從此人畜安康、風調雨順,然后卜卦選定吉日,破土動工。挖好基腳后,必須用熊爪或羚羊角在基腳四周挖幾下,認為這樣能使地基牢固。建房時對房、窗的朝向上十分講究,忌諱大門朝西。俗語說,“百鳥的頭向著東方時,唯有不吉之鳥蝙蝠的頭總是朝西”,因此認為大門朝西不吉利。窗口忌諱對準獨樹、洞穴、石崖,否則怕日后招來災禍。有的地方把神山分為兩類,即陰山和陽山。人們忌諱新房的門窗對準陰山,認為日后會對家中女人帶來災禍。為消除此災,人們用木、石頭制作一個男性生殖器狀物,對準陰山置于房頂一角,認為這樣可以解除災禍。蓋房時忌諱把房子地基低于大路,認為此路會成為壓在房主肩上的一根柱子,從此辦什么事都不會順利。人們忌諱濫用柏樹作為建房材料,認為柏樹是釋迦牟尼的神樹。人們通常把柏樹枝作為煨桑煙敬供神仙的吉祥之物,用柏樹制作經書板,或印刷板,或經堂柱子。從此從不亂使用柏樹,否則認為會觸犯神尊。
【地方特產】
怒江裂腹魚 怒江裂腹魚體長,稍側扁。頭近錐形。口下位,幾近橫裂。下頜前緣具銳利角質。下唇完整,窄長形,具乳突,唇后溝連續。須2對,較長,約為眼徑的2倍。體被細鱗,胸腹部裸露。側線上鱗31枚以上。臀鱗發達。背鰭刺較弱,后緣下側具細小鋸齒,起點與腹鰭相對。
藏乳豬 藏乳豬藏乳,味道鮮美,色香味俱全,是藏民招待賓客的必備美味。
昌都醉梨 昌都醉梨醇香,食之不覺酒味,食后不久宛然如醉。醉梨果實卵圓形,果皮黃色,上有麻點密布。果肉黃白色,肉質松脆、稍粗,汁多味甜,果心稍大、食之有渣,重400—500克。傳說天神為了歡迎文成公主入藏一行,以醉梨代酒為其洗塵。
雪蓮 昌都雪蓮在中國分布于西北部的高寒山地。是一種高療效藥用植物。由于過度采挖,種子發芽率低,繁殖困難,生長緩慢,產量減少,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嚴加保護,將有滅絕的危險。
【榮譽稱號】
2012年,卡若區入選“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20年6月30日,卡若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2021年7月30日,入選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名單。 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