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概況】
陽江市,別稱鼉城、陽江城。廣東省轄地級市,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之一、北部灣城市群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與北部灣城市群之間的沿海經濟帶重要戰略支點城市、著名濱海旅游城市;廣東省海洋大市;地處廣東西南沿海,扼粵西要沖,東部、西部和北部為群山所環抱,南面瀕臨南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市土地面積7966.8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23萬平方千米;轄2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陽江市常住人口262.22萬人。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兩陽地區為南海郡地、桂林郡地。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在現陽江地新設陽江縣,為陽江縣得名之始。1983年9月,陽江縣、陽春為江門市屬縣。1988年1月7日,原陽江、陽春兩縣從江門市分出,新建為陽江市。歷史上,陽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中轉站和補給站,曾是漢代、兩晉、南北朝古高涼郡治和隋時冼夫人幕府治所;陽江的“高涼文化”“海絲文化”“漠陽文化”等多種文化交相輝映,也受“廣府文化”影響。
陽江海洋資源豐富,擁有中國十大最美海島、首批國家級海洋公園海陵島、以“國家地質公園”凌霄巖為代表的陽春山水和宋代古沉船“南海一號”。曾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宜業宜居之城”、“中國刀剪之都”、“中國風箏之鄉”、“中國溫泉之鄉”、“中國蠔都”、“中國詩詞之市”、“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等榮譽。
【行政區劃】
陽江市轄2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江城區 面積
453平方千米,人口 63萬。轄8個街道、2個鎮。
陽東區 面積2043平方千米,人口
44萬。轄11個鎮。
陽春市 面積4055平方千米,人口105萬。轄2個街道、15個鎮。
陽西縣 面積1271平方千米,人口
47萬。轄8個鎮。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屬南越,當時聚居在廣東地區是被稱為“南越”(百越的一種)的少數民族,包括壯族、畬族、黎族等。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后設南海郡,兩陽地區為南海郡地、桂林郡地。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設合浦郡高涼縣,兩陽地區為高涼縣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吳國析合浦郡置高涼郡,高涼郡管安寧縣、思平縣,高涼郡治、安寧縣治皆在原陽江縣地,為原陽江縣地建縣、建郡之始。
三國時期吳赤烏元年(238年),置莫陽縣,屬高興郡,為原陽春縣地建縣之始。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設陽春郡并置陽春縣,為陽春縣得名之始。梁大通元年(527年)設高州,下轄高涼郡、杜陵郡、宋康郡等郡,改安寧縣為高涼縣。高州州治、高涼郡治、高涼縣治皆在今江城,高州管轄今陽江市、恩平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在現陽江地新設陽江縣,為陽江縣得名之始。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春州,州治在今陽春城區,領陽春縣、流南縣兩縣,為陽春有春州之名之始。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廢高州都督府,置恩州,州治在陽江,屬廣州都督府管轄。
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因河北貝州改為恩州,原恩州則改稱南恩州,州治乃在陽江。熙寧六年(1073年)廢春州,銅陵縣并入陽春縣,陽春縣屬南恩州。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南恩路總管府,至元十九年(1282年)降為散州,州治、府治皆在陽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除恩州,陽江縣、陽春縣歸肇慶府管轄。
清同治六年(1867年)改陽江縣為陽江直隸州,領陽春縣、開平縣、恩平縣。同治九年(1870年)陽江直隸州改為直隸廳,陽春縣、開平縣、恩平縣歸肇慶府管。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陽江直隸廳改為直隸州,領陽春縣、恩平縣。
民國元年(1912年)撤除州府,復設陽江縣、陽春縣。1949年10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解放陽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陽江、陽春屬江門粵中專區。1953年,改屬粵西行署。1956年,改屬湛江專區。1958年冬,合陽江縣、陽春縣為兩陽縣。1961年,復分為陽江縣、陽春縣。1983年9月,陽江縣、陽春為江門市屬縣。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原陽江、陽春兩縣從江門市分出,新建為陽江市,屬地級市建制。
2014年10月20日,撤銷陽東縣,設立陽江市陽東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陽江市地處廣東西南沿海,扼粵西要沖,東西長112.5千米,南北距132.75千米。土地面積7955.9平方千米,其中丘陵面積占25.6%,山地面積占42.0%,平原面積占21.8%。東與江門市的恩平市、臺山市交界,北同云浮市的羅定市、新興縣及茂名市的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電白縣,南臨南海。海岸線總長度458.6千米,其中大陸岸線長323.5千米,海島岸線長135.1千米,主要島嶼40個(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島)。
地形地貌
陽江市東部、西部和北部為群山所環抱,南面瀕臨南海。東部的桐木山、爛頭嶺和紫羅山呈東北向西南方向展布。地形主要為低山丘陵地貌,臺地有風化殼和基巖臺地,分布于低山丘陵區的前緣;次為漠陽江的沖積平原、濱海平原。陽春境內有石灰巖巖溶地貌,分布于陽春盆地平原地帶。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漠陽江中下游的陂面、春城、馬水、崗美、雙捷、白沙、城西、崗列、埠場和那龍河流域的合山、北慣、雅韶等沿江一帶,多為農田。海拔100~500米的丘陵主要沿325國道經北慣、合山、白沙、程村、織篢、儒洞等地分布。陽春境內沿漠陽江中游、潭水河流域丘陵與臺地相間出現。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大多數為燕山三期巖漿入侵活動形成的花崗巖,陽春境內部分為石灰巖。
氣候特征
陽江市屬亞熱帶氣候,海洋性氣候明顯。雨量充沛,降雨量分布不均。夏秋季多臺風、暴雨,全年基本無霜,北部山區偶有低溫霜凍。年主導風向是東北風,夏季主導風向是東南風。年平均氣溫22.7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2438.3毫米。
水文水系
陽江市河流密布,水量充沛,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24條,多發源于北部山區,上游河床陡峭,天然落差大,洪水暴漲暴落,常因山洪暴發成災,中下游河床平緩,容易淤積,是洪澇災害易發區。水力資源蘊藏量67.6萬千瓦,近期可開發利用28.5萬千瓦。漠陽江是境內最大的河流,貫穿陽春、陽東和江城三縣(市、區),自北向南流入南海。陽江市海域潮汐類型主要為不正規半日潮。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陽江市研究生教育招生22人,在校生41人。普通本專科招生0.54萬人,在校生1.55萬人,畢業生0.34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0.96萬人,在校生2.35萬人,畢業生0.45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00萬人,在校生5.47萬人,畢業生1.62萬人。初中招生4.42萬人,在校生12.17萬人,畢業生3.46萬人。普通小學招生3.86萬人,在校生25.54萬人,畢業生4.41萬人。特殊教育招生184人,在校生785人,畢業生145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10.69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7.5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8.62%。
文化事業
陽江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公有制)1個,文化館5個,文化站47個,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5個,博物館8個。全市有廣播電臺3座,電視臺6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2%,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0%,廣播電視混合人口覆蓋率99.2%。年末有線數字電視用戶
醫療衛生
陽江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1836個,其中,醫院65間,衛生院3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61個,婦幼保健院4間,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個,村衛生室1205間,診所(醫務室)376間。全市各類衛生機構年末實有床位15949張,比上年減少407張。其中,醫院12824張,衛生院2065張,婦幼保健院837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65張。全市衛生機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8089人,比上年增加37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238人,注冊護士8259人。
【交通運輸】
公路
國道興隆—陽江公路(G234線)陽江段,由現有省道369線羅陽至春灣段、省道113線春灣至春城段、省道277線組成;
國道廣州—南寧公路(G325線)陽江段,由現有的國道325線那龍至江城創業路路口段、縣道592創業路路口至塘坪段、縣道599線塘坪至輪水段、鄉道235線、省道113線春城至長塘段組成;
國道丹東—東興公路(G228線)陽江段,由現有的縣道596線、省道365線三山至市區段和國道325線市區至儒洞段組成;
國道佛山—富寧公路(G359線)陽江段,由現有省道113線陽春里仔水至春灣段和省道369線春灣至羅陽段組成(共線G234線春灣至羅陽段)。
G15沈陽—海口高速公路:貫穿陽東區、江城區、陽西縣
S14汕頭—湛江高速公路:貫穿陽春市
S32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陽江):終于陽東區
S51肇慶—陽江高速公路:貫穿陽春市、江城區,其中羅陽高速公路、陽陽高速公路已通車
S26中山—陽春高速公路
鐵路
廣茂鐵路(廣州西站—茂名東站,由廣三線及三茂線合并):貫穿陽春市境內設客運陽春站
春羅鐵路(陽春春灣站—羅定站)
陽陽鐵路(陽春站—陽江港)
深茂鐵路(深圳—茂名):又稱深茂快鐵,貫穿陽東區、江城區、陽西縣
廣湛高鐵(廣州—湛江):境內設陽春東站、陽江北站
廣州到江門城際軌道規劃延伸至陽江。
深珠城際鐵路規劃延伸至陽江。
港口
陽江港是中國對外開放一類口岸,可通航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世界各地。
航空
陽江合山機場。2020年12月12日,“珠海蓮洲-陽江合山”短途運輸航線成功首航,“珠海蓮洲-陽江合山”短途運輸航線開通后,珠海到陽江僅需30分鐘,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
【旅游資源】
十分豐富,山海兼優。獨特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和多資多彩的地方風情,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其資源以自然風光為主,以規模大、數量多、質量好、景觀美的優質濱海沙灘為代表,加上陽春旖旎的喀斯特峰林、溶洞風光,以及豐富而優質的溫泉群、高山瀑布和森林湖泊,構成了品種齊全、品位很高、空間組合良好的山海風光旅游資源。歸納起來主要有十大類:
一是海濱風景資源 陽江市共有20多處總長達35.4公里的海濱沙灘,已開發和正在開發的主要有海陵島的閘坡省級風景名勝區、金沙灘旅游區、十里銀灘旅游區;陽西縣的月亮灣旅游區、河北度假村旅游區;陽東縣的東平珍珠灣沙灘等。這些海濱沙灘大部分都沙質純潔,水清浪緩,在國內外海灘資源中可謂出類拔萃。被專家評為特級的有大角灣和月亮灣兩處,被評為一級的有馬尾島、十里銀灘、金沙灘、河北度假村、珍珠灣等9處,是我市旅游發展的重要依托和優勢所在。海陵島被譽為一塊“未受污染的綠色翡翠”,大角灣被譽為“南方北戴河”,十里銀灘(長7.4公里,寬150米)被上海吉尼斯組織評為世界之最。
二是峰林巖溶風景資源 陽春市境內擁有上百公里長的喀斯特地貌,峰林千姿百態,溶洞鬼斧神工。已開發的主要資源有:凌霄巖、玉溪三洞、春灣石林、龍宮巖、春城旅游區的崆峒巖等。其中最具潛質的要數凌霄巖風景區,為一級旅游資源;玉溪三洞、春灣石林、崆峒巖、魚王石等6處為二級巖溶旅游資源。
三是豐富優質的溫泉資源 陽江市處于廣州---陽江大斷裂帶西段,地熱資源十分豐富,已發現溫泉23處,有氡泉、硫磺泉、偏硅酸泉和石膏泉四種類型的優質醫療溫泉,其中開發價值較大的有:新洲溫泉,水溫101℃,流量22.7升/秒,是罕見的大型超高溫優質偏硅酸氡泉,對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多種疾病具有顯著療效,為一級溫泉;儒洞咸水溫泉,距325國道僅數百米,水溫74℃,流量5.34升/秒,交通便利,景色優美,可建成高品位的度假勝地;平岡溫泉和合山溫泉,醫療價值高,區位較佳,開發前景良好。此外,春灣、八甲、圭岡、塘口、合崗等地均有溫泉可開發利用。
四是森林瀑布風景資源 陽江八甲風景區靠近陽江第一峰--鵝凰峰(海拔1330米),擁有廣東第一瀑布--白水瀑布(落差220多米),以及八甲仙湖、八甲溫泉等旅游勝地,為一級旅游資源,極具開發價值。陽春百涌自然保護區,原始森林面積6.2萬畝,初步探明有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70種,植物1200種,該區還有龍潭瀑布,宜綜合開發利用。此外,還有花灘林場、塘口森林、崗美華僑農場、東水避署山莊等二級旅游資源。
五是江湖風景資源 漠陽江全長199公里,流經陽春、陽江市區進入大海,凌霄巖、玉溪三洞、魚王石、白水瀑布等名勝景觀均在其干流或支流上,江岸奇峰突起,景色如畫。湖泊以陽東的東湖星島旅游區和陽春的冠溪湖、八甲仙湖最為著名。東湖星島旅游區,湖區有108個小島,宛如人間仙境。八甲仙湖海拔600米,湖岸綠樹掩映,湖水清澈澄碧,與峰巒、瀑布資源相輔相成。冠溪湖位于陽春市東郊,分上下兩級,環境清幽,可作為城郊公園和療養地開發。
六是歷史遺跡資源 陽江市歷史悠久,自西漢年間已設置郡治,留下不少古跡和文物。著名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北山石塔、石覺寺、崆峒巖、通真巖、獨石仔古人類洞穴遺址。此外,較著名還有南宋張世杰太傅墓、靈谷廟、北津獨石和明清學宮。
七是民俗風情資源 陽江風箏(另稱“陽江紙鷂”)、賽龍舟、唱山歌、拉地網、高流圩、東水古法造紙等都上具有濃郁地到重陽,場景十分壯觀。陽江“靈芝”風箏列入世界風箏十絕之一。陽江人在端午節歷來有賽龍舟的風俗,其逆水賽龍舟和海上龍舟獨具特色。拉地網是陽江海邊漁民一種傳統的淺海捕魚方式,充滿漁家風情,可將其開發成濱海旅游區的一個特色旅游項目。陽春的“高流圩”歷史悠久,每年農歷五月初四這天,各式木器、竹器、藤編織品云集高留河灘,四面八方的人們紛紛來此選購。這些工藝品做工精湛,久用不蛀,可開發成購物旅游項目。另外陽江的山歌、漁歌也頗有地方特色。
八是漁港風貌 陽江是廣東舉足輕重的重要“魚倉”:閘坡漁港是全國十大漁港之一,陽東東平漁港、陽西沙扒和溪頭漁港都是省重點漁港。漁港本身就是獨特的旅游資源,漁船出海、歸航、拋錨、漁業生產和經營等一系列場景都是十分誘人的作物景觀。閘坡漁港旁的舊澳灣漁民風情村正在策劃籌建。
九是農林風光資源 陽江地區山脈綿延,森林面積1000萬畝,有樹木1100多種和一批珍貴的野生動物,其中還有珍稀樹種--豬血木;同時有果樹林73萬畝,工業用材林區100萬畝。這些農林風光為發展生態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十是地方特產資源 陽江物產豐富,是個天然的海鮮王國,魚、蝦、蟹、貝、藻類一應俱全,并盛產對蝦、龍蝦、鯧魚、馬鮫、石斑、海參、鮑魚等名貴海鮮。“到陽江,吃海鮮”,來陽江的游客千萬別錯過一飽口福的機會。陽江土特產以“陽江三寶”和“陽春三寶”最為著名,“陽江三寶”是指陽江豆豉、陽江小刀和陽江漆器;“陽春三寶”指陽春產的春砂仁酒、蛇鞭蛤蚧酒和三蛇酒。另外,東平蝦醬、大八益智、陽春馬水桔也是出名的特產。
【風景名勝】
海陵島
海陵島是廣東第四大海島,位于陽江市西南沿海,總面積108.9平方千米,島岸線全長107.1千米,20米等深線以內淺海域面積640平方千米;先后獲得國家中心漁港、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中國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旅游目的地、中國最佳濱海旅游度假勝地、中國十大文化休閑旅游區、廣東省“濱海旅游示范景區”等榮譽稱號,是粵西首個5A級景區。
凌霄巖
凌霄巖風景區是國家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巖溶地貌景觀,處在著名的四會吳川深斷裂帶之內,特殊的地質構造,造就陽春獨特的地質遺跡。陽春是中國大陸最南端熱帶亞熱帶巖溶地貌景區,有峰林、巖溶洼地、溶洞及千姿百態的溶洞沉積物。
東湖星島
東湖水庫是陽江八景之一。該庫區水面星星點點分布著108個島,故名曰“東湖星島”位于陽東縣那龍鎮東南5公里。東湖原名老鄧水庫,它從1959年11月動工,1961年10月竣工,共建成大壩3條,堵住了那龍河的一條支流,與周圍的群山環抱而成庫區。東湖水庫的集雨面積達50多平方公里,水庫容量達1。23億立方米,是我省庫容超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之一。深坳河、黑木頭河、大陂黃竹水河三條河的潺潺流水和水庫周圍高山的淙淙清泉源源不斷注入庫區,水庫四季水源充足。
雞籠頂
雞籠頂是陽春市名山之一,是廣東珠江支流南江(羅定江)的發源地。
雞籠頂位于陽春市雙滘鎮,為陽春、高州、信宜三市界山,主峰海拔1280.5米。此山沒有經過開發。山上峰巒疊嶂,山脈縱橫,山石聳立,綠色蔥蔥。
雞籠頂山位于陽春雙滘鎮七星村北部,海拔1280.5米,是陽江第二高峰,橫臥在陽春與高州、信宜交界處。
山頂有大面積高山草甸和灌木林,有小平原、小山包、小盆地、小湖泊、小流泉、小濕地,有蟾蛤石、“陽元石”、“陰元石”、“雙乳峰”,實為山中一絕。
十里銀灘
十里銀灘位于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風光毓秀,粗獷壯闊,與石角灘接合成螺線型,三面環山,總長9.7公里,海岸線長達16.5公里,擁有載入大世界吉尼斯之的十里銀灘、我國最大的仿宋建筑群—宋城、民族別墅、銀海山莊等景點。被考古學家所發現的南海一號、也在十里銀灘風景區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為民眾展現。
十里銀灘空氣清新,沙質潔凈均勻,水質清澈透明。設有帆船、游艇、水上垂釣等水上項目以及沙灘排球、足球等體育活動項目,是休閑度假好去處。十里銀灘與同處于海陵島的閘坡大角灣,以及處于陽西沙扒的月亮灣并稱為姐妹灣,是我國不可多得的幾處潔凈的海灘。
鴛鴦湖
鴛鴦湖位于陽江市中心。水面積為47公頃,為天然的氣溫調節湖。鴛鴦湖湖水清澈,湖岸楊柳垂堤,山清水秀,花繁葉茂,樓臺閣榭點綴其間,與綠樹相映成趣,別具南國湖光韻味。湖邊有南國風箏場,1991年建成,占地12萬平方米,“南國風箏場”由原廣東省省長葉選平題字。風箏場可容數萬群眾同時進行放飛風箏娛樂活動,是市民和游客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是我國極負盛名的風箏放飛場,每年在這里舉行放風箏比賽。
【歷史文化】
陽江是嶺南文化的一部分,其源遠流長的“高涼文化”“海絲文化”“漠陽文化”等多種文化交相輝映,同時也受“廣府文化”影響。陽江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和補給站,是漢代、兩晉、南北朝古高涼郡的郡治和隋時冼夫人幕府的治所。
高涼文化
陽江文化是嶺南地域文化的一部分,高涼是古代嶺南一個極為重要的古郡縣,乃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設合浦郡時五個屬縣之一,今陽江為其屬地,高涼地區歷史悠久。陽江是古高涼、古高州的核心地帶。古高涼長達729年,陽江先后繼承了古高涼、古高州的核心地域和文化。南朝時期,在此海上絲綢之路上擔當重要角色的是以冼夫人為首的馮冼氏。此時,馮冼氏控制古高涼、古高州,并用心經營,使陽江成為嶺南開發最好的地區之一。高涼文化為粵西地區的本土文化代表,陽江的代表文化是高涼文化。
海絲文化
“南海Ⅰ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較早、體量巨大、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遠洋貿易商船,已出水文物超18萬件,創全國單個考古項目發掘數量之最。包括大宗精美陶瓷器、體量巨大的銅鐵器、光彩奪目的金銀器,還有漆木器、鉛錫器、玻璃器、人類遺骸以及動植物殘骸等多種類型文物,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歷史信息,是當今世界上最集中展示海絲文化的載體,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標志。
廣府文化
陽江同時也受“廣府文化”影響。
陽江市具有濃厚的粵劇文化積淀。20世紀50年代,陽江縣粵劇團和陽春縣粵劇團成立。20世紀七八十年代,陽江縣粵劇二團成立。
醒獅是廣府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嶺南傳統的年俗文化,在陽江,逢年過節也素有醒獅鬧春的傳統,在穿街過巷的熱鬧中,陽江少林學校結合地方教育特色,積極傳承非遺傳統文化,將舞龍舞獅、武術等課程納入體育課。
方言
陽江地區的方言,主要有陽江話和陽春白話兩種,都屬粵方言高陽片中的一種次方言。陽江話以陽江市區的陽江話為代表,據老一輩的人說,陽江話又以陽江城三鋪街的話最為正宗。陽春白話以陽春市區的春城白話為代表。在陽春白話中,又分為以春城白話為代表的春中白話,以雙滘白話為代表的春西白話,以崗美白話為代表的春南白話,以春灣白話為代表的春北白話。以上這些都屬粵方言。
粵方言以外,在陽江地區還有屬閩南方言的陽江海話和屬客家方言的涯話。還有屬苗瑤語族瑤語支中一種叫“勉語”的瑤語次方言。陽江海話以陽西縣儒洞鎮的海話為代表。涯話又分為以陽西縣塘口涯話為代表的陽江涯話和以陽春市三甲涯話為代表的陽春涯話。陽春瑤語(勉語)又分為以陽春市永寧鎮橫垌(原名黃鱔垌)趙姓瑤民講的過山瑤語和以陽春市永寧鎮鐵垌麥姓瑤民講的排瑤語兩種。
陽江市轄下還有六個農場和崗僑區以及兩個監獄。這些地方的人,人數不少,絕大多數來自陽江以外地區。他們平時與來自同一地區的交談,大都用原用的方言(其中包括非漢語方言)。陽江市2021年公布人口數據為260萬人(常住人口),其中說閩南話(海話)的約有10萬人,說厓話(客家)的約有40萬人,說瑤語及其他方言的約2萬人。
地名由來
“陽江”之名來源于“漠陽江”,而漠陽江起名又源于“莫陽”,陽江最早叫“莫陽”,陽江古時候屬于古越,居住的多是越人。古越語中,“牛”為“莫”,(陽江如今稱“牛”還叫“牛么”);“羊”越語為“陽”,和太陽的“陽”。“莫陽”就是牛羊的意思,這說明古代的陽江曾是牛羊聚居的地方,或者是牛羊集市。江邊現有一村,叫牛場村。這條江在莫陽,故此叫漠陽江。中國古代地理立位,山北水南曰陰,山南水北曰陽,陽江在江之北,所以叫陽江。古代“青”、“春”謂之東,陽春在江東邊,所以名叫陽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