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縣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東北部,千里沱江之首,縣城趙鎮與重慶白沙鎮、江油中壩鎮、渠縣三匯鎮并稱為全川四大經濟重鎮。全縣幅員面積1154平方公里,總人口86萬人。縣城趙鎮距成都市區36公里,處于成都平原經濟圈中心。
金堂縣地處川西平原與川中丘陵接壤地帶,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東北,距成都市區36公里,成金路修通后將進一步縮短為28公里,幅員面積1154平方公里;全縣戶籍人口8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萬人;轄2個鄉,19個鎮,1個省級開發區;地貌多樣,以丘陵為主,低山和平壩兼有,其中:丘陵792平方公里,低山242平方公里,平壩120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金堂縣轄19個鎮,2個鄉:
鎮:趙鎮、三星鎮、清江鎮、官倉鎮、淮口鎮、白果鎮、五鳳鎮、高板鎮、三溪鎮、福興鎮、金龍鎮、趙家鎮、竹篙鎮、廣興鎮、隆盛鎮、轉龍鎮、土橋鎮、云合鎮、又新鎮
鄉:棲賢鄉、平橋鄉
歷史沿革
金堂歷史悠久。古為梁州境域;商、周及春秋戰國為蜀國地;秦滅蜀國,入秦國蜀郡版圖;漢、晉時,為廣漢郡新都縣東地、雒縣東南地及犍為郡牛鞞縣西地。東晉安帝義熙九年(413),朱齡石于東山立金淵戍,戍所在今縣治東南同興鄉州城村,以江水產金沙名。西魏廢帝二年(553),于金淵戍所置金淵郡,割牛鞞縣西部分地區建置金淵縣,割新都縣東部分地區置白牟縣,以金淵、白牟二縣隸屬金淵郡。郡治與金淵縣治同駐今同興鄉州城村,白牟縣治駐今青白區城廂鎮。北周(557~581)廢金淵郡,并白牟縣入金淵縣。唐武德元年(618),為避高祖李淵諱改金淵為金水縣;咸亨二年(671),割雒縣、新都、金水三縣部分地建置金堂縣,以界有金堂山得名。初隸益州,后屬漢州,縣治駐今龍威鄉新生村舊城址。以后,代有興廢分合,屢變其制,至明洪武十三年(1379)后,金堂縣建置再無變動。
1950年,初隸綿陽專區,1953年7月起隸溫江專區,1976年1月劃歸成都市。1981年1月劃城廂、太平兩區歸青白江區。縣治自1950年10月28日遷今趙鎮。
地形地貌
金堂縣地形復雜,縣境地處四川盆地西部,跨盆中和盆西兩大褶皺帶。地貌格局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征。地貌多樣,山、丘、壩皆有,全縣地貌呈典型的三分性。西北部屬于平壩淺丘區,東南由中部偏西地帶逐漸向東西部降低。海拔高度385—1046米。龍泉山脈由北向南橫貫縣境中部,海拔高度500—1046米,地勢起伏高低差在400—600米之間,形成低山地貌。龍泉山以東,屬川中臺地,為丘陵地帶;龍泉山以西,為成都平原東緣,沿河兩岸的沖積平原與沿山淺丘構成壩丘地貌區。整個地形由西北斜向東南,形成西北至東南距離長,南北距離短的狹長地形特點。地貌分為侵蝕堆積型、構造剝蝕型、侵蝕型造型三大類。
氣候條件
縣境位于成都平原東部。川中丘陵西緣,居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中部。氣溫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濕度大、云霧多。日照少,平均風速小,無霜期長,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多年日平均氣溫16.6℃,高于同緯度地區0.3—0.4℃,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2.1—2.7℃,春季氣溫回升早,比同緯度地區早25—30天。年均降雨量920.5毫米。74%的年份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雨量較為豐富;年均日照時數1268.7小時,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少800-600小時,太陽輻射能80—90千卡/厘米2,屬全國日照低值區之一。累年平均霧蒸發量為1169.l毫米,平均氣壓962.6百帕。縣境風向夏季多偏南風,冬季多偏北風。累年平均風速為1.1米/秒,累年定時的最大風速為15米/秒。
資源優勢
金堂縣地處川西平原與川中丘陵交換地帶,幅員面積1154平方公里,折合1730313畝。其中:平壩180645畝,占總面積的10.4%,淺丘611644畝,占總面積的35.3%,深丘574068畝,占總面積的33.2%,低山區353955.79畝,占總面積的21.1%。為不同企業的引進提供了可供選擇的豐富的土地資源。
金堂縣河流分屬沱江、岷江水系,全縣大、小13條江河中,多數為遠境型河流,其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83.41億立方米,扣除縣境內產生的地表徑流后,外地流入縣境的地表徑流量為80.1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儲量7276萬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5.91萬千瓦,可開發量為2.88萬千瓦,為理論蘊藏量的48%。
金堂是成都市的農業大縣,是國家多種經營生產基地和高效農業生產基地。臍橙、食用菌、黑山羊、無公害蔬菜四大特色品牌基本形成,蠶繭,藥材、生豬、肉牛等種養殖業初具規模。金堂臍橙被評為“國優”產品,食用菌年栽種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河砂年積蓄量達上億立方米,品質居全國前列。
已開發兩處日流量上千噸的含銀、偏硅酸、鎊等多種元素的優質天然礦泉水,日出水量1000余噸質優量大的氡溫泉和儲量超過14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正在開發中。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金堂縣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了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2005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37億元,縣級經濟綜合實力為四川省20強。
立足自身特色,主動融入中心城市經濟圈。當好成都市區的產業配套區、服務區,構建成都市區的經濟次中心和游樂中心,建設具有最佳人居環境和最優創業環境的集生態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天府花園水城。
農業發展
金堂物產富饒。多層次的地形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歷來以農業為主的金堂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土地宜糧、宜油、宜林、宜果、宜棉、宜蔗、宜漁、宜其他經濟作物的面積甚大,農副產品和多種經營的發展面廣,產品豐富。是四川省無公害蔬菜重點基地縣和成都市二線淡季蔬菜基地縣。糧油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苕、油菜籽、花生為大宗,胡豆、豌豆、高粱、大麥、黃豆以質優見長。經濟作物中的辣椒、生姜、甘蔗、蠶桑、葉煙、大蒜、中藥材為傳統著名產品。其中:二荊條和大紅袍辣椒、淮口紅糖、金堂柳葉煙、云頂明參和金堂早蒜苔等曾遠銷東南亞。金堂是全國著名的柑橘水果之鄉,臍橙獲全國優質水果獎。也是蘋果、桃、李、杏、梨、石榴、櫻桃、葡萄、核桃、西瓜等四季水果的著名產區。金堂又是省、市的蔬菜、蠶桑生產和生豬生產基地縣,近年開發的多種食用菌生產,產量居全國第二。林木資源中,有珍稀古奇樹木25種,其中,尤以云頂山上的11株古梭羅樹、三學山上的千年鐵樹和趙鎮梅林公園內的黑彈樹尤為珍貴。野生動物有哺乳、鳥類、兩棲、魚類、爬行等5綱、34目、76科、341種;鳥類有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黑鸛、金雕和二級保護的25種。
交通情況
金堂,是成都市轄郊縣,位于成都平原東北,距成都市區36公里、雙流國際航空港58公里,時速80公里/小時,雙向8車道的快速通道成金路已經通車,成都至金堂的公路里程縮短為20公里,成南高速公路、成綿高速公路、達成鐵路、成渝鐵路縱貫全境,是川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全縣幅員面積1154平方公里,轄21個鄉鎮、1個省級開發區,總人口86萬人。縣城所在地趙鎮乃千里沱江第一鎮,古蜀四大名鎮之一,歷史上趙鎮就是川西平原水運中心、物流中心和商貿中心,享有“中國天府花園水城”之美譽,是成都地區自然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最好的區(市)縣之一。2004年曾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現在成都第二機場建設選址地點為金堂縣白果鎮。
科技教育
金堂是成都平原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泛吸納四川成都乃至全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優勢。全縣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99萬人,研發機構4個,科技型企業15家,與川農大、省農科院等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近5年來,有80余項科技成果獲省、市、縣政府的科技進步獎,10余項發明被授予專利權。1998年,金堂縣被成都市委、市政府授予"成都市科技工作先進縣",2000年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全國工作先進縣",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科技先進縣"及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成都市農村科技工作標兵縣"等稱號。建立了成都市首家區(市)縣科技風險投資公司。
全縣有各類學校88所,小學51所,普通中學36所(初中29所,普通高中7所),職業中學1所,教師進修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農村成人學校25所。全縣教職工6776人,在校學生93944人。全縣幼兒園55所,其中建制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17183人。
省級重點中學-金堂中學創辦于1928年,擁有全國優秀教師,特級教師、市學科帶頭人、高級職稱教師一百多人,為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目前正申報國家級重點中學。
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1951年,占地110余畝,開設床位252張,現有職工416名,有副主任職稱專家35名,中青年技術骨干120名,以呼吸、心血管、消化內科、普外、骨傷、胸腔、泌尿、顱腦外科等專科為特色,屬國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具有較強的技術力量和醫療服務能力。
旅游資源
金堂山水以“青幽綺麗,聞名蜀中”,自古即為川西旅游勝地。昔有“韓灘春漲”、“圣燈朝佛”、“白馬涌泉”、“金船艤峽”、“寶塔臨江”、“云頂晴嵐”等名勝古跡,唐初文壇四杰之一的王勃以及薛能,前蜀太妃花蕊夫人,后唐杜光庭,宋代陸游,黃庭堅,日本沙門東升,明楊升庵,清高辰,民國于右任、張大千……等名人學士,留下不少文學藝術珍品。解放后,境內出土的大量墓葬、文物,如石器、陶器、銅器、玉器、兵器、貨幣、陶俑、青銅搖錢樹等,充分證明域內古代文化之興盛。今天,江山益發多嬌,有:“四道彩虹飛古渡,三江春水繞韓灘”的花園水城、“北濱翠云”、“梅林攬勝”、“圣燈花果”、“千里沱江第一峽鱉靈峽”、“九龍長湖”、“水上世界”、“天臺勝境”“砂崖溶洞”、“云頂石城”、“慈云古寺”、“瑞光白塔”等勝景。這里四時景色紛呈:“三春桃花流水,橘林噴香;夏日飛舟激浪,驚濤拍岸;金秋層林盡染,碩果累累;冬日梅香四野,漁歌唱晚”。
金堂縣,這是一座年輕的縣城,這里有著浪漫的河流和激情的土地,這里永遠有著動感,這里的人民奮力打造成都游樂中心。這就是天府“花園水城”金堂,讓我們──走進金堂享受“花園水城”的激情。如今,站在縣城中心廣場,你會以為來到了一個大都市。城區公路兩旁高樓鱗次櫛比,沿河兩岸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噴泉、大型豪華燈具錯落有致,北河、中河、毗河似三條玉帶穿城而過,匯聚沱江,城內江中綠波回環,島嶼飛橋相映成趣,儼然一幅“城在水中生,水在城中流,城在林中長,林在城中見”的奇妙景觀。這里,不僅有許多光彩照人的歷史人物,東方黑格爾賀麟、反清義士彭家珍、著名詩人流沙河等,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著名的金堂八景,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極具開發價值。縣境內名勝古跡甚多:云頂山慈云寺、炮臺山蓮花寺、淮口白塔寺,三足鼎立、各領風騷;棲賢三學寺、蘇家灣天主教堂,相得益彰,“浩淼三匯合,千家古渡頭,輕舟天上生,遠市水中浮”。金堂縣城被游人譽為“東方威尼斯”。著名詩人流沙河游覽花園水城后撰文贊嘆:綠波回環三面,半島臨深潭,水上飄來打魚船,白鷗點點;歲晚花發,遍照十里山川,家住這里,也就成了神仙。四川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學忠視察金堂留下了“既有古戰場遺址的云頂石城,又有亞洲一流的成都野生世界(現已倒閉);既有名寺古剎,又有風景如畫的果鄉風光,歷史與現代,自然與人文,金堂的旅游資源真豐富”的感嘆。
金堂江山鐘靈毓秀,人文蔚起。漢代天文學家楊統、政治家李尤,梁武帝時號稱“畫家三祖”的張僧繇,北周羅漢佛像畫家張玄、張景思,宋代教育家黃敏、文學家樊汝霖,明政治家許淳,清文史學家張晉生,學者、詩人高辰、何元普,戲曲表演藝術大師魏長生,都有不少著述和成果留傳后世。近現代,辛亥革命大將軍彭家珍,老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唐健伯,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胡修道,土壤學家彭家元,哲學家賀麟,魏學家蒲保民,文學家流沙河,書畫金石家楊允中,川劇表演藝術家蕭克琴、司徒慧聰……等均從各方面為繼承和發展中國和世界文明,為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做出了重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