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區,隸屬于云南省玉溪市,在省中部偏東,東南與華寧、通海兩縣交界,西南與紅塔區接壤,西北與晉寧區、澄江兩區縣相鄰,區府大街街道海拔1730米。東西最大橫距31.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35.7公里,總面積85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8.77萬人。江川區下轄2個街道、4個鎮、2個鄉, 江川區人民政府駐星云街道浪廣路34號。
【行政區劃】
江川區轄2個街道、4個鎮、2個鄉:
街道:星云街道、寧海街道
鎮:江城鎮、前衛鎮、九溪鎮、路居鎮
鄉:安化彝族鄉、雄關鄉
【建置沿革】
先秦時期屬古滇國地。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置俞元縣,屬益州郡。 三國蜀漢,屬益州建寧郡。 西晉至南朝梁,屬寧州興古郡。 北朝周,屬南寧州。 隋,屬南寧州總管府。 唐貞觀八年(634),置絳縣,屬劍南道姚州屬黎州;南詔,稱量水州;上元元年(760),南詔向東兼并黎州等地后,河陽郡屬下有江川縣,屬拓東節度。江川縣之名始于此。 宋大理國,屬步雄部,隸善闡府。 元憲宗六年(1256),改為步雄千戶所(江川千戶),屬羅伽萬戶府;至元十三年(1276),設江川州,領雙龍縣;至元二十年(1283),雙龍縣并入江川州,改江川州為江川縣,屬澂江路。 明,為江川縣,屬澄江府。崇禎七年(1634),縣治由古城(今龍街鎮)遷至江川驛(今江城鎮)。 清初沿明制,為江川縣,屬澂江府。雍正八年(1730)七月,澂江府屬迤東道。 民國元年(1912)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江川縣以下設十鄉:榮富、古城、甸頭、牛摩、西山、海西、上雙龍、普妙、下雙龍、九寨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江川縣屬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彌勒縣)。 1950年,江川縣屬玉溪專區。9月,將華寧縣寧海、維新兩鎮共149平方公里劃歸江川縣;同年10月,縣治從江城遷大街。 1954年2月,原屬江川縣的祿充鄉、立昌鄉等11個自然村,85平方公里面積劃入澂江縣管理。 1956年1月,將華寧縣雄關、麥沖、上壩、中壩4鄉共161平方公里劃歸江川縣。 1958年1月,江川縣劃出關嶺、干海、新寨3個鄉入晉寧縣。 1960年9月13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03次會議通過:撤銷江川縣,將原江川縣的行政區域并歸玉溪縣(1958年10月1日撤并)。 1962年3月27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15次會議決定:恢復江川縣,以合并于玉溪縣的原江川縣行政區域為江川縣的行政區域(1961年11月)。 1970年,屬玉溪地區。 1997年,屬玉溪市。 2015年12月,撤銷江川縣,設立玉溪市江川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川區,位于云南中部偏東,東南與華寧、通海兩縣交界,西南與紅塔區接壤,西北與晉寧區、澄江縣相鄰。東西最大橫距31.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35.7公里,總面積85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江川區由湖泊、盆地、中低山脈組成,四周高、中部低,西部九溪略向玉溪傾斜。山脈多為南北走向和東西走向,東北走向較少;海拔最高點2648米(翠峰谷堆山),海拔最低點1690米(九溪河口村);城區海拔1730米,壩區海拔一般在1740米左右。
氣候 江川區屬中亞熱帶半干燥高原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干濕季分明。
水系 江川境內有主要河流16條,河道總長184.8公里,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最大洪水流量315立方米/秒,多數為季節性河流。星云湖為南北向不規則的橢圓形,南北長10.5公里,東西平均寬3.8公里,湖岸線長36.3公里,容水量1.84億立方米,面積34.71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米,平均水深7米,正常水位海拔1722米。縣境內還轄有全國第二大淡水深水湖泊撫仙湖,形如葫蘆狀,南北長約30公里,東西寬約10公里,湖岸線長90.6公里,總容水量185億立方米,總面積212平方公里,江川占水面總面積的32.5%,共68.9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約150米,平均水深80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江川區有學校138所,小學58所(鄉鎮中心完小12所,村完小38所,教學點8個),鄉鎮中學12所,完全中學1所,普通高中1所,職中1所,進修學校1所,公辦幼兒園所45(其中區級幼兒園3所),民辦幼兒園19所(其中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5所)。有教學班1123個,其中:幼兒學前班313個,小學525個,初中176個,普通高中86個,職業高中23個。在校生37083人,其中:在園(班)幼兒數9647人,小學15688人,初中6951人,普通高中4055人,職業高中742人。
文化事業 江川區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8個,共有文藝隊512個,文化館輔導文藝團體24個,組織文藝調演匯演78次;組織文藝活動237次;現有文化室73個,全年共舉辦展覽52期,舉辦各種培訓班109期。
醫療衛生 江川區共有衛生機構166個(含門診、村醫務室),其中:綜合醫院3個、中醫醫院1個、衛生院6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編制床位728張,實有床位數793張;衛生技術人員162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576人,注冊護士771人,其他273人。 公立醫療機構11個(不含門診、村衛生室),衛生機構技術人員1157人,醫生(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01人(不含門診、村衛生室)。
【風景名勝】
碧云山
碧云山,坐落在江城鎮明星村后,前有撫仙湖掩映,右邊是“應山歌”,左邊是“抗浪魚洞”。碧云山上碧云寺,又名“武當別院”,乃湖北武當山分院,建于清乾隆年間。
明星魚洞
明星魚洞,百余個魚洞依石壁之下的泉眼分布在近千余米長的撫仙湖沿岸。每年的3-9月,是撫仙湖特產抗浪魚捕撈的主要季節。當地漁民用木制的水車從綠樹掩映的石洞泉眼里把泉水車出,經過溝道流入湖內,泉水與湖水的溫差和流速恰好迎合了爭強好勝、喜歡清水的抗浪魚的生活習性,魚兒便群集搶水而上,鉆人了漁民們預先放置在流水溝道里的竹籠而被捕獲、這種捕魚方法歷代沿襲,古老而獨特,人們稱之為“車水捕魚”。
孤山
孤山,原名瀛海山,位于距江川城區約17公里的撫仙湖江川水域之中。明代以前瀛海山傍有一小島,兩島之間有一鐵橋相通。明末一夕地震,小島及虹飲橋沉沒,唯瀛海山屹然獨存,孤山由此得名。孤山成于宋,盛于明,曾建有八殿五閣三亭一堂一庵一塔。
界魚石
界魚石界魚石屬碳酸鹽巖石礫塊,石塊壁面上有經地質時期溶蝕形成的溶孔。界魚石背靠野牛山,面臨連通星云湖撫仙湖的玉帶河。石塊所在的北岸山坡林木茂密。玉帶河寬70m,水深3-4m,長約2.1km,在界魚石上題刻有“界魚石”,及清江川縣令李密題書“石怪鱗驚”,鐵嶺竺文人兆鵬題書“魚各有性”。
明星景區
明星景區位于撫仙湖的西岸,江川區與澄江縣的交界處,距離祿充12公里,在澄江至江川公路西側百米處有座碧云山,從山腳登499級石階而上,轉36道彎便可到達碧云寺,這座寺院又稱為武當別院,寺內大多是道教仿古建筑。每到農歷三月初三,是碧云寺的廟會日,屆時大多滇中人來此-。
臺山書院
臺山書院位于城區北5公里的星云湖西岸,原為臺山寺,始建于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共有主殿四座,即觀音殿、明倫殿、正殿及財神殿、豬神殿,占地3500平方米。寺內懸有光緒乙未年間云南督學、河南項城高約中所書的“臺山書院”。院內有羅漢松古樹一株,樹干古老蒼勁,其樹之大為滇南少見,康熙年間已被列為古樹,勒石記人寺碑。該院房屋完全建在海螺殼堆積起來的山丘上,周圍有七個小山巒環繞,名曰“云星拱月”;山上屋內外均長有不可合抱的青香樹和紅蓮頭樹,是鷺鷥棲息之所,當地人也稱臺山為鷺鷥山。
星云湖
星云湖位于江川城區以北1公里處,與撫仙湖一山之隔,一河相連,俗稱江川海。湖水碧綠清澈,透明度約1.5米。星云湖還盛產聞名全國的“江川大頭魚”、銀魚。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位于昆明以南,江川境內,距離昆明約110公里,于1994年建成開放,是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博物館。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共建造設置了8個展廳,現開放有兩個青銅器展廳和一個書畫展廳。書畫展廳主要陳列的是當代江川籍書畫家的作品以及曾參觀過博物館的一些知名人士的書畫作品。青銅展廳集中陳列展出了館藏2000余件文物中的279件,其中包括青銅器、金器、玉器等。
【地方特產】
酥餅又稱“滿油餅”,選用上等白糖、紅糖、蕎面、飯豆為主料,加上芝麻、玫瑰等,用熟豬油攪爛心子,再加菜油精制,然后入爐烘烤而成。
江川星云湖特產碌魚,俗稱“大頭魚”,學名柏氏鯉,為鯉科魚類。一般個體重在300—400克,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鹽水魚可長期保存,味道獨特,既有腌魚的香辣味,又有活魚的鮮甜味,且肉質細膩,吃起來格外爽口。
九溪糍粑,用糯米泡水一日左右后蒸熟,倒入石臼中舂爛至八成,撒入事先碾碎的黃果皮、花椒和白糖,接著舂到看不到飯粒即可。
【榮譽稱號】
2021年5月,江川區入選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 2021年7月,江川區入選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1年11月,江川區入選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 2021年12月,江川區入選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