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臺縣位于安徽省南部,東與黃山區交界,南與黟縣、祁門縣相連,西與東至縣接壤,北與貴池區、青陽縣為鄰。全縣東西最長處70.7公里,南北最寬外46公里,總面積1403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總人口11萬人(2004年)。
縣政府駐仁里鎮曙光西路10號。郵編:245100 代碼:341722 區號:0566
行政區劃
石臺縣轄6個鎮、2個鄉:
鎮:仁里鎮、七都鎮、仙寓鎮、丁香鎮、小河鎮、橫渡鎮
鄉:大演鄉、磯灘鄉
歷史沿革
石臺是歷史上徽州文化和江淮文化的交融之地。梁大同二年置石棣縣。據《元和郡縣志》:“石埭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有兩橫石壅江,有如埭焉,因為名”。據《太平寰宇記》:“因貴池原有兩小石埭堰溪水,遂以為名。”
石臺縣雖是山區小邑,但從堯田、雞公巖等新石器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打制石器和陶器看,也是先民活動的重要地區。上古時期,這里是古越族支系部落地區。春秋時期,屬吳、楚爭峙地區,先后屬吳、越、楚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國,屬九江郡(治壽春,今城關鎮)地。漢元封二年(前109年),今縣境為丹陽郡涇縣、陵陽(今青陽縣陵陽鎮)、石城(治今貴池市石城村)3個縣分領。唐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杜伏威降唐,地屬宣州總管府(治宣城,今宣州市區)南徐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池州(治貴池,今貴池市區)入元。清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六日,清平江南,石埭縣仍屬南直隸池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道、府,石埭縣(仍駐故廣陽鎮,已淹入太平湖)屬安徽省。
1949年10月1日建國,石埭縣仍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專區。1952年3月28日,石埭縣改屬徽州專區。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準,徽州地區改屬安徽省。1956年1月12日,石埭縣改屬蕪湖專區。1959年1月1日,石埭縣與太平縣合署辦公(改駐仙源鎮,今黃山市黃山區仙源鎮)。3月22日,撤銷石埭縣,并入太平、祁門縣。1987年11月27日,石臺縣改屬安慶地區。1988年8月17日,石臺縣改屬池州地區,2000年6月25日屬池州市至今未變。
地理環境
自縣城開始,東至黃山市太平湖80公里(公路里程,下同),距黃山市160公里;東北至青陽縣界70公里,距青陽縣城110公里,距九華山147公里;東南至齊云山140公里;南至祁門縣界27公里,距祁門縣城98公里;西至東至縣界34公里,距東至縣城76公里;西北至貴池區界46公里,距池州市77公里;至安慶107公里;至省會合肥294公里。
石臺縣在大地構造上屬江南古陸和南京拗陷的過度地帶。縣內地貌以低山、高丘分布最廣,總面積1156平方公里,約占全縣總面積的82%。東南部為黃山北行千脈盤結,西北部是九華山脈的南端,形成南、北高,東、西低的地勢。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海拔高度一般在50至100米之間。最高峰牯牛降海拔 1728米。最低處莘田鄉東莊黃湓河河床,海拔34米,相對高差1694米。
氣候特點
石臺屬于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且冬夏長,春秋短。因受太平洋暖空氣和北方冷空氣的交替影響,一般年份,春季溫涼多雨,夏季炎熱濕潤,秋季先干后濕,冬季寒冷少雨。境內由于受特定的中、低山及高丘地形影響,又顯示出顯著的山地氣候特征,如近地面風向復雜多變,平均風速小,巖、坡、谷地溫差較大,夏季晝熱夜涼,地形雨明顯,雷陣雨較平原地區多等。
氣溫:年平均氣溫為16℃,最高氣溫的歷年平均值為38.8℃;累年最低氣溫的平均值為-8.9℃。
降水:本縣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626.4mm。降水的年際變化顯著,最多年與最少年相差1226mm。月際變化更大。一年中降水量主要分布在4~9月份,總降水量約占全年的71%。
日照:本縣年平均日照總時數1704.4小時,最多為2004.9小時,最少為1483.7小時。太陽年總輻射量為73.7千卡/平方厘米。
四季:縣內四季分明,春溫秋爽,夏熱冬寒。四季日期可作如下劃定:春季為3月16日至5月20日;夏季5月21日至9月20日;秋季9月21日至11月20日;冬季,11月21日至翌年3月15日。
經濟發展
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據測算,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6億元,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1.06億元,增長15.6%;第三產業增加值1.24億元,增長8.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145元,比上年增加378元。
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不斷改善。隨著中央1號文件精神的貫徹實施,我縣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獲得發展,農業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品種和布局得到優化,內部結構日趨合理。圍繞“茶、竹、藥、畜、菜、苗、水、沼”抓調整成為全縣農業工作的主旋律,農業特色經濟不斷增強。工業在結構加速調整的基礎上,外向型經濟不斷拓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發展加快。如煤氣儀表、小河水泥、天方制茶、山園食品、東升鞋楦等行業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始形成,三產中的旅游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國內生產總值中,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由上年的32.5:30.5:37.0調整為33.5:30.7:35.8。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基礎不夠穩固,發展速度橫向比還不夠快;農業產業化總體進程緩慢,農民增收困難;工業化水平低,工業增長依賴少數企業,發展后勁不足;城鎮功能還不夠完善,就業和再就業壓力較大;民營經濟有待進一步壯大。
農業經濟
2004年,全縣農業經濟穩步發展,農村經濟形勢明顯好轉。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現價產值1778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4%,隨著林業大規模退耕還林任務的結束,新增造林面積減少,林業生產以幼林撫育為主。2004年全縣新增造林面積20130畝,比上年同期下降47.27%,其中:經濟林15135畝,下降0.30%;退耕還林面積4995畝,下降78.28%。幼林撫育面積97500畝,比上年同期增長48.13%。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工作成績顯著,森林管理、生態保護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
畜牧業生產不斷調優,漁業生產穩中有增。水產品產量138噸,比上年增長2.99%。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農田水利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和鞏固,2004年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7.86萬千瓦,比去年增長2.08 %,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2011噸,增長5.62%,農村用電量627萬度,增長0.42%。
工業經濟
2004年,全社會完成工業現價(下同)總產值34200萬元,比上年增長23.0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5305萬元,比上年增長29.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299萬元,比上年增長13.4%;股份制企業完成工業產值24006萬元,增長30.1%,成為主導我縣工業經濟的生力軍。500萬元以下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產值8900萬元,增長8.46%。
工業企業在產值穩步提高的同時,運行質量不斷改善。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綜合指數131.39%,比上年增長19.43個百分點。實現利潤1214萬元,增長75.84 %。
建筑企業體制得到優化,生產平穩發展,項目質量不斷提高。2004年經改制后,全縣四級以上建筑施工企業4個;簽訂合同額1618萬元,建筑企業總產值2885萬元,竣工產值2113萬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積7.96萬平方米,增長39.65%,其中投標施工面積占總面積59%;房屋建筑竣工面積4.1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7萬平方米。
教育事業
2004年末,全縣擁有各類中小學、職業中學74所,在校學生18093人,其中:普通中學9所,在校學生5974人,比上年增加571人;職業中學1所,在校學生624人,比上年增加83人;城鄉小學37所、,在校學生9531人,比上年減少742人;幼兒園16所,在園幼兒1657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77人,比上年增加3人。義務教育穩步發展,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61%,小學畢業升學率99.78%;初中畢業普及率90.46%,初中畢業升學率72.48%。教育環境設施逐步改善,小學人均校舍建筑面積8.1平方米,普通中學人均校舍面積8.9平方米,中、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平均達96.65%、99.0%。
成人教育繼續發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班普遍展開。2004年參加各類技術培訓的學員2000人。成人技術培訓學校畢業生2800人。全縣掃盲、脫盲活動持續開展,成人教育掃盲班共掃盲200人。
石臺縣牯牛降風景
旅游資源
石臺縣位于安徽省南部,東傍舉世聞名的黃山、旅游勝境太平湖,北鄰佛教圣地九華山,屬國家級生態經濟示范區,是安徽省“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游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縣內群峰逶迤、雄峻疊翠、清溪潺潺、空氣清新、生態優良。全縣森林覆蓋率達 80%以上。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山水洞俱全、風光原始、自然迷人:
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保護自然生態教育基地--牯牛降,古稱“西黃山”,不僅集雄、奇、幽、秀于一體,而且蘊藏著達2000余種的動植物種類和植被群落,形成了一個天然而龐大的動植物基因庫,有“綠色的自然博物院”之稱。它是皖、贛、浙、蘇四省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
九曲八彎、鳥語花香、峭壁摩天、幽深迷人,仿佛一條風光走廊的黃崖峽谷,分布著落差不一、形態各異的瀑布,其中最壯觀的一條,豐水季節時,落差高達 70 余米、寬度達 20 多米。
全國生態示范區——大山村,有著中國富硒第一村的美譽,富含硒、野花香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在大山深處的仙寓山,深藏了一條蜿蜒曲折的神秘古道,她就是被人稱之為“徽饒通衢”的古徽道。古徽道全部用一點五米寬的青石板鋪成,整齊劃一,全長15華里,是迄今為止除茶馬古道之外保存最完好的歷史古道。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有“詩之河”美譽的秋浦河,兩岸風光旖旎,曾吸引詩人李白流連忘返、滿懷激情作下流傳千古的《秋浦歌》。
瑰麗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群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蓬萊仙洞、省級風景名勝區慈云洞、魚龍洞為代表,被譽為“藝術洞窟”。三洞風格迥然、大異奇趣:蓬萊仙洞氣勢恢宏、景觀奇絕;慈云洞鐘乳集中、琳瑯滿目、步步是景;魚龍洞幽深莫測、水景交融、乘舟而入、如進迷宮。
還有許多風光迷人、民風淳厚的村落,如新中、紅桃、黃河等村落都以其優良的生態農業環境,成為“全國綠化千佳村”或“安徽省生態經濟示范村”。
石臺也是一片人杰地靈的寶地。星轉斗移,在千年歷史長河中涌現了許多名人志士:明末抗清英雄吳應箕、近代著名佛教傳播者楊文會、當代身殘志堅的世界語詩人蘇阿芒……
石臺物產資源變十分豐富。歷史上就以盛產茶葉而出名,歷史名茶霧里青曾多次入朝進貢,如今又多次獲得國際、國家金獎。為適應市場對生態食品的需求,現大力發展無公害有機茶種植。縣內的中藥材山茱萸素有“中國棗皮質量第一”稱號,在國內市場十分走俏;珍珠菜、馬蘭、蕨、筍等山野菜因其無污染的特性被奉為都市人的桌上佳肴。
走進石臺,仿佛走進一幅畫卷、走進一首詩。這里是現代人們融入自然、親近自然的絕佳去處。
傳統風俗
飲食:大米為主食,兼食面粉。逢年過節,夾吃面條、湯園、糯米粑、餃子等。菜肴口味重,喜酸好辣,常以辣椒為佐料,冬季家家腌菜、腌肉、曬干菜、做豆腐乳。喜用火爐砂罐吃燉菜,俗稱“吃爐子鍋”。居民習慣喝綠茶。
居住:民間建筑以磚木結構為主。建筑十分考究宅基方位。舊時,凡建房均先請地理先生架羅盤定門向,若為地形所限,門向不吉,則將大門一側內移直至對上“吉”向。這種風俗,在鄉村中仍有時興,多注重坐北朝南。建房架梁,民間視為大事,須擇吉日良辰,親友要送禮祝賀,屋主要大宴賓客。
禮儀:民間注重禮尚來往,據縣志所載,凡“冠、婚、喪、祭”都要送禮,名目繁雜。現在送禮除物品外,常另加紅包。另外,民間結婚、喪葬(俗稱“紅白喜事)的禮儀與習俗仍然繁瑣。
賀婚禮:親友對男家送賀聯、煙、酒、錢以及糕點等;對女家送衣物、被面、枕頭及梳妝用品等,稱為“勸嫁”。
喪葬禮:親友饋送香箔、食物、挽聯等,兒女姻親還要送豆米等。現送煙、酒、被面、花圈者居多。
祝壽禮:老人過大生日(一般為六十歲),親友一般送壽聯、壽桃、壽面、滋補品及衣物、生日蛋糕等。
月子禮:生孩子沒有滿月前,親友饋贈老母雞、雞蛋、面條、糯米、干豆角、孩子衣物等,稱“月子禮”。產婦上半月吃婆家親屬的食品,下半月吃娘家親屬送的食品。今送月子禮仍盛行,但產婦分吃食品已廢。
建房入宅禮:建親房,親友贈紅綢、煙、酒等之類賀喜。住時新房時,賀聯文“喬遷之喜”。親友分發米相贈,以示“祝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