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港區是遼寧省葫蘆島市轄區,位于渤海北部海濱,遼東灣岸的一座半島上。于秦皇島、錦州港之間。總面積近138平方千米,總人口20萬人(2007年)。龍港區是一個以冶煉、造船為主的工業區,鐵路、海運、空運構成了立體運輸網絡。錦葫公路與京哈公路相連,蔬港鐵路與沈山線接軌,102國道與于2009年9月26日建成通車的總長1440余公里的遼寧環渤海濱海公路也在龍港區內通過,東距錦州機場30公里;葫蘆島港可停泊5萬噸級以下貨輪,是我過北方天然不凍良港。全區海岸線長54.5公里,盛產各種水產品。
葫蘆島市龍港區地圖
行政區劃
龍港區轄10個街道:
東街道 轄:大世界社區、嶺東社區、集貿社區、鋅小社區、東山社區、小仙溝社區。
西街道 轄:鋅園社區、建南社區、果園社區、鋅興社區、街興社區、南山社區、新開社區、西山社區、鐵西社區、建北社區、小街社區、宏業社區。
葫蘆島街道 轄:西山社區、漁民村社區、海灘樓社區。
雙龍街道 轄:海龍社區、海虹社區、海霞社區、海棠社區、海燕社區、海鷗社區、郝屯社區、曹屯社區。
望海寺街道 轄:濱海社區、文化社區、象山社區、共建社區、百萬莊社區、望海社區、仙山社區。
濱海街道 轄:龍灣花園社區、翠海花園社區、怡園山莊社區、望海花園社區、申海社區、岔溝新村社區。
龍灣街道 轄:新興社區、騰飛社區、朝暉社區、新風社區、希望社區、綏電社區。
玉皇街道 轄:海興社區、文興社區、海飛社區、書芳苑社區、玉興社區。
連灣街道 轄:都市花園社區、荒地、茨山、齊屯、躍進。
北港街道 轄:白馬石、笊笠頭、牛營村、東營村、稻池。
歷史沿革
龍港區成立于1983年,當時稱葫蘆島區,隸屬于錦州市。1989年劃歸升格后的錦西市。1994年因錦西市更名為葫蘆島市,葫蘆島區隨之更名為龍港區。1995年,龍港區與省級開發區葫蘆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合并,成為集經濟開發與行政管理于一體的特殊城區。2006年3月,葫蘆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龍港區分立,獨立設立開發區管委會,由葫蘆島市委、市政府直接領導,但行政社會管理職能仍由龍港區行使。同時,將毗鄰興城市雙樹鄉部分區域劃歸龍港區管轄。
自然資源
龍港區一個風景秀麗的海濱旅游區。境內有兩個海濱浴場和五座秀麗的公園。區內歷史人文景觀頗豐,張學良別墅,筑港紀念等遺址,至今保存完好。龍港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探明礦藏30余種,石油、天然氣儲量可觀,開發利用前景廣闊。龍港區海岸線長39.3公里,曲折多灣,近海盛產大對蝦、爬蝦、毛蝦、海蜇等海產品。境內山石、河沙資源儲量大,森林履蓋率高,城市綠地多,整體環境好。
龍灣海濱
經濟概況
龍港區是以二、三產業為主導的新型城區。金屬冶煉、機械造船、藥物化工、新型建材為支柱的工業基礎雄厚。國家特大型企業、亞洲最大的鋅冶煉基地——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最大的造船企業——渤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都坐落于區內。主要工業產品200余種,其中醫藥中間體對氨基苯酚產量居世界第二、全國之首;商貿、餐飲、物流和汽車專營等三產行業在遼西地區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建區二十年來,龍港區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布局日趨合理,對外開放縱深發展,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一個繁榮富庶、文明美麗的現代化沿海開放新城區正在遼西走廊、渤海之濱崛起。2005年,隨著遼寧省委、省政府“五點一線”沿海開放和葫蘆島市委、市政府“振興老工業基地、加快臨港經濟發展”戰略決策的實施,龍港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對外開放實現新的突破,城區形象明顯改善,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地方生產總值實現20億元,同比增長22.8%;全區工業總產值實現36.1億元,同比增長19.4%;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實現14.7億元,同比增長40%。農業總產值實現1.8億元,同比增長7%。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6億元,同比增長24.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1億元,同比增長20.4%。全年引進生產經營性項目40個,投資總額38.8億元。其中外商投資項目8個,總投資5896萬美元,出口創匯實現4669萬美元。
發展優勢
面向未來,龍港區將充分發揮區位、臨港、產業、交通四大優勢,著力打造船舶機械、有色金屬、藥物化工、新型建材四大工業經濟支柱,重點發展餐飲、娛樂、商品零售、汽貿服務、物流倉儲和旅游觀光六大三產行業,努力構建結構合理、快速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
一是加快與葫蘆島經濟開發區緊鄰的龍港區白馬工業小區規劃建設。緊緊抓住遼寧省“五點一線”沿海開放的大好機遇,重點完善3.4平方公里工業區內的基礎設施配套和招商引資,吸收葫蘆島經濟開發區輻射,享受同等優惠政策和外部環境,為項目早日落戶創造條件,努力構建葫蘆島市環境一流、服務一流的最具活力和最具潛力的新型工業園區。
二是推進船舶配套工業區建設步伐。充分利用域內知名造船工業企業優勢,積極發展中小船舶修造和船用電器、甲板機械、組船模塊裝置制造等船舶配套項目建設。
三是做大做強藥物化工工業區。積極發展對氨基苯酚、對硝基氯化苯、對氯苯氨、撲熱息痛粉等醫藥中間體的生產,鞏固藥物化工行業的世界領先地位。
四是完善玉皇商貿區建設。以輻射遼西五市及吉林、內蒙古、華北北部的綜合性批發市場為定位目標而建立的玉皇商城為母體,小商品城、裝飾城、家具城、汽配城、特色城、生資建材市場、自由貿易市場及汽車銷售服務中心、長途客運中心、物流基地等配套設施構成的較大規模的現代化商貿區。
五是構建濱海旅游區。充分挖掘區內葫蘆山莊、望海寺等旅游資源,實施旅游產業開發,利用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綜合考慮現有山、川、海的地理特征,打造背山面海、環境優美的海濱旅游區。
交通運輸
龍港區地理位置優越,區內交通便利。京沈高速公路、102國道、京哈鐵路、秦沈快速客運專線四條國家級交通干道橫貫東西,西南距北京410公里,東北距沈陽248公里,聞名世界的天然不凍良港-葫蘆島港坐落于區內,東西毗鄰錦州港和秦皇島港,加之兩翼的錦州和秦皇島機場構成了便捷的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龍港區就近火車站——葫蘆島站。葫蘆島站建于1898年,原名連山站、錦西站,位于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
龍背山森林公園
風景名勝
龍灣海濱: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坐落于渤海灣畔、“關外第一市”——葫蘆島市境內。地跨興城市和龍港區,海岸線總長3000多延長米,占地10.9平方公里。景區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沙細水清,是環渤海景觀帶的東北亞地區重要的景觀。海灣的北面是葫蘆島市龍灣新區,寬闊的海濱南路將海濱與城區緊緊連接成一體,各路公交車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
龍背山森林公園:坐落在龍灣新區南側的龍背山上,東與渤海灣遙遙相望,南與興城境界接壤,總面積 240公頃,現規劃建設80公頃。龍背山公園是1996年5月由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研究院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的,以植物造園為主的綜合性公園。在大片的山林中,結合龍背山原有的地形地貌,進行合理布局,規劃設計了“龍塔凌霄”、“海天一色”、“仙臺留賓”、“俯仰成韻”、“高閣攬月”、“槐林聞鶯”、“書院博古”、“杏林春曉”、“碧潭荷風”、“群芳抱翠”、“菊苑尋秋”、“葫蘆真趣”等十二景觀。
張學良別墅:于龍港區葫蘆島海濱的東山坡上。這里依山傍水,林木蔥蘢,東是葫蘆島港,西面山坡上立有“葫蘆島筑港開工紀念碑”,南面是一望無際的渤海。此外風景迷人,是難得的避暑勝地。別墅建于1922年,共兩層,分前樓和后樓,均為磚木結構。樓內設有門廳、前廳、露天回廊等。白石墻襯綠鐵瓦尖頂,整個建筑十分考究。別墅建筑仿照東洋木質結構的格局,采用了西方城堡式的造型,也有我國傳統的建筑方法,不愧為一座工藝精湛的建筑藝術品。1987年渤海造船廠投資重修,別墅又恢復了當年的風姿。
文物古跡
張學良筑港紀念碑坐落在葫蘆島港碼頭西山,面面崖下是波濤洶涌的大海,西南是海岸坡地。此碑是張學良將軍撰文,并在開工典禮上親自揭幕的遺物——葫蘆島筑港開工紀念碑。198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紀念碑一通,位于碑亭內。石碑通高18米,造型整潔嚴肅,美觀大方。碑亭基臺正圓形,直徑72米,邊緣設三步階道。平臺上砌0.7米高的方圍墻,四面有通道。四根26米高的水泥方柱支撐梁架,亭蓋四面陡坡飛檐上翹,頂上有圓楔尖。碑亭通高5米,占地43平方米。碑亭內漢白玉石碑一通,石碑呈扁長方體,兩側有雙肩,并以雙道圓條紋裝飾,立在長方座上,周圍8根白色花崗巖方柱,用鐵鏈拉成一八角形護欄。碑身高 1.35米,寬0.66米,厚0.25。碑身正面陽刻隸書大字“葫蘆島筑港開工紀念”9個大字,背面陰刻張學良將軍撰稿的八行正楷碑文,共219字。碑長方體,座高0.45米,長0.73米,寬0.36米。碑座正面陰刻12個正楷字,右起豎排兩字一行“中華民國十九年七月二日立”。碑座背面刻粗體“1930”的年代字碼;兩側雕刻盾形云紋。碑面朝東方,北依山,南臨渤海,東靠市街、工廠,西連山路。地勢高平,避風向陽,環境幽靜,是理想的碑址。
龍港特產
葫蘆島市龍港區葫蘆島港毛蝦捕撈時間較長。解放前,漁民就以捕撈毛蝦為主。現在漁業生產仍以捕撈毛蝦為大宗,每年春、秋兩季度捕撈。1984年捕撈毛蝦2,448噸。毛蝦晾成蝦皮后,體白、蝦身長、味道鮮,每年有近千噸銷往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廣州等省市。
|