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布縣位于西藏自治區南部、日喀則市東部。東倚山南市浪卡子縣,南鄰江孜縣,西靠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南木林縣,北與拉薩市尼木縣隔江相望。距日喀則市130千米。仁布縣地處岡底斯山與喜馬拉雅山之間,境內山高谷深,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河流密布,平均海拔3950米左右。主要河流有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茶曲、扎曲等。屬溫帶半干旱高原季風氣候。總面積2124.11平方千米。仁布縣常住人口為33530人。
【行政區劃】
仁布縣轄1個鎮、8個鄉:
鎮:德吉林鎮
鄉:康雄鄉、切娃鄉、母鄉、仁布鄉、帕當鄉、康雄鄉、然巴鄉、查巴鄉
【建置沿革】
1354年,前屬卓萬戶管轄。 1356年,帕竹政權時期,設立仁布宗。 1642年,歸屬噶廈政府管轄。 1956年,成立仁布黨委。 1959年,成立仁布縣軍事管制委員會、中國共產黨仁布縣委員會和仁布縣人民政府,隸屬于江孜專區。設置7個行政區。 1964年,仁布縣劃屬日喀則專區管轄,基層26個鄉。 2000年,仁布縣區劃分8鄉1鎮,79個行政村。 2014年7月,日喀則撤地設市,仁布縣為日喀則市轄縣至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仁布縣位于西藏自治區南部,雅魯藏布江中游南崖谷地。東倚山南市浪卡子縣,南鄰江孜縣,西靠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南木林縣,北與拉薩市尼木縣隔江相望。總面積2124.1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仁布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帶。地勢東北,東南高,西北偏低。仁布縣平均海拔3950米左右。東部5個鄉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西部5個鄉平均海拔在3761米左右,地勢平緩。仁布縣境內最高峰黨姆峰海拔6112米。
氣候 仁布縣年平均氣溫6.3℃,絕對最高氣溫28.2℃,極端最低氣溫-25.1℃。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95%,洪水,泥石流,滑坡,地震,干旱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仁布縣屬南溫帶半旱高原季風氣候,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2300小時,年無霜期120天左右,氣候干燥。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95%,年降水量451.6毫米。
水文 雅魯藏布江從縣境西北部穿過,發源于境內那欽康薩雪山的門曲河南北貫穿境內三鄉一鎮,在仁布鄉白林村匯入雅江。
【交通運輸】
公路 中尼公路穿越仁布縣境內。通車里程達294公里,國道1條,長34公里。縣道2條,長91公里。鄉道3條,長128公里。
鐵路 2006年,青藏鐵路正式通車。 拉日鐵路在仁布設站,車次為K9821,K9822。
【風景名勝】
夏魯寺
仁布縣周邊景點夏魯寺清凈,是古寺有別于黃教各大寺廟的一個特點。夏魯寺始建于1084年。
扎什倫布寺
仁布縣周邊景點扎什倫布寺,簡稱扎寺,位于日喀則城西日光山南側。建于1447年,由一世達賴根教珠巴主持興建。
【歷史文化】
望果節 望果節是開鐮之前農事稍閑時,全村男女著上新裝和僧侶一道列隊轉游莊稼地。隊伍由持柱香、經幡、經書、寶傘、寶瓶、手鼓、鑼鈸、法號、彩箭的善男善女引路,全村人跟在后面。隊伍按東南西北方向轉游,每至一方祭此方神。在行進的途中不斷地吹號、搖鼓、誦經、揮舞彩箭呼喊:“恰也怙秀,央也怙秀”,燒香敬供村神,祈求豐收。
【地方特產】
金銀器 金銀器制作是藏族民族手工業中最復雜,難度最大的一種傳統工藝。其主要工具是榔頭和刻刀,榔頭大的不足500克,小的只有100克,刻刀有100多種,另外還有火爐、風箱等。
藏刀 藏刀是西藏傳統的工藝品。藏刀分長劍和腰刀兩種。長劍,藏語稱“巴當末”,長約1米。腰刀,藏語叫“結刺”,長度在10厘米一40厘米之間。
藏毯 藏毯用途很廣,分為卡墊、地毯、靠墊、座墊、掛毯等,馬具墊、大牲畜額頭等部位的裝飾品及其它一些產品也屬于這類工藝。
【榮譽稱號】
2021年9月1日,仁布縣被中國科協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示范期為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