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沈陽市 | 大連市 | 鞍山市 | 撫順市 | 本溪市 | 丹東市 | 錦州市 | 營口市 | 阜新市 | 遼陽市 | 鐵嶺市 | 朝陽市 | 盤錦市 | 葫蘆島市
 
遼寧的相關信息
遼寧旅游投訴電話
遼寧旅游投訴電話:024-86230222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遼寧最佳旅游時間
遼寧省屬我國東部溫帶--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暖,雨量集中,春季短促多風。是東北地區太陽輻射最強、熱量最高、風力最大的地區。年平均氣溫4~10℃,1月-17~-5℃,7月21~25℃,大致分為東北低、西南高。全年無霜期約150~180天。年平均降水量450~115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是東北降水量最多的省份。遼東山地丘陵區降水豐富,為濕潤地區。6~8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省境西北部降水量較少,易發生春旱 。

遼寧旅游特別提醒
暫無。

遼寧娛樂指南
遼寧省的曲藝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早在300多年前,就有滿族的太平鼓(單鼓)和八角鼓(后改成單弦)。200年前產生了東北子弟書。100年前,沈陽有評彈、弦子書、大鼓、八角鼓等曲種。辛亥革命后,沈陽、大連、撫順等地曲藝藝術盛行。目前,遼寧省曲藝有40多種曲種,尤以自彈自唱的弦子書發展過來的東北大鼓和土生土長的民間歌舞演唱藝術——二人轉(舊名“蹦蹦”)最為有名。此外,沈陽雜技團的雜技也聞名中外 。
首頁 >> 遼寧 >> 朝陽市 >>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喀左縣全稱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位于北緯40°47′12″至41°33′53″,東經119°24′54″至120°23′24″之間,南北長105公里,東西寬57.5公里,總面積2283.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4萬畝。喀左縣是遼寧省朝陽市下轄的唯一一個蒙古族自治縣,地處遼寧省西部朝陽市南部、大凌河上游的丘陵地區,東臨朝陽縣,西靠凌源市,南接建昌縣,北連建平縣,是遼冀蒙三省交匯地帶,遼西走廊北通道要沖,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喀左縣轄22個鄉鎮和1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46.3萬,城市人口8.9萬,是蒙古族風情濃郁地區。1958年經國務院批準撤旗建縣。縣委、縣政府駐地大城子鎮,郵政編碼122300。

行政區劃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轄10個鎮、11個鄉:

  鎮:大城子鎮、中三家鎮、 公營子鎮、南公營子鎮、白塔子鎮、平房子鎮、山嘴子鎮、南哨鎮、老爺廟鎮、六官營子鎮

  鄉:水泉鄉、臥虎溝鄉、甘招鄉、興隆莊鄉、羊角溝鄉、尤杖子鄉、十二德堡鄉、東哨鄉、草場鄉、坤都營子鄉、大營子鄉

歷史沿革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歷史悠久,民族文化源遠流長。縣境商代為孤竹國地。周時屬燕國,隸右北平郡和遼西郡。戰國初為東胡地。秦沿燕置。西漢初為匈奴左地,武帝后為塞地,境內有白狼等縣,為境內設縣之始。東漢屬幽州,為烏桓地。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烏桓,八月,登白狼山(今白塔子鄉大陽山),斬烏桓首領蹋頓。魏、晉時屬鮮卑地。十六國時屬于前燕、前秦、后燕和北燕地。南北朝時為北魏、北齊地。北魏時屬營州地。隋初為建德郡龍城縣地,后為遼西柳城縣地。唐屬營州柳城縣地,后與庫莫奚、契丹雜居。遼屬中京道大定府地。統和四年(982年)置阜俗縣。統和十六年(998年)置利州。南境為潭州龍山縣,北境為富庶縣。金屬北京路利州。元屬大寧路利州龍山縣。 金屬北京路。明屬大寧都指揮使司的營州中衛地,后改屬諾音衛地。后金天聰九年(1635年)置喀喇沁左翼旗(治所初在官大海,后遷至南公營子)。清朝乾隆三年(1738),在旗境內置塔子溝廳。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塔子溝廳為建昌縣,開始實行蒙漢分治:漢族歸縣管轄,蒙古族歸旗管轄。一抉兒土地上有兩套行政建制,旗縣并立。民國三年(1914年)將建昌縣又改為凌源縣。民國二十年(1931年)分設凌南縣。1937年凌源、凌南二縣合并為建昌縣。1940年撤銷縣。將喀喇沁左翼旗改為喀喇沁左旗,統歸喀喇沁左旗管轄。1946年8月,成立喀喇沁左旗人民政府,從此結束了蒙漢分治的歷史。1949年,旗政府由南公營子遷至大城子。1953年設建制鎮。1957年10月,國務院58次會議通過撤消喀喇沁左旗建制。1958年4月1日,成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地名由來

  喀喇沁左翼之名始于后金天聰九年(1635年)。據《蒙古游牧記》記載:“蘇布地從叔父色楞,初為所部塔布囊,天聰九年(1635年)詔編佐領以色楞掌管左翼,授扎薩克,順治五年(1648年)敘功封鎮國公,世襲罔替。”“喀喇沁”,原為部落名稱,蒙古語是“保衛”或“看守”之意。

人口民族

  全縣總人口42.3萬,有漢、蒙古、回、滿、朝鮮、壯、彝族等10個民族,少數民族中以蒙古族為多,共有8.3萬人,占總人口的19.5%。縣內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信教群眾3.39萬人。

氣候環境

  喀左地處遼西低山丘陵區,海拔一般在300-400米之間,山地、丘陵、平地、河川相間交錯,構成“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西北有努魯兒虎山脈,自西向北延伸,東南有松嶺山脈,由南伸向東北。全縣形成西北和東南高、中間低的槽形地形。喀左縣主要山峰有:東部的樓子山,海拔1091.1米;西部的金花山,海拔917米;南部有白狼山(今大陽山),海拔881米。

  喀左地處溫帶半干旱西遼河州向暖溫帶半濕潤冀北山地過渡地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點:春季少雨多旱風,夏季炎熱雨集中,秋季晴朗日照足,冬委寒冷降雪稀。年平均氣溫為8.7℃,境內南北氣溫相差1.5℃,年均降水量為491.5毫米左右,整個植物生長期(4-9份)的降水量為451.6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92%。平均日照時數為2807.8小時,平均無霜期144天。

  喀左境內有大小河流百余條,主干河為大凌河,從建昌縣流入,自南向北注入朝陽縣,蜿蜒境內78.55公里,主要支流有榆河、蒿桑河、滲津河、牤牛河、芍藥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喀左縣土地總面積335.19萬畝,其中耕地面積69.37萬畝,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20.7%,在耕地面積中,平地24.68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35.6%,坡地面積41.52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59.9%,山地3.17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4.5%。全縣林業用地121.56萬畝,占全縣面積的36.3%,有林地面積95.3萬畝,占林業用地78.4%。草地面積14.01萬畝,占總面積的4.2%。

  水資源 喀左水資源總量為2.29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5億立方米,占總量的66%,地下水綜合補給量1.77億立方米,可開采0.68萬立方米,占總量的34%。大小河流總長650公里。有中小型水庫7座,其中中型水庫一座。 喀左縣內是一個多種礦埋藏區域,礦產資源頗為豐富,既有固體可燃礦產,又有種類繁多的金屬、非金屬及礦泉水等礦產。全縣礦種較齊全,儲量也較豐富,具有開采價值的礦產21種,其中已探明儲量的有13種。主要礦產資源有金、銅、鐵、鉬、錳、鉛、錫、煤、油母頁巖、磷、硫、螢石、硅石、石灰石、大理石、石棉、膨潤土、珍珠巖等。

  礦產資源

  動植物資源 喀左縣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初步查明,各類植物1000種以上,野生動物1000多種(含昆蟲),全縣現有主要野生動物,包括獸類資源有狼、狐貍、黃鼬、豹貓、山兔、黃羊、狍子等十幾種;鳥類資源有老鷹、雀鷹、貓頭鷹、啄木鳥、大雁、鵪鶉、石雞、環頸雉、杜鵑、家燕、鳳頭百靈、云雀、喜鵲、麻雀等近40種;魚類資源有白鰱、花鰱、青魚、草魚、鯽魚、馬口魚、鯉魚、黃鱔魚、佛蝦虎魚、董氏條鰍等30多種魚類。在水域中常見的浮游動物有三肢輪蟲、裂足輪蟲、異尾輪蟲、急游蟲等13個種屬。動物性藥材資源有螻蛄、蟋蟀、土鱉、虻蟲、蜂房、桑螺蛸、蝎子、蝸牛、蚯蚓、蟾酥、蛇蛻、刺猬等。

經濟概況

  喀左縣以“工業強縣,農業富民,城市牽動,體制創新”為總體發展思路,充分發揮交通、區位、資源優勢,堅持“一主三化”,大力推進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狠抓特色產業,實施項目牽動,使全縣經濟步入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

  2004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13.1億元,比上年增長30.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按原口徑計算完成7151萬元,按新口徑計算完成4715萬元,分別增長22%和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5億元,增長51.9%。工業經濟發展迅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全年新上項目22個,完成域外招商引資3.5億元,增長118%。對外開放繼續擴大,完成出口創匯3300萬美元,是上年的3.7倍。

  喀左把提升工業總量作為經濟發展的第一方略。依托傳統工業和地方礦產資源優勢,延長產業鏈條,做強做大骨干企業。重點建設“三大基地”(即汽車零部件、冶金產品基地,水泥、紫砂、陶瓷、建材產品基地,蔬菜、食用菌、水果綠色食品基地),發展“五大產業”(即汽車配件鑄造業、水泥紫砂建材業、鐵鉬采礦冶金業、陳醋食品釀造業和農林牧產品加工業),構建四個園區(即以由美鋼鐵鑄件、新源鉬業、中三家金礦、鑫興礦業為依托的中三家冶金工業園區,以飛馬集團為依托的公營子鑄造工業園區,南哨紫砂制品工業園區,以三聯羽絨、紅葉制板為依托的大城子鎮綜合工業園區)。 

  從2001年開始,喀左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避災農業、節水農業的結構調整方向,舉全縣之力推進“保護地、牛羊禽、經濟林”三大主導產業,并把保護地作為重點產業來抓,每年以2萬畝的速度推進。目前全縣保護地累計面積達5萬畝,年生產蔬菜20萬噸,食用菌5500噸,實現產值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2%。

工業實力

  喀左工業是資源開發型工業,隨著全縣工業實力的不斷增強,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得到快速提高,形成了以鑄造、采礦、冶金、建材、紡織、化工、釀造、農產品加工等行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全縣有工業企業2千余戶,其中,列入縣里考核的企業為57戶,列入國家考核的企業20戶。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5700萬元,工業增加值11900萬元,上交稅金4300萬元,實現利潤總額2600萬元。全縣工業經過幾年來的結構調整和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出現了一批規模較大、競爭實力較強的骨干企業,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國內外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拳頭產品,工業經濟的發展潛力較大。

農業大縣

  喀左是農業大縣。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農業的束縛,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緩慢。改革開放以來,喀左縣狠抓結構調整、科技興農和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不斷改善。進入新世紀,喀左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避災農業、節水農業,明確提出發展"保護地、牛羊禽、經濟林"三大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以蔬菜、花卉、食用菌、小麥、棉花、煙葉、小雜糧為主的農業商品開發基地初具規模,成為全國生態環境建設重點縣、全國棉花基地縣、南瓜生產基地縣,遼寧省蔬菜制種基地縣和玉米制種基地縣。全縣農業總產值實現4.31億元,其中種植業2.47億元,林業0.47億元,畜牧業1.28億元。糧食產量達到1.45億公斤,農民人均收入實現1600元。目前喀左農業已初步形成了以“保護地、牛羊禽、經濟林”為主導產業的特色農業生產新格局,科技農業和農業產業化水平已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喀左現代農業初具規模,發展潛力巨大。近幾年來,喀左努力擺脫傳統農業的束縛,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依靠科技興農,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避災農業、節水農業,初步形成了以“保護地、牛羊禽、經濟林”為主導產業的特色農業生產新格局。 全縣擁有蔬菜保護地面積6.5萬畝,年產以茄子、青椒、黃瓜、番茄為主的綠色蔬菜達75萬噸,擁有養殖大戶4000戶,肉類總產量達3萬噸,蛋類總產量達2萬噸。進入新世紀以來,食用菌和花卉生產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如今,全縣綠色食品小雜糧、蔬菜、果品、優質畜產品生產四大生產基地和特色花卉、特色食用菌、特色林產品三大產業區已初具規模。

畜牧業發展

  喀左縣畜牧業發展歷史悠久,縣內飼草資源豐富,有天然草場72萬畝,年產各類秸稈2億公斤。近年來由于實施退耕還草,為畜牧業加快發展提供了大量優質的飼草資源,特別是縣委、縣政府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來抓,使全縣畜牧業實現了重大突破。

  全縣牛飼養量達5.15萬頭,出欄1.37萬頭;羊飼養量13.84萬只,出欄5.49萬只;禽飼養量192.4萬只,出欄94.6萬只;豬飼養量13.4萬頭,出欄5.9萬頭;馬騾驢飼養量4.66萬頭,出欄0.95萬頭;兔飼養量7.02萬只,出欄4.32萬只;蜂飼養量1.4萬群。全縣肉類總產量1萬噸,蛋類總產量4567噸,奶類總產量194噸,蜂蜜產量158噸。畜牧業總產值完成2.0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7.1%。到2002年末,全縣畜禽小區達89個,規模較大的有甘招三家養雞小區、南公營子西村養牛小區、羊角溝大黃杖子養羊小區等,各類養殖大戶達1809戶。秸稈貯制利用覆蓋面不斷擴大,全縣共有青黃貯窖1717個,可貯制利用秸稈2433萬公斤,為封山禁牧、舍飼圈養打下了良好基礎。

  喀左縣要堅持把畜牧業作為抗災自救、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產業,力爭盡快做大做強,著重實現以下幾個突破:一是堅持大中小一齊上,以大戶帶群體,以群體促規模,在飼養總量上實現突破;二是用產業化的經營方式改造傳統畜牧業,在產業升級上實現突破;三是加大品種改良力度,提高畜產品質量,在調整優化結構上實現突破;四是大力推廣先進畜牧業管理和飼養技術,提高畜牧業科技含量,在科技興牧上實現突破。到2005年,建成比較完善的良種繁育體系、飼料生產供應體系、疫病防治體系、畜產品營銷體系。發展養殖大戶3000戶、專業戶6000戶、重點戶2.1萬戶,建設畜牧小區300個,規模化養殖比例達到60%以上,畜牧業總產值達到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50%以上。

  在具體措施上,一是調整優化畜禽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牛、羊禽等食草畜禽,重點發展肉牛、奶牛、肉羊、肉鵝等品種;二是實施科技興牧戰略,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加強疫病防治體系建設,控制畜禽疫病的發生,做到科學養畜,提高畜牧業的科技含量;三是大力推廣青黃貯窖建設,擴大退耕還草、林下種草面積,有計劃地發展飼用玉米,實現生產方式的轉變;四是加快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步伐,抓好基地建設,在全縣建成以南公營子、白塔子為中心的黃牛生產基地,以甘招、公營子為中心的蛋雞基地,以白塔子等鄉鎮為中心的奶牛基地;抓好龍頭企業建設,扶持有發展前景的現有龍頭企業,通過招商引資新建一批龍頭企業,盡快做大做強。以提高畜產品質量為目的,實現重點產業、重點產品的優質化、標準化,打造出一批名牌畜牧業產品。加快畜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培育各種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促進畜產品流通和銷售。

交通運輸

  喀左縣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鐵路北有錦承線、南有魏塔線通往北京、錦州、沈陽、赤峰等地。25號高速公路長深高速在縣域北部經過,設有公營子出口,公路有國道101線(京沈線)、306線(綏克線)以及建三線,興凌線2條省級公路穿越,以縣城為中心連接朝陽、建昌、凌源、建平等地相鄰市縣。骨干公路40條,總里程674公理,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東臨港口城市錦州200公里、葫蘆島180公里,西南到首都北京400公里,東北距省城沈陽400公里,是連接東北和關內的交通要道。

風景名勝

  龍鳳山 位于喀左縣城東南30公里處的群山環抱之中。其山之靈秀、洞之怪異、寺之悠久,成為遼西名勝之一。入山門,見龍鳳山昂首挺立,巍峨壯觀。峰之西側斷壁處,斧劈刀削,怪崖斗奇,粗獷豪放。滿坡遍嶺天然古柏植根于懸崖峭壁之上,枝杈橫仰,染綠云海,似鳳之羽迎風擺動,如龍之鱗映日泛光。尤為神奇的是龍鳳山主峰酷似一尊形象完美、五官俱全的巨型臥佛頭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的獨特景觀,令人為之驚嘆。

  白狼山 位于白塔子鎮楊樹溝村和大西山村的的大陽山,偉岸挺拔,雄渾俊秀,高高的聳立在云天,海拔881米,在全縣的崇山峻嶺中也是屈指可數的。秋季某日,陰云籠罩,細雨霏微,大陽山淹沒在云霧之中。遠遠望去,給人以幽深神秘之感,令人心曠神怡。 據有關資料記載,大陽山漢代稱白狼山,北魏時稱白鹿山,清時稱大羊石山。在山的主峰以西分水嶺上,有一巨大的白石砬子,遠看象一只綿羊,也似白狼和白鹿,所以得名。山上還有“白鹿山祠”遺址,是曹操北征烏桓時所登的白狼山。

  九泉蓮花山 (也稱碑子山),海拔758.7米。此山呈東北至西南走向,位于大凌河北岸。山的東北端在平房子鎮朱杖子村,西南端在南公營子鎮西村和平房子鎮山彎子村交界處的鐵路橋邊兒。當你身臨山中,除了裸露的石崖和蓊郁的山林、柴草,也看不出有什么希奇。但是從遠處看此山,它卻象一朵盛開著的蓮花,九個山泉分布在蓮葉一樣的美麗的山腰中。泉水盈滿自流,在山上流出幾道小溪,滋潤著山上的紅花綠草,澆灌著山下田里的莊稼。流到村子里人們還把它舀進鍋里做飯。當泉水流著流著滲入地下時,人們就說它因留戀蓮花山的美貌而停下了腳步。時至今日,山上還有幾股泉子在流淌,春天形成桃花水,汩汩的流到農田里以解春旱,夏季流到田間澆灌著干渴的秧苗。

  樓子山 為喀左縣境內最高峰,海拔1091.1米,百里之外尚能望其雄姿。此山位于喀左縣城以東三十公里的松嶺山脈上,是老爺廟、羊角溝、尤杖子三個鄉的界山。樓子山南北走向,長14公里,寬8公里,總面積112平方公里。主峰峻峭雄偉,形似高樓,故名樓子山。山上氣溫較低,冬天的積雪到第二年春天才融化,到了春、夏、秋,山中萬木蔥蘢,鳥語花香。樓子山上生長著落葉松、華山松、油松等數十種樹木,有狼、狍子、狐貍、野豬、野貍子、兔子、狗頭雕、山雞、灰喜鵲等八十多種飛禽走獸。2003年9月,遼寧省政府成立了樓子山自然保護區。

文物古跡

  全縣共有各個歷史時期古遺址790多處,出土古文物2100多件。水泉鄉西地村西湯山鴿子洞,為舊石器中期文化遺址,共出土舊石器310余件,并有4件古人類化石。證明早在10一15萬年前,我們的先人就在此洞穴群居。鴿子洞文化遺址,被聯合國科教科文組織列為科研第四號。全縣發現紅山文化遺址25處,其中興隆莊鄉章京營子村東山咀后梁頂部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祭祀遺址,經國家考古研究所認定,是一處5000多年前的典型紅山文化祭祀遺址,并出土了無頭女人裸體塑像和大型女人坐像,被有關專家稱之為“東方維納斯”。 出土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孤竹罄、燕侯盂、蟠龍獸面紋愚、鴨形尊、龍鳳文罄、提梁卣等均為世界珍品。

  東山嘴祭祀遺址 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千多年的一種農耕文化,它是指西起內蒙古的克什克騰旗,東至遼西走廊蝗錦西,北抵烏爾吉林倫河流域,南達朝陽地區這樣一個廣闊地域內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因首次發現于赤峰紅山而得名。位于喀左縣興隆莊鄉大凌河西側山梁上的東山嘴祭祀遺址就屬于這一文化范疇。東山嘴紅山文化祭祀遺址是1979年由省、市、縣博物館聯合進行發掘的。這是遺址南北長60米,東西寬40米。南側是一用河卵石鋪成的圓形臺基地,北側是一長方形石基址,內置成組立石,均由經過加工的石塊砌成,并以規整的側面向外,使臺基邊緣整齊劃一。在方形臺基址的兩側各有一條整齊的石基帶,構成一組坐北朝南、東西對稱、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址。

  鴿子洞 位于喀左縣水泉鄉大凌河西岸云山峭壁上,是經地下水長期溶蝕而形成的天然石洞。因洞中多有野鴿子棲息,故俗稱鴿子洞。鴿子洞因發現十多萬年前古人類生活遺址而名揚四海,走進了歷史教科書。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鴿子洞遺址曾出土了古人類及動物化石十多種,石器300多件。洞中原始人類留下的各種遺跡和遺物,為研究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原始人類生活提供了寶貴資料。

  天成觀 位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大城子鎮內。于康熙六年(1667年)修建,是一座典型的道教建筑。天成觀建筑坐北朝南,按八卦形布局,原以中軸線分作七進院落,樓堂殿閣三百多間,占地10,000余平方米。后經三百多年的滄桑變化,保存至今的只有中軸線上二進院和東跨院內60余間建筑,占地2,6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門、七真殿(春秋樓)、天齊殿(三官樓)、鐘樓、鼓樓、玄壇殿、靈官殿、玉皇閣、龍王殿及東西配殿。東跨院內有真武樓、方丈殿、經樓、會館。天成觀布局嚴謹,樓閣相接,錯落有致,蔚為壯觀。

  精嚴禪寺古塔 又稱利州佛塔,位于喀左縣蒙古族高中內教學樓東北角。塔高34.1米,為八角密檐式磚塔,是一座稀有的磚雕藝術品,被列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收入《中國名勝詞典》。據《承德府志》記載,金代承安5年(公元1200年)建利州精嚴禪寺圓蓋和尚塔,銘文為“松漠之北,利州之東,無縫塔祥,八面玲瓏”。故稱此塔為精嚴禪寺塔,第一代住持圓蓋和尚圓寂后葬于塔內。

  喀左中國暴龍 2009年9月13日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正式發布:遼寧喀左發現世界最大早白堊世霸王龍化石。這是我國古生物兩代科學家在全國各地尋找了40多年的物種,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科普價值,專家初步將其命名為“喀左中國暴龍”。

喀左特產

  喀左陳醋以東北盛產、顆粒飽滿的優質高粱為原料,按傳統工藝釀成。創產于清代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清光緒年間,曾多次作為貢品向皇宮進貢,故,又稱“貢醋”。產品酸甜適口,醋香濃郁,久貯不腐,愈貯愈好。且內含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糖份和維生素B等多種營養成分,為調味、保健之佳品。

  紫砂系列旅游工藝品以產自遼寧喀左的紫砂為原料,歷經十幾道工序,由專業工藝美術師手工雕刻,再經高溫燒制而成。其色澤古樸典雅、畫面精美、形式多樣,充分體現了紫砂材質的特點,是古老制作工藝與現代造型藝術的完美結合,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目前國內可比的同類產品十分稀少,宜興是以紫砂茶具為主,而喀左紫砂系列旅游工藝品可謂獨樹一幟,開辟了紫砂藝術的先河。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