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縣位于福建省東北部。地理坐標北緯26.299-26.882,東經118.555-119.400,?偯娣e2376.6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2006年)。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古田人口為323700人。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地處閩東北,是千年古縣,是閩東土地面積第一、人口總數第四的山區農業大縣,素有“水電之鄉”、“食用菌之鄉”、“華僑之鄉”、“體育之鄉”、“文化之鄉”之稱。福州十邑之一古田縣。方言有古田話和福州話,閩江下游的舊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語。
縣政府駐城西街道。郵編:352200 代碼:350922 區號:0593
行政區劃
古田縣轄2個街道、7個鎮、5個鄉:
街道:城東街道、城西街道
鎮:平湖鎮、大橋鎮、黃田鎮、鶴塘鎮、杉洋鎮、鳳都鎮、水口鎮
鄉:吉巷鄉、泮洋鄉、鳳埔鄉、卓洋鄉、大甲鄉
歷史沿革
據《福建通志》,古田縣因治臨于閩江支流古田溪之故。另一說認為,“有謝能者,因古時田畝開墾而居,故名古田。”
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劃侯官縣西部置古田縣(別名玉田),歷屬福州、長樂府、福州路、福州府、閩海道。1949年6月14日解放,歷屬南平專區、閩侯專區、福安地區、寧德地區、寧德市。
自然地理
古田縣位于福建省東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0°16'-20°53',東經118°32'-119°24'。地勢以東、西兩側向中部古田溪和古田水庫傾斜。古田溪縱貫西部。年均氣溫27.6℃,年降水量1579毫米。外福鐵路,316國道,101、203、309省道公路縱橫境內,閩江航道有34千米。
古田縣地下礦產有鐵、鎢等,高嶺土遍布全縣,東部有豐富的葉臘石可供開采,還有泥炭土、花崗巖等。植物主要有杉木、松木和闊葉林等。野生動物主要有山兔、獾、獺、豪豬、山羊等。
經濟發展
2008全年,完成生產總值53.66億元,增長13.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67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17.37億元,增長17.8%;第三產業增加值20.62億元,增長15.6%。地方財政收入2.05億元,同口徑增長38.1%,收支平衡。
2008全年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新增市級龍頭企業3家,新增省級名牌產品5個,黃田馬蹄筍證明商標通過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糧食、水果、畜禽、水產品產量分別為13.61萬噸、6.74萬噸、1.5萬噸、1.48萬噸;完成造林更新面積2000公頃。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及其服務業總產值26.5億元,增長5.8%。
2008全年,工業經濟效益提升、后勁增強,食用菌、石材、水電、制藥、鉬礦等主導產業繼續做大做強,新增規模企業9家,天寶礦業成為工業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引進了西班牙歐誠集團玻璃衛浴生產等工業項目。全年工業總產值44.8億元,增長18.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29億元,增長23.5%。
2008年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67億元,增長16.3%。2008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和貸款余額為34.2億元和17億元,分別增長8.9%和20.6%。
2008年,積極組團參加“6·16”寧德投洽會、“6·18”省項目成果交易會、“9·8”廈門投洽會和寧德·香港投洽會,共簽約內外資項目26項,對接項目38項。全年實際利用外資(歷史可比口徑)1153萬美元,增長22.4%;外貿出口總值(海關口徑)1269萬美元。
基礎設施
2008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8億元,增長15.3%。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共投資1.17億元,投資額創歷史新高;完成古谷水公路水泥路面37.5千米改造工程,貫通環湖公路17.5千米,建成農村水泥路89.4千米,農村客運站1個,候車亭71個,省道304線寧德苗圃至古田高坑二級公路晉級改造工程已于2007年12月28日破土動工。完成城區6條主街道部分路段和4個環島的改造;城區供水桃溪水庫輸水管道鋪設已完成并投入使用。黃田庫區工業集中區動工建設并完成一平工程13.3公頃,鶴塘芝山石材加工基地三期工程平整土地4公頃。81個新農村建設項目全面啟動并完成64個,修編23個新農村示范村(莊)規劃,6個鄉鎮76個村農村垃圾治理“家園清潔”行動通過省市驗收;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和改造農家店62家;初級水利化縣通過省政府驗收,建成沼氣池219口,水葫蘆生產沼氣試驗獲得成功。5個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億元,占年度預期目標的107%。
人民生活
2008全年新增就業人數3189名,幫助1338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7697名,城鎮登記失業率3.92%。新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809人、266人和1156人;落實城市低保對象2281人,農村低保對象13431人,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5.1%,為10444名參合對象報銷醫藥費1009萬元;全部解決醫改前已破產、關閉、解散的國有、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問題;第一批城鎮低保無房戶家庭廉租住房補貼已發放到戶;發放74歲以上的行政事業單位高齡退休人員住房工齡補貼315萬元。安排894名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免費就近入學;兌現農村庫區移民的后扶直補資金4540.19萬元;完成“造福工程”和滑坡險情村搬遷74戶300人,56戶受災倒房戶春節前全部搬進新居;實施省、市扶貧開發重點村扶貧項目22個,投入資金531萬元;全年城鎮居民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10806元,增長21.8%;農民人均純收入5362元,增長14.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5.3%。全年財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達1.23億元,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年。
2008年,成功舉辦世界古田人同鄉懇親大會,進一步密切了對外聯系。開展了紀念中共古田特支成立80周年、澄洋暴動60周年、黃孝敏烈士誕辰100周年以及建軍80周年系列活動。共實施各類科技項目11項。高考再創佳績,各科類上線總數3028人,上線率73.94%;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建設和危房改造扎實推進,改造危房面積6900平方米。鄉鎮衛生院新增醫療用房面積7680平方米,改造危房面積2206平方米;建立了鄉村醫生享受政府津貼制度。廣播電視轉星調整、“模改數”工作及55個2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全面完成,電視、廣播新聞上稿量位居全市縣級臺第一。成功舉辦“翠屏湖之夜”大型文藝焰火晚會等一系列文藝活動。人口自然增長率4.92‰。國土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截至2008年連續8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縣”稱號。
古田文化
古田人民淳樸務實,有勤勞創業、開拓進取精神。自建縣以來,人才輩出,代有名人。唐有劉疆率眾墾荒,創邑有功,被后人奉為“拓主”;陳靖姑為民施醫救產,帶孕消災而以身赴難,被世代尊為臨水夫人。宋有林用中從師朱熹,嗜學不倦,遂成理學大家,被朱熹視為畏友,有《東屏集》問世。明有張以寧詩文成就開一代文風,宋濂為其《翠屏集》撰序,稱其集為一代奇作;羅榮授職廣東布政司參政,因犯顏直諫“入貢之害”被貶貴州而砥礪名節,泰然赴任。清有余正健官至順天府尹,操守清廉,致力除奸減訟,被賜為“天下師表”;甘國寶歷任臺灣總兵,鎮守海疆,體恤兵民,臺灣同胞為其建祠設祀;林朝聘代理浙江余姚知縣,當英軍陷寧波犯余姚時,只身赴英營斥退敵艦,誠為“忠勇可嘉”;進士曾光斗主講福州鰲峰書院十余年,工詩善書,名噪閩中。自宋至清,還有登進士榜者181人。
近現代有愛國高僧、歷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圓锳法師,試制成功中國首架雙翼水上教練機的飛機設計師陳立癢,我國著名的泌尿科外科專家王歷耕,率部參加淞滬抗日之戰的愛國將領林憲杰,開拓我國橡膠事業的愛國華僑雷賢鐘,多次受到毛澤東接見的寄生蟲學教授陳心陶,九葉派詩人杜運燮等。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更有諸多英賢,如榮獲奧運會射擊比賽銅牌、銀牌的運動健將黃世平,我國首批培養的十八位博士中最年輕的數學博士王建磐等。解放以來獲博士學位的還有32人,評上省級以上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93人。
旅游資源
古田溪山書畫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翠屏湖后垅島后島上,全島面積18畝,島上的溪山書畫院坐北朝南,如伏獅雄踞島上,建筑面積900平方米,島上圍繞書畫院還建有言主樓、凝翠軒及6幢別墅,1座食堂,共計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
臨水宮:坐落在古田大橋鎮中村,福州至古田公路114公里處,距縣城39公里。臨水宮是一座風格別致的仿唐代宮殿建筑,始建于唐貞元八年(792年),后經元明清歷代重修擴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分布國內外各地臨水宮的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仙山牧場:位于古田、建甌兩縣交界處,離縣城60多公里。牧場現有面積3萬多畝,可發展至10萬畝,被譽為“北方少有,南方僅有”的高山牧場。仙山牧場屬山地緩坡稀樹草場,平均每畝有黃山松15棵左右,千姿百態,令人稱奇。仙山牧場海拔941-1472米,場部海拔1260米,坡度15-30度,年平均氣溫13°C,極端高溫31.5°C,極端低溫-12.5°C,無霜期220天,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相對濕度58%-90%,常年流水的山澗有20多條,素有“花溪”之稱。
溪山書畫院:五十年前,古田舊縣城東北郊外兩溪交匯處的沙坂高地處有座建于宋淳化二年(991)的溪山書院,朱熹曾在此講學,并題匾曰“溪山第一”,曾圮于水,明清兩代曾重建、重修,清代每年盛夏這里是詩人雅士吟哦之所,1952年為大水沖毀,1958年建古田溪水庫,溪山書院舊址亦隨之沉入湖底,人們總是念念不忘。五十年后的今天在原溪山書院不遠處的翠屏湖后垅后島建起溪山書畫院,真是令人歡欣鼓舞。從湖濱碼頭乘溪山號輪船航程20分鐘,就可望見后垅后島上一座巍峨聳立的主樓和衛星拱衛式的別墅群點綴掩映在綠水青山之中。
蘭溪石拱橋:位于吉巷鄉蘭溪村西北約2000米處,始建于大宋嘉定年間,橋長約20米,寬約2.5米,用青石壘砌,路面的石板條上刻有造橋的年月,橋面離水面約15米,沒設欄桿,顯得十分險峻。
古田翠屏湖:位于福建省會福州的“后花園”古田縣城東郊,距城區3公里,距福州2小時車程。1958年,國家在此興建“一五”計劃重點工程、中國第一座地下水電站-古田溪水電站,筑起長412米、高71米的大壩蓄水,淹沒了逾千年歷史的古田舊縣城,形成了水域面積達37.1平方公里、蓄水量為6.41億立方米的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因湖背靠翠屏山,遂名“翠屏湖”。
千年古剎-古田極樂寺:坐落于翠屏湖畔的極樂寺,始建于742年(唐天寶元年),明天順年間重修,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毀于倭寇。1570年(隆慶四年)建法堂山門,1625年(天啟五年)建方丈室。這里曾經是歷史上“福建兵變”十九路軍抵御蔣軍的指揮部,1932年毀于戰火,1937年經愛國高僧圓锳法師(中國第一任佛教協會會長,古田平湖人)募緣重建。寺內有放生池、大雄寶殿、藏經閣、齋堂、地藏殿、方丈室和新建的圓锳法師紀念堂等。大殿為重檐歇山頂木結構建筑,寺門有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的“極樂寺”三字,兩旁有“得到此中真極樂,不知何處是西天”對聯,為圓锳法師墨跡。大殿門頂懸掛當代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手書“極樂寺”牌匾,寺內藏有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三尊佛門中罕見的古銅佛像和一尊由緬甸佛教屆領袖于20世紀初贈送的白玉釋加牟尼佛像,鐫刻精致,保存完好。
福建十大名塔-古田吉祥寺塔:位居福建十大名塔之一的古田吉祥寺塔原在舊城吉祥寺門前,1958年因建古田溪水電站蓄水庫,按原形遷建于新城松臺獅公山。該塔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間兩度重修。后因雷霆震撼,塔身欹斜,民國24年雪峰寺主持圓锳法師捐募重修。塔為實心石構,通高25米,基寬7.7米,八角9層樓閣式須彌卒底,基層八角雕有八尊武神,2-9層第層八面均設佛龕,內雕座佛,佛龕兩邊石雕各種花草魚蟲,飛禽走獸,造型淳厚古樸。1961年5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立保護碑一塊。1984年省政府撥款增建八角石構護欄,保存完好。
古田特產
古田食用菌:批發市場繼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第七批定點市場后,2005年被列入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古田銀耳”證明商標獲國家商標局批準登記注冊,古田銀耳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目前全縣共開發30多個菌類,共有23家民營食用菌科研機構,90多家食用菌菌種場。全縣農村80%以上農戶從事食用菌產銷活動,直接從事食用菌生產人員達20多萬人,食用菌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1/3。2005年食用菌(鮮品)產量34萬噸,產值9.6億元,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全國食用菌優秀基地縣”稱號。古田縣是目前全國生產規模最大、產量最高、品種最全、科技實力最強、營銷網最廣的食用菌生產大縣。
銀耳:作為傳統的保健食品,含有人體必需的7種氨基酸,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結構符合現代人的消費潮流。目前,國內外市場上的銀耳80%以上產自"食用菌之鄉福建省古田縣",1998年古田食用菌產量達1.8萬噸(干品),總產值近4.2億元,其中銀耳產量8000噸。
寧德竹編:寧德地區各地的民間傳統工藝之一,以古田、寧德、屏南、壽寧等縣(市)為最。古田竹編早在20世紀30年代制作的竹枕在國際萬國展覽會比賽就獲優等獎。1959年古田竹編的花籃、花筐、提盒等被編入《福建工藝美術選集》。現在的產品有瑰麗花籃、竹蝶、角目提籃、“貓盒”、玉青花插等近百種。編工精制 典雅美觀。產品已在十幾個口岸出口,遠銷歐美亞等地區,深受歡迎。寧德馬記竹枕是寧德三大傳統竹藝品之一,形成方矩狀,柔軟富有彈性;并以黑白蔑條拼織出吉祥字畫圖案,甚為典雅。自問以來,飲譽海內外。壽寧竹編做工精細,工藝精湛。產品有飾物、器皿、人物、動植物等,可作為玩具、生活用具和紀念品。屏南竹編廠生產各種竹編,設計新穎,制作精細,色彩鮮艷,為福建省四大竹編工藝出口廠家之一。
古田紅曲:為食品工業中起發酵、防腐、生香、染色等作用的添加劑與佐料。以古田所產最佳,故稱。該曲呈顆粒狀,暗紅色或鮮紅色,質輕,曲粒端部有放射狀的數條生物紅色素,有特殊香味,置水中懸浮水面而不下沉。按其發酵時間、重量、色澤分為庫曲、輕曲、色曲、市曲4種。紅曲對人體有藥理功效,能消食、活血、健脾、益胃,治跌打損傷、婦女血氣病及產后惡露不盡等癥。
古田油柰:是福建省名、特、優水果 。古田縣自然生態和地理環境優越,栽培歷史悠久,群眾栽培技術力量雄厚,是油柰的原產地和主產區。2001年全縣油柰 栽培面積已 達5.4萬畝,總產量2.7萬噸,總產值6700萬元以上,油柰生產成為我縣農村經濟的一大產業和農民脫貧奔小康的主要途徑之一。古田油柰系薔薇科、李屬中的一個變種。古田油柰桃形李實,果形大,單果重80~120克,最大單果350克,果皮黃綠色,果肉黃色、肥厚、細嫩、清脆、汁多,味清甜 ,品質極佳 。果核小,半離核,核頂部常與果肉分離,而形成果腔,此為柰 的主要特征之一。
馬蹄筍:竹筍在寧德山區一帶均有,且種類繁多,其中以古田縣黃田鎮和水口鎮一帶的馬蹄筍聞名遐邇,其筍個大如拳,質白清脆,形似馬蹄,故稱馬蹄筍。
古田香菇:香菇是寧德地區一大特產。其中以古田縣人工栽培香菇為最。它原系野生食用菌,可蔬可藥的山中珍品,近年來古田首創露天袋栽香菇,產品暢銷國內外。
柿丸:古田縣特產。為馳名八閩的干果之一。柿丸甜而不膩,并含有較多的磷、鈣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清肺、止咳、補血的功能。
杏鮑菇學名:Pleurotus eryngii (DC.e.F.)Quel. 別名:剌芹側耳。隸屬于真菌門、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杏鮑菇菌肉肥厚,質地脆嫩,特別是菌柄組織致密、結實、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蓋更脆滑、爽口,被稱為“平菇王”、“干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鮑魚的口感,適合保鮮、加工,深得人們的喜愛。杏鮑菇的子實體單生或群生,菌蓋寬2~12cm,初呈拱圓形,后逐漸平展,成熟時中央淺凹至漏斗形,表面有絲狀光澤,平滑、干燥、細纖維狀,幼時淡灰墨色,成熟后淺黃白色,中心周圍常有近放射狀黑褐色細條紋,幼時蓋緣內卷,成熟后呈波浪狀或深裂;菌肉白色,具有杏仁味,無乳汁分泌;菌褶延生,密集,略寬,乳白色,邊緣及兩側平,有小菌褶;菌柄2~8cm至0.5~3cm,偏心生或側生。杏鮑菇屬于中低溫結實性菌類。子實體發育適宜溫度范圍10~15℃,我縣通常在11月底開始栽培。采取室內菌袋層架栽培。栽培主料有棉籽殼、木屑,其他輔料有麩皮、糖、碳酸鈣,料:水=1:1.4~1.5。杏鮑菇是古田縣近年來開發的珍稀菌種,2000年全縣栽培2000萬袋,產量1000噸。
古田臍橙:“紐荷爾”臍橙原產于美國,由華臍芽變選育而來。1992年由古田縣科委名優水果場從外地引進。經過十多年來在我縣試種、示范和推廣證實,“紐荷爾”臍橙已完全能適合我縣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該臍橙樹勢生長旺盛,枝梢短密,葉色深綠,果色橙紅,果面光滑,果實呈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多為閉臍,果肉細嫩而脆,味香汁多,口感清甜,平均單果重300~350克,大者達750克以上,是饋贈親友佳品,深受大中城市消費者青睞。“紐荷爾”臍橙投入產出期較短,一般定植后第三年就能掛果生產,四年以上成年果樹,一般畝產可達2500~3000公斤,壽命可長達40~50年,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近年來,“紐荷爾”臍橙已成為古田縣農村脫貧致富的主栽水果品種之一,屬短 平快項目。原古田縣車站下崗職工曾天坤通過種植“紐荷爾”臍橙走上發家致富道路,今年產量達5萬公斤,產值在30萬左右;水口鎮溪嵐村鄭作恒于1999年種植800多株,第三年該臍橙盛產,今年單株收入達200多元,今年該臍橙市場售價都在8元/公斤以上。據農業部門統計,全縣現種“紐荷爾”臍橙致富的有500多戶,僅松吉鄉寶溪村就有80多戶農民種植,有10多戶收入在10萬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