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概況】
海口市,別稱“椰城”,海南省轄地級市、省會,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城市,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城市,北部灣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三線城市,地處海南島北部,東鄰文昌,西接澄邁,南毗定安,北瀕瓊州海峽,是海南省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中心。2022年末,海口市常住人口293.97萬人。海口市轄秀英區、龍華區、瓊山區、美蘭區4個區,下設21個街道、22個鎮、211個社區、248個行政村,海口市人民政府駐秀英區長濱東四街6號。
海口市地處熱帶,是一座富有海濱自然旖旎風光的南方濱海城市。位于低緯度熱帶北緣,屬于熱帶季風氣候。自北宋開埠以來,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海口由本島海南島部分、離島海甸島和新埠島組成,總面積3126.83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2296.82平方千米,海域面積791平方千米。海口市主要景點有:府城鼓樓、西天廟、冼太夫人廟、海瑞墓園、瓊臺書院、五公祠、秀英炮臺。
海口市被世界衛生組織選定為中國第一個“世界健康城市”試點地。海口擁有“中國魅力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等榮譽稱號。
【行政區劃】
海口市轄4個區:
秀英區 面積514.86平方千米,人口69.36萬,政府駐秀華路2號,下轄2個街道、6個鎮
龍華區 面積300.6平方千米,人口79.76萬,政府駐濱海街道龍昆北路19號,下轄6個街道、5個鎮
瓊山區 面積953.9平方千米,人口655553,政府駐惠民路1號,下轄4個街道、7個鎮
美蘭區 面積581平方千米,人口660149,政府駐美蘭區群上路1號,下轄9個街道,4個鎮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海口屬百越諸部之駱越,秦末,屬南越國。
西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海南置珠崖、儋耳二郡,海口地屬珠崖郡玳瑁縣。
三國吳大帝赤烏五年(242年),海南改設朱盧、珠官二縣,海口市屬珠官,后隸朱盧縣。
隋大業六年(610年),在島南置臨振郡,在西北和北部置儋耳郡和珠崖郡。海口地屬珠崖郡顏盧縣。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置崖、儋、振三州,改顏盧縣為顏城縣,海口地屬顏城縣。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海口隸屬瓊山縣,稱海口浦,為商船聚泊之港口。
元時先后屬隸屬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廣西等處行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海口地屬廣西行省瓊山縣。洪武二年(1369年),省瓊山縣。洪武三年(1370年),復置瓊山縣,海口地屬廣東布政使司瓊州府瓊山縣,稱海口都。不久,分設海口一都、二都。明洪武七年(1374年),設海口千戶所。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筑海口城,稱海口所城,為海南后衛千戶所。
清初,沿明制。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雍正七年(1729年),設水師營,縣丞署移置海口所。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全島沿海設十處海關,海口為總口。
民國元年(1912年),全瓊分設十三縣,稱瓊崖十三屬,海口地屬瓊山縣,稱海口鎮(亦稱海口所城),隸屬瓊崖道。
1949年4月1日,國民黨當局在海口成立海南特別行政區長官公署,設海口市市政籌備處。
1950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消滅國民黨軍駐島主力部隊,海口市解放,市政籌備處消亡。
1950年5月1日,奉中南軍區命令,成立海口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屬海南軍政委員會領導),負責海口市、榆(榆林)亞(三亞)的軍事管制和接管工作。
1950年5月25日,經海南軍政委員會批準,成立中共海口市委員會。同年6月1日,經海南軍政委員會批準,成立海口市人民政府,駐地海口市解放路,隸屬海南軍政委員會,至1957年為地級市。
1958年12月1日,國務院批準撤銷瓊山縣,行政區域并入海口市。
1959年10月27日,國務院批準恢復瓊山縣。
1967年3月,成立海口市軍事管制委員會。
1968年4月,成立海口市革命委員會。(1958~1974年為縣級市)
1975年11月22日,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地級市。
1982年4月,召開海口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撤銷海口市革命委員會,恢復海口市人民政府。
1983年,降格為縣級市。
1986年5月31日,經國務院批準,海口市正式升格為廣東省轄地級市。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海南行政區從廣東省劃出,獨立建省,并成立海南經濟特區,海口市定為海南省省會。
2002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復海口、瓊山兩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口市地處海南島北部,東鄰文昌市,南接定安縣,西連澄邁縣,北臨瓊州海峽與廣東省隔海相望。東起大致坡鎮老村,西至西秀鎮拔南村,兩端相距60.6千米;南起大坡鎮五車上村,北至大海,兩端相距62.5千米。總面積3126.82 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2296.82平方千米,占 73.46%;海域面積791平方千米,占26.54%。
地形地貌
海口市地形略呈長心形,地勢平緩。海南島最長的河流——南渡江從海口市中部穿過。南渡江東部自南向北略有傾斜,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傾斜;西北部和東南部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為沿海小平原。全市除石山鎮境內的馬鞍嶺(海拔222.8米)、舊州鎮境內的舊州嶺(海拔199.9米)、甲子鎮境內的日曬嶺(海拔171米)、永興鎮境內的雷虎嶺(海拔168.3米)等38個山丘較高外,絕大部分為海拔100米以下的臺地和平原。馬鞍嶺為全市最高點。地表主要為第四紀基性火山巖和第四系松散沉積物,呈較大面積分布,濱海以濱海臺階式地貌為主,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為主。全市地貌基本分為北部濱海平原區,中部沿江階地區,東部、南部臺地區,西部熔巖臺地區。
氣候環境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日照時間長,輻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小時以上,太陽輻射量可達11~12萬卡。年平均氣溫24.4℃,最高平均氣溫28℃左右,最低平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96.6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834毫米,常年風向以東南風和東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3.4米/秒。
水文條件
海口市主要河流有17條,其中南渡江水系7條,南渡江干流從海口市西南部東山鎮流入境內,穿過中部,于北部入海,入海口段從西向東主要分流有海甸溪、橫溝河、潭覽河、邁雅河和道孟溪。支流有鐵爐溪、三十六曲溪、鴨尾溪、昌旺溪(南面溪)、美舍河和響水河;獨流入海的有9條,分別為演洲河、五源河、榮山河、演豐東河、演豐西河、羅雅河、芙蓉河、龍昆溝和秀英溝,另外有白石溪流從文昌市境內出海。
海域面積
海口市北面臨海,海域面積861.44平方千米,海岸線136.23千米。平均水溫25℃,最高34℃,最低17.2℃。透明度1米,最大達2米。淺海鹽度29.6%~31.8%。大部分海底平緩,以軟泥為主,泥沙次之;靠近沙灘海岸一帶海底以細沙為主。近海水質富含有機物質和無機鹽。60~100米等深線以內的海域面積約200平方千米,10米等深線以內的淺海、灘涂面積上百平方千米。
海口市大部分海岸坡度平緩,岸線開闊連綿,沙岸帶沙細潔白,有假日海灘、白沙門海灘、西秀海灘、粵海鐵路通道南站碼頭海灘、盈濱半島海灘、東寨港海濱海灘、桂林洋海灘等海濱風景區和游樂區。港灣與近海還有少許島礁和潮灘。近海海水清澈,常年風輕浪平,有多處較為適宜的傍岸泳區。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海口地區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學校12所,廣播電視大學1所,在辦中等職業學校24所,普通中學103所,普通小學138所,在辦幼兒園563所,特殊教育學校4所。研究生招生5216人,在校生1.46萬人,畢業生2985人;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5.50萬人,在校生17.46萬人,畢業生4.56萬人;成人本專科招生1.08萬人,在校生2.78萬人,畢業生7802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2.87萬人,在校生7.76萬人,畢業生2.21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14萬人,在校生6.10萬人,畢業生1.69萬人;普通初中招生3.62萬人,在校生10.63萬人,畢業生3.11萬人;普通小學招生4.03萬人,在校生24.16萬人,畢業生3.44萬人;學前教育招生3.63萬人,在校生11.46萬人,畢業生3.51萬人;特殊教育招生189人,在校生737人,畢業生174人。初中毛入學率為103.82%,小學毛入學率為101.97%。
醫療衛生
海口市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480個。其中,醫院80個(專科精神病醫院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22個,衛生院26個,村衛生室264個,門診部185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761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6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個,健康教育機構6個,婦幼保健院(所、站)7個,急救中心(站)3個,采供血機構1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5個,其他衛生機構12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281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1782人,注冊護士16484人。共有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20058張。其中,醫院床位17870張,婦幼保健院(所、站)1077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718張,鄉鎮衛生院床位300張。
文化事業
海口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32個,藝術表演場館13個,博物館11個,群眾藝術館2個、文化館4個,文化站4個,公共圖書館7個。全年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100%,電視覆蓋人口綜合覆蓋率達到100%。公共圖書館藏書量423萬冊。
體育事業
2019年11月15日,海口市入圍全國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重點推進城市。
2020年,掛牌成立國家體育訓練南方基地—海南海口·帆船帆板,新增全民健身路徑34套340件,建成32個社會足球場,籌備建設全市首個智慧體育公園和海口市全民健身中心。
2022年,海口市成功舉辦杭州第19屆亞運會帆船項目選拔賽暨2022全國帆船冠軍賽,順利完成國家射箭隊杭州第19屆亞運會選拔賽。2022年6月26日,中國足球(南方)訓練基地在海口觀瀾湖足球基地掛牌。
2022年,在海口市投放69套約828件全民健身路徑,基本實現健身器材配備全覆蓋。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37平方米,提前3年完成“十四五”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目標(2.6平方米)。舉辦2022第六屆海南親水運動季活動,2022年海口市“迎春杯”足球賽暨甲級聯賽、西海岸潮流體育活動等十余項群眾體育活動。
五源河文化體育中心位于秀英區長濱路,包含“一場八館”、配套商業、奧體公園場地及配套設施,是海口市重點項目。其中,一場包括:6萬平方米五源河體育場,總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共5個樓層,可容納5萬人,是海南省首座可以舉辦全運會賽事、國際A類賽事的體育場,填補了海南承辦國際一級賽事能力的空白;八館包括:1.2萬人綜合性體育館、2千人國家級游泳跳水館、3千人國家級網球館、3千人沙灘競訓中心、5萬平方米文化展覽館、7千平方米音樂廳、5萬平方米海口電視臺傳媒中心、2萬平方米冬訓基地。
【交通運輸】
鐵路
粵海鐵路:粵海鐵路自廣東省湛江市海安鎮,經瓊州海峽跨海輪渡到海南省海口市,沿叉河西環鐵路途經澄邁縣、儋州市至叉河車站,全長345千米,與既有線叉河至三亞鐵路接軌。它是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作為中國建設史上的一項標志性工程,表明中國在建設跨海鐵路上取得了關鍵技術的突破,填補了多項中國國內空白,標志著中國鐵路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環島鐵路:海南環島鐵路由海南東環鐵路和海南西環鐵路組成,連接海口至三亞,東環308千米,西環345千米,主要運行動車組,是全球首條環島高鐵。它的建成,將有利于優化產業布局,帶動縣域經濟協調發展;高鐵牽引動力為電力,沒有廢氣排放,能源消費量低,對海南建設生態省和節約型社會將發揮積極作用;大大完善海南旅游基礎設施,滿足海南國際旅游島不斷增長的運輸需求,為海南建成世界級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勝地提供有力支撐。
港口
海口港:海口港位于海口市,是從事港口裝卸、倉儲、水上客貨運輸、集裝箱運輸、外輪理貨、船舶修理、商業貿易、旅游、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等多元化的綜合性經濟實體。它屬瓊北地區海口秀英港、海口新港、馬村港3個港口,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其中,海口秀英港是海南省的交通樞紐和客貨集散中心,在中國沿海港口發展戰略中被交通部列為主樞紐港和海南省國際集裝箱干線港口,屬國家一級開放口岸。
南港:南港位于海口市秀英區郊區海口火車站沿濱海西路,沿著濱海西路一直往前走,則可直達火車輪渡南港碼頭。南港主要開通海口南港至海安北港粵海鐵路客滾船。
航空
1999年2月,經中央軍委國務院批準立項建設的新機場——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在美蘭區靈山鎮境內落成,并于同年5月通航,同時,大英山機場停航。美蘭機場是中國國內干線機場,Skytrax五星級機場,占地面積583公頃,飛行區等級按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制定的4E級標準修建,可滿足波音747-400等大型飛機的起降要求。跑道長3600米,寬60米,一條平行滑行道長3600米,寬44米,配備世界先進水平的二類助航燈光系統,通訊導航設備二類儀表著陸系統,其他航管及機場服務設施也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二期擴建工程項目將新建等級指標為4F的飛行區,新建一條長3600米,寬60米的跑道,2條平行滑行道及聯絡道系統,新建29.6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61個機位的各類站坪,以及GTC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美蘭機場現有航站樓總規模近15萬平方米,包括國內航站樓和國際航站樓,站坪總面積79萬平方米,站坪機位78個。2011年12月26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躋身國內大型客運機場行列。
城際快線
海口市郊列車總運營長度約為38.054千米,設置6個站點。列車行車間隔為高峰時段10分鐘、全日平均15分鐘,列車服務時段為每日早6:30分至晚23:00分,列車運行最高速為160千米/小時,構筑圍繞主城區的半小時軌道通勤圈,為上班族帶來福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海口”一名最早出現于宋代,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意為南渡江入海口處的一塊浦灘之地。海口歷史上隸屬瓊山縣,名稱沿革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瓊州口等。
人文歷史
在悠久的華夏文明中,海南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獨樹一幟,從遠古到現代,她都是中華文明中重要的分支,亦是中國歷史文化精華的一部分。海口市作為海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北枕海安,南近交趾,東連七洲,西通合浦”,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南疆邊陲的海陸交通要沖,重要的港口商埠。人口的遷徙,民族的融合,語言的融通,使其造就了獨特的多元文化。
通行語言
海口市使用語言包括海南話、 普通話、白話、軍話、客家話、閩南話與四川、河南、湖南及其他地方話和各少數民族話等語種。主要方言為海南話,其中長流地區講長流村話, 東南部的龍塘、龍橋、石山、永興、 遵譚、云龍等鎮及鎮轄的部分村莊講臨高羊山土語。
當地居民使用的漢語方言為海南話(英文:Hainanese),起源于古閩南語,是由古代福建閩南地區移民在向海南島遷徙的過程中,隨之帶來的一種方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又不同程度與當地其他漢族方言及少數民族語言產生相互影響,從而造就了它的獨特性。由于海南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海南話受外界語言干預較少,讓大量古漢語元素得以完整保存,可謂是“古漢語的活化石”。在海南全境,海南話的使用人數約有600多萬,約占全省總人口的80%,若加上海外瓊籍華人,實際使用人數近1000多萬。
習慣稱謂
由于海南全省是由海南島及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組成,無一管轄區域涉及到大陸,因此,自古以來,海南當地人就習慣把島外所有地區統稱為“大陸”,其作為一個約定俗成的地理名詞,不具備任何政治意涵。
特色節慶
“公期”是海口的一種地方文化習俗,亦被稱為“軍坡”,是一種年度區域性廟會祭神活動。鬧軍坡,過公期,意愿是民生熙和,愿景是時和世泰。唯其如此方能安居樂業,唯其如此才能肆意狂歡。廟會狂歡,游人熙然而笑,兒童嬉然而鬧,一派熙熙攘攘的歡樂圖景。這是民望所歸,是對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的生活追求。
“換花節”起源于“換香節”,海口在唐末時就已存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張燈結彩、普天同慶的換香活動。“換香”蘊含著當地老百姓互換香火,有換吉納祥,發財旺丁的寓意。后來出于節慶安全考慮,1984年,海口民間將“換香”習俗改為“換花”,“換花”逐漸成為人們元宵鬧春的主要活動,并演變成年輕人追求愛情的新習俗。
海南國際旅游島歡樂節,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旅游局共同主辦的全省性旅游節慶,于每年的12月舉行。作為特別策劃的旅游節慶活動,該節的特點是“旅游搭臺,唱旅游戲”,塑造了海南“歡樂海島、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歡樂節在全省各市縣舉行,各地不同特色的活動,讓國內外游客可以有多樣的游玩選擇和暢快的游玩體驗。
文化遺產
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已經擁有7個國家級(瓊劇、海南八音器樂、海南公仔戲、海南椰雕、海南齋戲、冼夫人信俗、海口天后祀奉)、10個省級(海南虎舞、海南麒麟舞、海南粉烹制技藝、海南龍塘雕刻藝術、府城元宵換花節、土法制糖技藝、海南黃花梨家具制作技藝、鹿龜酒釀泡技藝、瓊式月餅制作技藝)、2個市級(海南獅舞、海口舞)共19個項目。
【風景名勝】
海南省博物館
坐落于海口市瓊山區國興大道68號,館區總面積達44500平方米,展廳面積約12000平方米,地下庫區約9300平方米,館藏文物約25000件(套),是海南省地方歷史與藝術綜合性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自2008年開館以來,海南省博物館因其造型獨特,展覽豐富,多層次、全方位地展示了海南本土的歷史文化魅力和獨特的歷史文化氛圍,已成為省會海口乃至海南全省的一道亮麗人文風景線。
環球100
長影海南“環球100”主題樂園坐落于海口市秀英區椰海大道100號,總建筑面積168667.66㎡,由票務區、荷蘭區、中國區、德瑞聯合區、英國區、西班牙區6大園區組成,依托長影深厚的電影文化底蘊,邀請世界頂尖設計團隊主持規劃,原汁原味展現各國人文藝術與建筑特色。園區游樂項目全部采用業內最先進的影視特效技術,娛樂設備由美國、英國、意大利等國量身定制打造,共同鑄就世界級電影娛樂王國。
海口騎樓老街
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區的得勝沙路、文明東路、中山路、博愛路、長堤路等幾條老街區,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始建于南宋,已有700多年歷史。2009年6月10日,在由國家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主辦的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中,騎樓老街憑借其極富中西特色的建筑風格和歷史風味的文化底蘊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萬綠園
位于海口市填海區的東部,濱海大道的中段,總面積1070畝。萬綠園獨具熱帶海濱特色和生態風景園林特色,將藍天、綠水、原野、現代化高樓融為一體,園中栽種了近萬棵以椰子樹為主的熱帶和南亞熱帶觀賞植物數百種,充分體現了熱帶風光、海濱特色、國際化旅游城市的特點。是海口市最大的開放性熱帶海濱生態園林風景,風光宜人,當之無愧成為游人和海口市民休閑運動的好去處。
五公祠
又名“海南第一樓”,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位于海口市國興街道,這片木建筑群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清朝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紀念的是唐宋兩代被貶職而來海南的五位名臣:李德裕、李綱、趙鼎、李光、胡銓。五公祠中的各個古跡既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又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蔚為“瀛海人文”之壯觀。近旁有學圃堂、五公精舍、觀稼堂、蘇公祠、拱橋、荷池、風亭、瓊園等,構成了一組風雅別致的古建筑群落。
海瑞墓園
位于海口市丘海大道39號,占地面積76畝,1996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亦是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瑞墓園始建于明朝萬歷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督修建以紀念清官海瑞的剛正不阿,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整個墓園,鳥語花香,流水潺潺,綠草如茵,蔥郁蒼翠的椰樹、松柏、綠竹四季常青。陵園內有海瑞文物陳列室,供人瞻仰。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是國務院于1986年7月批準建立的中國第一個國家級紅樹林類型濕地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2006年被國家林業局評定為示范保護區。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海南省東北部,地處海口市三江農場、三江鎮、演豐鎮交界處,是以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和鳥類為主的自然保護區,風光秀美,令人神往。保護區總面積3337.6公頃,其中紅樹林面積1578.2公頃,灘涂面積1759.4公頃。
假日海灘
于1995年7月開業,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地處海口市西海岸濱海大道一側,是一個集陽光、海浪、沙灘等元素為一體的濱海旅游休閑勝地。景區跨度綿延長達6千米,左側是蔥翠的林麻黃林帶,右側是碧波萬頃的瓊州海峽,海面船只穿梭,犁銀濺玉。這里陽光、海水、沙灘、椰樹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畫面。整個景區由海灘日浴區、海上運動區、海洋餐飲文化區和休閑度假區四個部分組成。
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
位于海口市西南石山鎮,距離市區僅15千米,既是4A級景區,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世界地質公園,屬地塹一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動地質遺跡,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萬年)火山噴發活動的休眠山群之一,這里保存了36座環杯錐狀火山口地貌遺址,其中馬鞍嶺火山口海拔222.8米,乃瓊北最高峰。該景點具有極高的科考、科研、科普和旅游觀賞價值。
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
是中國首家集珍稀野生動植物科普博覽、保護繁殖、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地處海口市東山鎮。景區全景式地展現了島嶼熱帶雨林野生態系統,是濃縮海南島動植物精華的天然博物館。景區占地面積1500余畝,奇禽異獸達200多種,4000多頭(只);珍稀植物有280科,700多品種,森林覆蓋率高達99%,一派自然和諧、萬物昭蘇的熱帶雨林野生生態景觀。
馮小剛電影公社
位于海口觀瀾湖旅游度假區,是觀瀾湖集團攜手馮小剛和華誼兄弟公司投資的電影主題旅游勝地,總投資55億元,總占地面積1400畝,以馮氏系列經典電影場景為建筑規劃元素,打造綜合娛樂街區,呈現上世紀百年間的中國城市街區風情,包括1942民國街、社會主義老北京街和南洋街3條大街。園林景觀區、8000平米、5000平米、3000平米的四個電影城,以及3棟影人公寓、制景車間在內的影棚相關配套。
狂野水世界
位于海口觀瀾湖新城,總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威秀主題公園旗下的著名水主題公園品牌,娛樂項目包含大水環、疾馳競賽滑道、高速下落滑道、響尾蛇/巨蟒滑道、4人線性滑道、深淵/家庭大滑板、兒童滑道、水上過山車、大水寨、沖浪池、懶人河、沖浪模擬器等共計14種大型水上娛樂設備組合以及30余個不同的滑道。項目驚險刺激,為渴望新娛樂生活方式的消費者帶來獨特風格品味的水上體驗。
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
位于海口市美蘭區江東大道,總投資114億元,是海南省“十三五”重大項目,項目以“立足海口、輻射海南、服務全國、對接國際”為定位,按照“三區一中心” 的公園規劃開展建設,即國家級熱帶農業示范區、熱帶農業休閑旅游體驗區、農墾改革試驗區和熱帶農業國際合作中心。現已經建成并開放的景點有西入口服務區、高山村、農業夢工廠、新果園、共享農莊、共享菜園等。
馮塘綠園
是一個集田園風光、古村歷史文化、國防教育基地、休閑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生態文明旅游地,亦是海口鄉村旅游的新亮點。其位于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馮塘村,距海口市區26千米,約40分鐘車程,交通十分便利。園區以馮塘村為根基、以橄欖園為核心,在2500多畝的范圍里,圍繞茂密的熱帶火山雨林和繁茂生長的橄欖林,開辟出龍棲谷、橄欖園、景觀大道、古村、荷花塘等五大主題景觀。
【風物特產】
作為省會城市,城市服務功能齊備,交通便利。美蘭機場距市區18公里。港口主要有秀英港和新港。與全省各市縣有公路相通,公交車四通八達非常方便,市內各類出租車日夜運行。另外,海南島無污染的生態環境,使海鮮成為海南的一大特色菜,海南的美食也是花樣繁多,地方風味獨具一格。土特產品有咖啡、椰子糖、椰茸、天然椰子汁、椰子醬、香蕉、菠蘿及菠蘿蜜等熱帶水果。
作為海南的商業中心,匯聚了全島各地的商品。的大型商場近年來增加了一些,除了原來的樂普生、第一百貨、生生百貨外,還有DC城、明珠廣場、東方廣場、宜欣商業廣場、上邦百匯城、南亞廣場等。另外,您還可以走訪一下傳統的民間集貿市場,順便還可以體會當地的風土人情。海秀大道是最繁華的一條商業街,賓館附近地段,云集了許多旅游紀念品商店。其中,裝潢考究的一般都是珠寶店,主要售賣海南特產的南珠、水晶、玳瑁;也有許多土特產商店,您在這可以買到興隆咖啡、胡椒、椰糖、牛角雕、椰雕等海南特產。它們一般都是廠家直銷店,因此,價格不會很高。黎族風情的紡織品及工藝品在大商場里都有賣,送給在家的親朋好友不愧是好禮物。大東門市場是海鮮干貨的集散地,您可以從這帶回海南人喜食的紅魚、魷魚等。
還有,別忘了到白龍南水果批發市場走一趟,海南的芒果、菠蘿、菠蘿蜜、椰子、楊桃……,可是您在其他地方嘗不到的美味。如果您有勇氣的話,不妨嘗一嘗熱帶水果之王--榴蓮。它的氣味雖然非常刺激嗅覺,但是味道確實不錯!以下是特色產品的介紹。
珍珠
海南有許多珍珠養殖海水珠,專門出售珍珠的店鋪也很多,所以要注意有一些不法商販以假亂真。最好是去一些大的珠寶商行里購買,比如京潤珍珠,專賣店位于海秀路望海樓對面,66750129。如果在個體鋪面購買的話,要注意鑒別,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兩顆珍珠互豐摩擦,有澀的感覺就是真的,光滑的主是假的。不過質量是根據年限、大不、圓潤、顏色、穿孔技術等等來定的,你未必有經驗,不過記著侃價,至少要一半。另外,只有海水珠才是海南特產。
黎錦
黎錦古稱“吉貝”布,是黎族人采用木棉花蒴果內的棉手織出的一種特色花布,遠在春秋時期就負盛名,也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黎錦包括筒裙、頭巾、花帶、包帶、床單、被子(古稱“崖州被”)等到,有紡、織、染、繡等四大工藝,色彩一般是紅、黃、黑、白幾種,構成奇花異草、飛禽走獸和人物等圖案。黎錦精細、輕軟、潔白、耐用,“黎錦光輝艷若云”就是古人對黎族織錦工藝發出的由衷贊美。筒裙的式樣類似短裙。
椰雕
用椰子殼雕刻而成,有可愛的椰雕娃娃、精致的鑰匙扣、裝茶葉用的,憨憨的椰雕豬,還有掛在墻上的椰雕畫、其它形態的椰雕工藝品……呀,真是數不勝數,來海南可千萬不要忘了帶一件回家哦。(lixiang)
珊瑚盆景
珊瑚盆景是海中奇葩,產于熱帶海洋,人稱"海石花"。其實,它既不是植物,也不是礦物,而是無數珊瑚蟲(一種生活于熱帶海域里的腔腸動物)的遺骸集結而成的化石,在海中天然長成,奇形怪狀、美妙絕倫。白者勝雪、紅者如血、綠似翡翠、黃色類金。這些"海底奇花"再經過工匠們的加工,配上貝殼海柳和精致的底盤,便成為雅俗共賞的、各種各樣的珊瑚盆景。
貝殼系列產品
多種多樣的貝殼螺殼,形狀奇特,色彩斑斕。其中虎斑貝、白玉貝、夜光貝、五爪螺、豬母螺、珍珠貝、貞潔螺、唐冠螺、七角貝、豬耳殼,以及可作煙灰缸的馬蹄螺、漁民作用號角的大角螺等等,都是惹人喜愛的天然工藝品,用光滑油亮的海貝殼雕琢、鑲嵌制成的各種畫屏、器具、擺設等,具有色澤明麗自然,格調名貴雅致的特色。貝殼又被制成多種多樣實用工藝品,如酒具、擺件、掛件、項鏈胸飾等,精美華貴不亞玉石。貝雕也很有特色。海南貝雕工藝在明代就有很高水平,并且逐漸和古老的椰雕工藝結合起來,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大凡精制的海南貝雕,都與椰雕拼合、鑲嵌而成,或者用椰雕作座架。明麗的貝雕與古樸的椰雕對比強烈,奪人眼目。近年,以椰林風光、天涯海角、五公祠、馬鞍嶺火山口等海南名勝古跡為題制成的各種小件貝雕畫,很受旅游者歡迎。
蝶翅畫和其它動植物標本系列產品
以蝴蝶翅膀為主要材料,利用其獨特的花紋,采用特殊工藝拼貼成的有油畫、國畫、水粉畫效果的工藝畫。該畫純手工制作,原料珍貴,是高檔藝術品,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曾被故宮博物館收存館藏。目前海南制作的蝴蝶畫有200多種規格和品種。海南森林覆蓋率51.5%,蝴蝶資源豐富,共有500多種,尤以尖峰嶺、吊羅山等山區為最。各種蝴蝶中,金班鳳蝶,透翅寬帶鳳蝶、箭紋麗蛺蝶、啄蝶、紫光蝶等屬于國內罕見品種,那些數量大而又不在國家保護品種之列的蝴蝶資源,為海南蝶翅畫的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美食小吃】
清補涼
海南清補涼是風靡熱帶海南島的特色冰爽甜品。海南清補涼主要是以紅豆(綠豆)、薏米、花生、空心粉、椰肉、紅棗、西瓜粒、菠蘿粒、鵪鶉蛋、涼粉、椰奶等多種配料炮制而成的冰爽解渴飲品。一碗清補涼就是一幅晃動的畫。顏色是張揚中隱含內斂的清秀。大紅的西瓜、暗紅的棗、紅長彎動的通心粉、米白的蓬散的木耳花、可愛的綠豆、飽滿的鵪鶉蛋……一樣就是一種跳躍的顏色。它富含多種維生素、性質溫和、有下火消暑、清熱解毒、潤滑腸道、健脾、補肺、減少脂肪、美容等功能。甜而不膩、爽滑潤喉、冰涼可口。深受各省份游客的喜愛和好評,吃了還想再吃。
抱羅粉
抱羅粉是一種米粉,其粉身比“海南粉”略粗,瓊北各地稱之為“粗粉湯”。但因為文昌縣抱羅鎮所產的最出名,抱羅粉的名字就叫開了。抱羅粉好吃在于湯靚。粉店里往往放著一個大鍋,鍋中熬煮著豬骨或牛骨。湯滾時,不斷地把浮沫除凈,熬至骨味完全滲出,再調人適量食鹽、味精增鮮即成。
海南粉
海南粉是海南米粉大家族中的鼻祖。它是米粉與十幾種色味獨特的佐料腌制而成的。海南粉源始于福建閩南。相傳明末有一位陳姓的住戶遷居澄邁老城,以加工米粉為業。由于生意好,拜師學藝者眾多,海南粉便遍布全島。《正德瓊臺志》記載,當時全島共有121個較大的墟市,都設有海南粉加工作坊和小攤。我們俗稱的海南粉也叫海口腌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