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縣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湘江中游,因南岳衡山得名。地處東經112 ° 27'-112 ° 57',北緯26 ° 58'-27 ° 28',之間,北界湘潭、湘鄉,西南與衡陽縣接壤,西北與雙峰縣毗鄰,東隔湘江與衡東相望,南與衡南相接,中部的北、東、南三面環繞南岳區。南北縱長54.5公里,東西橫跨48公里,總面積934平方公里,占湖南省總面積的0.46%。
大源渡
衡山地處湖南發展戰略重點“一點一線”的中心地帶,緊靠長株潭城市群,是“沿海的內陸,內陸的前沿”。交通十分便利。107國道貫穿南北,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傍縣城而過;湘江流經縣域65.4公里;314國道、連接全縣鄉鎮的油路,構成了便捷的交通網絡,特別是武廣快速鐵路客運專線在縣城開云設站,湘江衡山千噸級碼頭、潭衡高速公路京珠復線、衡岳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的竣工和建設,使衡山成為湘南交通最便捷的縣市之一。
行政區劃
衡山縣轄8個鎮、9個鄉:
鎮:開云鎮、白果鎮、東湖鎮、萱洲鎮、長江鎮、新橋鎮、馬跡鎮、店門鎮
鄉:賀家鄉、永和鄉、沙泉鄉、福田鄉、嶺坡鄉、望峰鄉、長青鄉、貫塘鄉、江東鄉
歷史沿革
以境內有南岳衡山得名。
衡山有著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秦統一中國后,其地屬長沙郡。三國吳會稽王太平二年(257年),隸屬衡陽縣。晉惠帝永熙元年(公元290年),改衡陽縣為衡山縣,為縣名之始。唐屬衡州,宋屬潭州,元屬潭州路,后改為天臨路。明清屬衡州府。民國廢府存縣,直屬湖南省。
1949年10月,屬衡陽專區。1952年11月,衡陽專區撤銷,衡山縣改屬湘南行政區。1954年,湘南行政區撤銷,仍屬恢復后的衡陽專區。1983年5月,衡陽專區與衡陽市合并,衡山縣屬衡陽市。
地理位置
衡山縣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湘江中游,因南岳衡山得名。地處東經112o27'-112o57',北緯26o58'-27o28',之間,北界湘潭、湘鄉,西南與衡陽縣接壤,西北與雙峰縣毗鄰,東隔湘江與衡東相望,南與衡南相接,中部的北、東、南三面環繞南岳區。南北縱長54.5公里,東西橫跨48公里,總面積934平方公里,占湖南省總面積的0.46%。
地形地貌
縣境地形內高外低,將祝融峰圍在中間,地勢向西北、東南逐漸降低,形成兩個傾斜面。以山、丘、崗為主,兼有河溪、平原,其地貌組合具有帶狀階梯式分布特點,全縣山地約占11.4%,丘陵約 占42.3%,崗地約占24.8%,平原約占21.5%。
衡山山脈將衡山縣分成東南(前山)、西北(后山)兩大部分,致使衡山縣的地勢由衡山山體向西北、東南逐漸降低。境內可見到500、300、150米左右的夷平面,具有橫向的帶狀階梯式分布特點。
境內最高點為嶺坡鄉南部近衡山紫蓋峰的毛凹脊,海拔672米;最低點為荊陂河出口處,海拔40.6米;高差631.4米。境內山丘屬衡山山脈和鳳凰山脈。由于祝融峰等26座山峰組級成的衡山山體,橫亙于縣境中部,形成了東南(前山)、西北(后山)的天然屏障。境內主要山峰有:巾紫峰、燕子巖、勾頭峰、吐霧峰等。
九觀湖
氣候特征
衡山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熱量充足,光照充裕,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水熱基本同季,雨旱季較明顯;四季分明,季風明顯。年平均氣溫17.5℃,后山比前山氣溫略低,年平均無霜期為286天,平均降水量為1400毫米,有利于農業生產。
資源優勢
全縣探明有金、鍺、鉀長石、鈉長石、石膏、紫砂陶、瓷泥等礦藏40多種,其中非金屬礦20多種,有“非金屬之鄉”的美稱;其中鉀、鈉長石儲量雄冠亞洲,紫砂陶儲量居全國之最,礦產品潛在經濟價值246億元。衡山還是國家商品糧、水稻雜交種子、經濟林基地縣、湖南省瘦肉型豬、黃雞出口基地縣,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境內自然景觀迷人,古有開云曉鐘、觀湘返照、雷溪月色、曉霞晴嵐、流杯曲水、桐崗歸牧、腰峰雨注、湘江夜雨等八大勝景,現有省級生態旅游示范點——九觀湖旅游區、國家重點工程——大源渡航電樞紐、省級森林公園——紫巾山森林公園、九龍峽漂流等。有湖南省第一個農民運動組織——岳北農工會舊址、毛澤東考察衡山農民運動舊址——康王廟、毛澤建烈士陵園,唐群英故居等紅色景點,與南岳風景區、羅榮桓故居、曾國藩故居等遙相呼應,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旅游線路。
交通狀況
衡山縣交通十分便利,現已初步形成了鐵路、水路、公路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v貫南北的京廣鐵路,同國道、京珠高速公路和湘江水路四條交通動脈平行而過;橫跨衡山大橋的314線省級公路和湘江衡山的大源渡航電樞紐大埧公路,連接湘江東西兩岸。這四縱兩橫,構成了四通八達、貫穿南北東西的“目 ”字型交通大格局。尤其是已通車的京珠高速公路新塘出入口,距縣城中心不足三公里。快速、便捷的交通優勢,縮短了衡山與各地的距離。即將開工建設的千噸級碼頭,將使衡山的水路建設跨上一個新的臺階,為南北貨物流通提供一條更為方便和經濟的運輸通道。
全縣擁有公路通車里程1986.2公里。全縣100%的村,70%的組通公路,路網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212公里,居全省前列。按行政級別分:國道(107)37.26公里;省道(314)47.1公里;縣道132.64公里;鄉道340公里;村道1406.7公里 ;專用公路22.5公里。按公路技術等級分:二級公路42.36公里,四級公路209.74公里,等外公路1734.1 公里;按路面種類分:水泥路面51公里,瀝青路面198.4公里,砂石路1736.8公里,1997年成為全省鄉鄉鎮鎮通油路第一縣。
全縣大中型橋梁13座1984.12延米,其中:湘江公路大橋1293.42延米;龍蔭港橋40延米,白果楚南第一橋102.4延米,烏石鋪橋38延米,羅陂橋52.7延米,師古橋41.6延米,江東鄉沙坪河橋76.4延米,板倉橋70延米,永和鄉松坳橋75延米,新橋100延米,石地方橋20延米,宋橋人民橋20延米,長江鎮石橋20延米。
湘江水域64公里航道,12個碼頭,7個泊位,貨物年吞吐量31萬噸,年客運量24萬人次。其中,有觀湘、新源、沙頭、源江、湘江、萱洲、白沙等7個客運碼頭;有湘華、交通、五一、長江等4個貨運碼頭,還有航運公司的1個砂石碼頭。
經濟概況
2006年以來,在縣委書記羅東海、縣長周驥的帶領下,全縣干群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新型工業化是富民強省第一推動力”的精神,全力抓工業,突出抓項目,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2006至2008年,全縣GDP由33.39億元增加到48.1億元,增長25.6%。財政總收入由1.72億元增加到2.71億元,增長57.56%。
工業發展
衡山工業已初具規模,全縣國有、集體、鄉鎮、合資、民營等工業企業共有60余家。初步形成了采礦 、建材、化工、造紙、陶瓷、橡膠、包裝、塑料、機械制造 等15個門類,主要產品50余種。其中瓷泥、石膏、鈉長石、煤炭、草席、紙張、日用瓷和百富利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名類專用車,衡山專用汽車制造廠生產的“衡山”牌客車與專用車,縣缸套廠生產的部優產品165F缸套與叉車門回回架,縣茶機廠茶葉機械系列產品與異形銅管,獲省優產 品 的“銀雪”牌碳酸氫 銨 ,“555”牌電瓶、鍍鋅水管及天馬化工廠生產的氯化聚乙烯,琉璃制 品 廠生產的琉璃制品, 彩 印復合包裝廠生產的復 合 塑料包裝,衡山 助 劑廠生產的“銀燕”牌紙品印花粘合劑、無紡粘合劑、紙品乳劑系列產品,衡山化工廠的T31固化劑等產品暢銷國內外,奠定了衡山工業發展的良好基礎。
農業發展
衡山縣是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縣之一。全縣農業人口35.2萬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87%。耕地總面積25.9萬畝,其中水田24.1萬畝,旱地1.8萬畝,人均耕地占有量0.65畝。農業在縣域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現已形成了噸糧田生產基地、養殖業生產基地、楠竹生產基地、油茶生產基地、蔬菜生產基地和席草生產基地,全縣農業總產值10.1億元,農業占全縣GDP比重約為三分之一。糧食作物常年播種面積約45萬畝,年產量保持在20萬噸左右,主要糧食作物有 水稻、小麥、大豆、紅薯、馬鈴薯、蠶豆、豌豆、玉米、高梁 等。經濟作物主要有 柑桔、紅棗、梨子、桃、李、席草、煙葉、花生、西瓜、香瓜、蔬菜、茶葉、藥材、油菜、油茶、苧麻 等優質產品,是湖南省第一批命名的“家庭小水果縣”。
科教文衛
全縣有中等學校30所,有普通小學233所;中等學校有教職工1830人,普通小學有教職工2042人;中等學校有在校學生23656人,普通小學有在校學生44946人。有電影院、圖書館、文化館、電視差轉臺各1個。
全縣有衛生機構33個,其中有醫院31個;共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937人,其中有醫生409人;衛生機構有床位828張,醫院有床位820張。
全縣有室內體育館1座,有400米田徑運動場2個,200米田徑運動場12個。有二級裁判員32人,三級40多人,一、二級運動員10人。
旅游資源
衡山縣因著名的風景名勝、佛道圣地南岳衡山而得名,她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蒸湘大地。
衡山縣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湘江中游,總面積934平方公里,轄9個鄉8個鎮,319個村,21個居委會(社區),總人口42.7萬。于西晉惠帝永熙元年置縣,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當地有將人杰地靈、風光秀美的地方稱為“奧區”的說法,故這里自古就享有“文明奧區”的美譽。衡山人杰地靈,盡享千古風流。這里留下了唐堯虞舜等先祖巡狩祭祀的遺跡,傳頌著祝融播火、韓愈精誠開云等美麗傳說,刻下了李白、杜甫等一代詩圣的吟詠,回蕩過朱熹、王船山、魏源等一代先哲的足音,承接過毛澤東、周恩來、胡耀邦等中華俊杰抖落的風塵,誕生了“一代女魂”唐群英、鐵道游擊隊政委文立正等革命先輩,接納過無數海內外游人的耿耿赤誠。衡山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佛道共存,生息共榮,境內遍布寺、觀、庵、宮,有南岳行宮、接官亭、文廟、清涼寺等享譽國內外的佛道圣地,中華民族三大瑰寶之一的“禹王碑”遺址坐落于縣內福田鋪鄉云峰村,被譽為“文明奧區”。
衡山縣素有反帝反封建的光榮偉統,是革命老區。“五四”時期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大革命時期的湖南農民運動、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武裝暴動、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救亡、解放戰爭時期的武裝斗爭的支前工作,組成了一幅 幅衡山人民的革命歷史畫卷。近百年來,衡山一批批優秀兒女投身于歷史的滾滾洪流,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一代女魂”唐群英、辛亥革命先驅劉揆一、劉道一,農運領袖劉東軒、謝懷德 ,紅軍將領李實行、鐵道游擊隊政委文立正......他們是民族精英,中華瑰寶,更是衡山人民的驕傲。毛澤建烈士陵園、康王廟和湖南農民運動紀念館、岳北農工會舊址和唐群英故居等革命紀念館址亦讓人感嘆歷史的變遷。
紫金山森林公園
紫金山森林公園位于衡山縣城的西郊,總面積840公頃,屬衡山山脈七十二峰之一。1992年被定為省級森林公園,自然景觀、人文景點有45個,是人們理想的游覽、休憩、避暑之勝地。山中樹木蔥蘢、四季常青,風景秀麗迷人。這里山有形、林有律、水有音;林因光而幽,山隨云而動。這里有動人的傳說,古人的詩吟,還有偉人的足跡。在這里,你可以春采紫金杜鵑,夏聆紫金松濤,秋賞紫金楓紅,冬賞紫金雪景。讓你人游其中,心醉其中。
觀湘洲
自古以來,觀湘夕照就是衡山八景之一。觀湘洲浮臥湘江中流,四面環水,與衡山湘江大橋和下游的熬洲島連成一線。傳說觀湘洲是金水牛的化身。相傳這頭金水牛原來在洞庭湖里,一天晚上湘江河水猛漲,一位神仙坐在縣城南的竹頭碼頭垂釣,神仙把泥巴做的釣鉤拋到江心,洪水把釣鉤一下沖到了洞庭湖。午色時分,神仙感到釣鉤有點顫動,一拉釣,手感很重,知道是釣到金水牛了,于是忙收鉤,將金水牛一路逆流拖來衡山,快拖到縣城時,雞鳴破曉,金水牛便化作了一座洲。不管江水漲多高,洲總是平浮水面,不被淹沒。
大源渡人工湖
大源渡航電樞紐屬國家重點工程,集能源、灌溉、交通、旅游等多功能為一體,位于湘江中游的衡山縣永和鄉境內,距衡山縣城約十公里,整個工程投資18.95億元。1995年12月動工興建,歷時五年,于2000年6月全部建成投產。樞紐工程由大壩、船閘和電站組成。壩頂公路總長679米,它連接了衡山、衡東的交通,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整個大壩共有弧形泄水閘門23扇,在豐水季節放水泄洪時,洪水從上至下流經閘門,大有勢不可擋、一瀉千里的雄偉景觀,猶如萬馬奔騰,驚心動魄。
九觀湖
九觀湖風景區,是湖南省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位于衡山縣店門鎮,107國道傍境而過,距衡陽市30公里,距衡山風景區20公里,這里湖光山色,風景旖旎,是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地方。“九觀湖”又叫九觀橋水庫,是1976年截湘江支流百港水系而筑成的人工湖。湖水面積為38.93平方公里,庫容為288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為9.5萬畝,是衡山縣境內最大的水庫。經過開發建設,現在已集灌溉、發電、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景區。
毛澤建烈士陵園
千古流淌湘江之畔,縣城南郊巾紫峰麓,安葬著一位名垂青史的巾幗英雄毛澤東主席的堂妹——毛澤建烈士。毛澤建又名毛達湘,她于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在耒陽、衡山等地從事游擊斗爭。1928年在耒陽的一次戰斗中被捕,1929年被害于衡山縣城馬王廟坪,年僅24歲。毛澤建犧牲后,當地群眾秘密將其埋藏于面臨湘江,背倚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巾紫峰,意喻其巍巍浩氣與天地共存,如湘江長流。新中國成立后,遵照中共湖南省委的有關文件指示,1967年在其原墓的右側新建烈士陵園,整座陵墓為花崗石和漢白玉構筑,依次為入口、走道、墓坪、紀念塔、墓座,襯以松柏、女貞藤等名貴花草,顯得莊嚴、肅穆、雅致。整座陵園占地5.29畝,塔高8.2米。1972年該陵園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成為衡山縣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少先隊、共青團員都來這里獻花掃墓。平時,亦有不少外來游人和當地人士觀顧,登上陵園,仰慕英雄,肅然起敬,遠眺湘江,近觀美景,心曠神怡,別有一番感慨。
康王廟——湖南農民運動紀念館
一說炎帝南巡時隨駕將軍之廟;一說周康王十八年巡狩南方,諸侯朝王于明堂,后立廟以祀;一說宋高宗初封康王,為金人所逼,避居衡山,因祀之以廟。民國15年(1926年),衡山農民革命運動蓬勃興起,中共衡山地方執行委員會駐此,次年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曾在此住宿并召開座談會,1960年在此修建了衡山農民運動經念館。1972年康王廟被列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有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住過的房間和生活日用品、開會用過的桌椅;在展廳,我們還可以看到農民運動的有關原始資料、烈士遺物等固定展品。
岳北農工會舊址
岳北農工會舊址又叫劉捷三祀伺,位于白果鎮岳北村,是一幢清代古建筑。它坐北朝南,土木結構,青瓦蓋頂。整座建筑呈回字形,高有7.7米,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內沒天井,建筑面積達402平方米。原建筑于1923年農運鎮壓時被燒毀,1924年依其原樣重修。1991年為慶祝岳北農工會成立70周年,縣政府撥?钸M行了維修翻新。
唐群英故居——是吾家書屋
眾所周知,孫中山先生在革命初始與革命志士黃興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在中國同盟會成立之時,有一位中國女性,而且是唯一的女性加入了這個組織,她就是“一代女魂”衡山縣新橋人唐群英。唐群英是中國同盟會第一個女會員,曾兩次只身闖蕩東瀛,追隨孫中山投身革命,是辛亥革命的雙槍女將,創立民國的巾幗英雄,被授予二等嘉禾勛章,我國女權運動的創始人。同時,也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女報人、女詩人、女教育家?悼饲逋痉Q其為“一代女魂”,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召開前夕,我國政府向大會推薦出八位中華百年女杰,唐群英位列第四。
風土人情
簡板敲,漁鼓響,張果老騎在驢背上”,幾句民謠,形象地把“漁鼓”這種民間說唱的歷史淵源、演奏樂器都介紹了出來。“漁鼓書”這種藝術形式,據說自唐朝就已形成了,流傳了一千多年,“漁鼓書”的伴奏樂器非常簡單,一個漁鼓,一個簡子。明代王圻《三才圖繪》載:“漁鼓”,長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用兩指擊之。又有簡子,以竹為之,長二尺許,闊四五分,厚半之,其末略俱外反。歌時用兩片合擊之以和也。漁鼓的材料應該是竹筒的,而朱世年現在用的是造紙廠用來卷紙的塑料管,不過聽起來也蠻象回事兒。
祁劇,也叫祁陽戲。它分為永河、寶河兩派,但舞臺語言,統一用祁陽官話。聲腔有高腔、彈腔、昆腔三種。它是湖南歷史悠久、流行較廣并對粵、閩等省不少劇種的形成與發展頗有影響的戲曲劇種。祁劇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